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地区名人故居保护研究
2017-01-18陈莹
陈莹
引言
回顾一种文化发生与演变的历程,离不开考察它的建筑影态。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在杭州近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那些深厚而极具内涵的名人故居建筑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本文力图探索近代时期的设计师在敢为天下先的实践中,为杭州带来的新建筑之风,以及分析这些建筑艺术与文化,探寻杭州城市建筑的历史变迁。
杭州名人故居概况
杭州历代人才辈出,民国时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民间有“一部民国史,半部在浙江”的说法,林徽因、史量才、蔡元培、蒋经国、夏衍等这一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经济、金融、文化、教育、科技,几乎所有重要领域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名流们多在杭州西湖周边置地购房,据杭州文物保护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杭州已有名人故居(旧居)100多处,包括如清末名人龚自珍、王文韶,风云人物史量才,政治先锋蒋经国,以及文艺大家林风眠、盖叫天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足迹。其中,西湖北山路上就聚集了20多处,已然成为了近代建筑遗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湖地区名人故居以秀丽山水为载体,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民国建筑为骨架,被誉为“一个没有围墙的中国近代建筑博物馆”。
名人故居发展阶段
1.东西方相遇——兴起阶段(1911年-1919年)
这段时期对杭州今天的城建格局与定型等起到了深远的影响。1911年11月,杭州推翻了清王朝的腐败统治,废杭州府治,开始有计划的拆除清旗营城墙,改建新式马路,同时修建湖滨公园、填埋古河道,开辟“新市场”。此时的杭州住宅建筑也主要受到社会经济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在建筑上表现对新的建筑形式风格的尝试,典型代表就是南浔刘氏别业。
湖州南浔首富刘墉三子刘梯青,在西湖新新饭店旁边斗气所建的欧式罗马建筑取名“孤云草舍” (1912年),整体为三开间三层楼建筑,红瓦圆顶,拱形门窗,欧式连廊,构筑精美的铁艺栏杆,造型是对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模仿建造;哥哥刘锦藻在杭州北山路27号修筑占地17亩的小刘庄,将山上中式建筑坚匏别墅和山下西式风格的小莲庄合并,规模宏大,建造精美,同时将江南私家园林和西式洋楼囊括其中。这些建筑主要是将古典主义、折衷主义等建筑思潮融入在杭州传统民居中,呈现出新与旧、古与今、东方与西方建筑风格的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全新探索。
2.工商业兴起——成熟阶段(1919年-1937年)
1920年,省议会决议修筑杭州环西湖马路,西湖湖滨一带迅速成为杭州闹市区。加上1927年,杭州正式建市。与此同时,1929年,西湖北山路拉开了中国第一个博览会——西湖博览会的序幕,之后保留下来的工业馆改建成西湖博览会博物馆,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一方面对西湖的憧憬加上杭州城市正式形成,一时间思想家、政治家及富商豪贾移居杭州,都争相在西湖之畔筑园隐居。此后,杭州的住宅建造活动达到一个全盛时期。
秋水山庄,建于1933年,原是《申报》主人史量才与沈秋水位于杭州的别业,现保存较为完好。别墅临街而建,背靠宝石山,面朝西湖美景,整座建筑两层三开间,采用西式建筑结构,清水砖作为墙体维护结构,外立面装饰则采用细格窗棂和雕花栏杆等中式元素,故居极为精致典雅。内院仿照《红楼梦》怡红院格局建造,设有亭廊、假山、曲池、花木、小径等,体现江南园林的幽雅宜人。这座故居建筑平面和外观按照中式庭院建造方式,但在结构上一改木建筑体系,选用砖木混合结构,是一栋集东西方建筑优势为一体的西方东渐潮流下的新型住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新需求与旧有体系的矛盾所作的探索。
3.抗日战打响——停滞阶段(1937年-1949年)
抗日战争期间,杭州的建筑活动很少,现代建筑思潮影响中断,对杭州乃至中国的建筑实践产生巨大影响,但存在一些小规模的别墅建筑活动实践。
龚文干故居,是浙江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龚文干先生为自己建造的一栋私人别墅,他与林风眠、赵无极等艺术界名流一同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整栋建筑依山势而筑,平面呈几何式不规则布局,外墙面由块状岩石构砌,与江南的粉墙黛瓦相比更显粗旷,屋面采用江浙民居传统黑瓦,内部结构则是采用西式别墅构造,将中西方建筑文化利用建筑师特有的技艺融汇贯通,是这一时期少有的新颖之作。这种创作已经不再停留于中式或西式的旧有形式,上升到灵活的自由组合各种风格、形式上更加多变的新形式建筑。
对名人故居的保护策略
杭州的名人故居作为近代地方传统民居形式的代表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因强势的西方建筑文化对东方传统建筑对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已脱离原有的发展轨迹,从原有的木构建筑逐渐发展为砖木混合结构为主建筑的转型时期,它是研究浙江乃至中国建筑史、近代史等方面的重要作证史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关注,名人故居保护制度也逐步有所完善,杭州历史建筑保护中心设立省级和市级重点保护点,并对部分名人故居建筑修缮利用。目前,保护利用可分为四种状况:1.改建为专门的纪念馆、博物馆建筑;2.作为商业性功能开发,如宾馆、餐厅、酒吧、会所等;3.作为公益事业再利用,如美术馆、文学会馆、党史馆等。4.民用,建筑外形不变,内部空间置换。这些现状表明,杭州名人故居保护仍有需要优化和改进的空间,使得地方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下去。
结语
杭州西湖现存的这些名人故居不仅是杭州乃至浙江建筑风格演变的缩影,更是杭州城市历史变迁的重要作证,对名人故居本体保护只是一个基础,充分挖掘其建筑文化的深层内涵才是真正意义的传承与更新。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