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
2017-01-18浦海涛
浦海涛
摘要: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活形态、历史传承和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依托地域特色文化进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千年文化名城---淮安为例,探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如何有效融入地域文化,创设专业办学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社会需求的优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由于地域文化和地区经济的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推动了区域社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本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的研究和应用,以彰显地域特色、突出个性风格。这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地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存在课程设置单一、人才培养理念陈旧等问题,借助地域文化这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对艺术设计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也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千年文化名城---淮安为例,探讨地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如何有效融入地域文化,以期弘扬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与经济。
地域文化资源的搜集和分类整理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活形态、历史传承和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淮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孕育了许多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都是珍贵的特色课程资源。了解自身所处的地域环境,才有可能理解在地域中产生的文化符号的含义。为了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必要对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古楚文化的核心区域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县,有着丰富的文化传承,运河历史的更迭更是创造了厚重而灿烂的运河文化:掌管五百年运河漕运的总督漕运部院遗址、治运中枢河道总督署的后花园---清晏园、目前千里运河线上唯一的古闸---六百年高寿的清江大闸等古建筑或遗址;二十余块康、乾等皇帝的御碑均为重要的运河文物;淮安自古就是名人辈出的地方,是开国总理周恩来的诞生地。从古至今历代名人有汉代著名军事家韩信、汉赋鼻祖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民族英雄关天培、经学大师阎若璩、国学大师罗振玉等;现代京剧艺术大师王瑶卿、周信芳、宋长荣,著名雕塑家滑田友、著名导演谢铁骊、著名作家陈白尘、陈登科、吴强等。明清淮安“运河之都”的繁荣还带来美食文化的发展,使淮安成为我国四大传统菜系之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古黄河、里运河、外运河、盐河四水横穿整个淮安城,两岸树木葱茏,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盱眙县的铁山寺自然保护区;金湖县的荷花荡……这些长期积淀而成的地域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明珠闪耀着淮安特色,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引入地域文化形态的途径
1.设置地域文化相关综合课程
课程设置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最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实践。立足于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以课堂教育教学为主要手段,以独特的地方艺术样式来丰富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接地气、更具实效性的艺术设计教育。地方高职校艺术设计专业可发挥自身的综合性优势,从历史、地理、文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中安排优秀师资为设计专业学生开设地方传统文化综合课程或做系列相关的学术性讲座,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地域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的教学,开展独具地方神韵和地域特色的设计教育。这样学生不仅对本地区的文化形式和类别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可以更好的将其转化为自身学习艺术设计可利用的资源,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才有希望成为一种可能。
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增设“地方特色文化+设计课程”,以体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地方人文特色,吸收地方优秀特色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及满足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笔者所在的淮安市是一个有丰富文化积淀和独特文化风貌的地区。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拟开设“淮安地方特色文化类课程”,并拟定学分,规定学生在学业期限内需修满一定学分。课程内容可大致分为地方特色人文素养课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两类。可开设课程为:淮安特色艺术的历史与现状、淮安特色文化专题讲座、淮安明清建筑风格、淮安明清漕运文化、淮安名人及事迹研究、淮安特色产业考察、博里农民画赏析、淮安特色产品宣传设计、淮安美食文化宣传设计等。淮安历史文化类讲座等皆可列入选修课及计学分的范围。所设课程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有相当的层次感、时代性和地方特色。如“淮安特色艺术的历史与现状”这一课程,以淮安区域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为视角,结合淮安发展历史来阐述淮安特色艺术形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特色艺术的历史形成与不同时期的典型艺术特征等,从而提高学生对淮安地区自然环境、文化历史、艺术风格的综合性认识。再如“博里农民画赏析”这一课程,通过对博里农民画的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时代生活情趣和民间绘画风格的分析,结合其色彩、风格、形式应用到广告设计、图形创意、包装设计等课程中,促进学生对地方特色艺术资源的转换应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趣味与设计风格,同时增强学生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意识。
2.将传统元素融入专业设计课程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域特色文化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和独特的文化符号已经开始在设计领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价值。这种特殊而无价的文化资源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设计元素。地方高职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在设计教学实践中融入本地传统艺术元素,从当代视角出发引导学生们在设计中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审视地方独有的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新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遗迹及活态的民间艺术等文化资源的考察、走访与调研,使学生从周边生活的环境中真切地感受历史文化,不断打开眼界,接受到地方文化的滋养,进而引导学生在设计中进行思考和探究。
淮安的传统艺术特色鲜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动的民俗精神。例如博里农民画就以其独特的艳丽色彩,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本身所蕴含的传统乡土生活的意象形式享誉国内外,生动表现了淮安民众对生活的感悟以及淳朴的人生观。这些地方艺术形式是地域文化的一种物化形态,是淮安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在专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凝练传统,重视淮安的地方设计资源,了解与研究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增进学生对淮安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领会与创造性应用。我们可在课程设置上设计传统艺术元素进课堂,邀请一些优秀的传统艺人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艺术指导;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传统艺人工坊,观摩学习,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相关理念,达到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从而架构起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桥梁,也为培养更多的具有传承文化使命的设计人才打下基础。
3.将地方产业服务的项目研究引入专业课堂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最终都是文化的体现,而地域性就是文化的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对设计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一种重新认知和传递文化的精神活动。好的设计应该能体现出文化的独特意蕴,渗透和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元素,展现地域文化的魅力。地方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课程在进行相关的课程教学时可有针对性地接洽与本地区产业相关的设计项目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为地方社会服务的意识。指导学生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重新运用,以当代的视觉方式和审美习惯为出发点,传承优秀文化,展现地域特色,走一条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淮安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都是可进行设计创新的深厚储备,可在广告设计与制作、室内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等相关设计专业课程上作为专有案例进行项目设计。在课程设置内容时应注意艺术采风考察与常规课程的进一步结合、艺术创作与展示课程的深入互动、地方艺术设计资源的进一步采录等,进一步深化地方特色文化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渗透与应用。如可将淮安漕运文化、明清建筑样式与装饰图案设计、标志与VI设计、造型设计等专业课程结合,指导学生们通过项目考察、调研等途径有目的、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对本地区的文化精髓和艺术样式进行梳理整合,结合考察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对淮安的文化形象进行类别化提炼处理;还可通过设计制作一系列相关文化创意产品,为本地区的特色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展示样式和平台,塑造地方品牌文化形象,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高职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结合当地特色进行,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将有效的服务地方社会,推动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4.引入院校合作机制,创建特色课程共享平台
一直以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受本科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分科设计习惯的影响,使得独具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一直没有以主流形式进入艺术设计教育的阵营,专业课程建设由于缺少课程资源的支持而流于形式,陷入天下大同、千篇一律的局面。或者缺乏地方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课程开发经验不足,实践能力较弱,对已有地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够充分、深入,涉及课程资源范围狭窄,缺乏地区特色。
在高校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高职院校必须为地方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也随之走入高职院校师生的视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注在地方特色文化上,并期许能焕发新意,开出灿烂之花。考虑到高职院校师资配备相对较弱的现状,有效地挖掘与整合地区课程资源,创建地域特色艺术设计课程共享平台十分有意义。学习地域文化,把握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关系,挖掘传统艺术文化元素,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和传承地方特色艺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与各同类院校、兄弟院校建立业务上的密切合作关系,统筹资源,合力开发课程和设计项目。对特色文化资源采取借鉴、开放的心态,充分吸纳多种形式的地方文化艺术,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多院校合作开发高质量的具有实效性的地方课程,使传承本地区文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日益彰显地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特色与潜力,为地方社会及经济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
结束语
地域特色文化包括了生活习性、民间信仰、地方语言、文化遗产等诸多方面内容,显著的地域特征、独有的地域风情、丰厚的文化积淀都能为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途径。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艺术设计课程的开发体现了对传统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视和理性回归。重视设计教育与地方文化资源的必然联系,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新契机。了解地域文化的特性,掌握地域文化的精髓,传承和发扬优秀地域文化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责任,也是地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场竞争的优势所在。开设地域特色文化课程应该成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使地区传统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同时可以实现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及地方社会、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地域特色文化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SJD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