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室内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2017-01-18崔茜
崔茜
地域里自然和文脉对空间设计的影响是深远不可忽视的,如此室内设计也必然脱离不了它们的影响,通过考察,为使地域文化和当今室内设计更完美地融合,本文分析了室内设计的背景,文化,传统等与其相对应的地域文化的关系,并对它们的继承与保护做了研究。
地域文化的起源
在国际主义风格如火如荼大受追捧的年代,L·曼德福独树一帜提出了地域文化的思想,虽被无情淹没,但到底埋下了种子。地域文化崭露头角是在1964年,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创作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他的展览和著作终于把地域文化从陈年厚灰里挖掘出来。
在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形成
1.形成背景
当代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不能没有文化的配合。同理,要想把传统的室内设计打造成流光溢彩的艺术品,文化底蕴与储备显得至关重要,而要想把地域文化合理地融入到室内设计中,也绝不是简单地“发思古之幽情”。
2.形成因素
人类生存的环境有高山,有平原,有峡谷,有盆地,有沙漠,有丛林,有海岛……那么不同的自然环境,当然提供的物质基础是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不同,比如说修建民居,那么建筑材料,室内设计的风格,一定就会产生差异。那么要想做好,要想标新立异,怎么办呢?人类就要根据自己的尺度去改造自然,创造自己想要的生存空间和物质文化,把自己的文化制度和文化意识精心融入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中去。
如何在室内设计中体现地域特色
对室内设计而言,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在其中渗透性地把我们的民族特色表现出来,把地域特色和谐地融入到室内环境中去。下面是我做出的几点建议:
1.全面了解本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最注重血脉。有句古话叫“血浓于水”,这在中国人的理念中是根深蒂固的。这个“血”一方面指人体的命脉——血液,一方面就是指血缘关系。从“血浓于水”这句话中就可看出中国人对于血缘关系的重视。实用理性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发展出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它让代代国人关注着现实社会生活,并把它与自然和历史的哲学结合在一起,不使生活成为纯理性的东西,也不使生活陷入纯思维的思辨里,这种实用理性的发展是历史主义的发展,充分表达了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特征。
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室内设计古不输今,甚至是更胜几筹。光看那些经过历史洗礼的古建筑——北方建筑的大气磅礴,庄肃严谨,南方建筑的小桥流水,亲近自然,最具艺术感的是,那在各式建筑中几乎都能感受到的文学氛围,几乎每个角落都与诗词歌赋、工雕艺术相互联系起来。
2.对世界各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久远的年代,那些令国人屈辱痛苦的战争和无数历史现实都告诉我们,不能沉浸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埋头不醒或不知所畏。我们要无时无刻地关注这个世界,从它的一举一动中窥探风向。
从日本的室内设计风格来看,他们以“木文化”为核心,追求宁静,素雅,淡泊。注重室内设计和室外环境的沟通,一扇推拉门两边,就是纯粹的人和自然。日本人爱茶道,他们对茶文化比中国这个发源地更加虔诚。所以室内陈设基本以茶几为中心,周围则是日式蒲团。 煮茶的陶瓷或漆器必不可少,雅致的日本 “花道”插花、挂轴和细竹帘子都是生活的享受。很多人向往的古希腊、罗马建筑习惯将建筑构件与雕塑艺术相结合,建筑风格高贵典雅,富丽堂皇。近年我国的室内装饰也常采用这种建筑艺术,用大理石、花岗石、木材、玻璃钢和石膏等材料让生活环境更加具有西欧古典风格,但是设计师们要更好地协调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室内外空间和各个局部之间的美观,掌握“装饰适度”的原则,以免装饰太过、太滥。诸如国外传统风格中的古埃及风格、伊斯兰风格、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等,都各自有各自的风格特色。
3.继承传统文化,吸取外来文化精华
古人总爱追求“天人合一”,讲究“顺天应人”,意求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今天的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时代,这种思想的借鉴价值仍不可忽视,也必然会跟室内设计的理念铸在一起。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建筑设计的研究和室内设计也要紧紧把握住民族风格的精气主流,将新的元素注入到室内设计中去,坚决杜绝曾经的“西风一边倒”,要在思想本质上建立起完备的“中国民族风尚”才行。
在吸收新鲜血液这一点上,我颇为赞同鲁迅的“拿来主义”,不卑怯,不被动,更不“闭关锁国”。我们积极主动地“拿来”那些有生命力的现代化的理念,也要“送去”我们引以为荣的文化和美学价值观,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会让我们民族的心跳更加有力,会让我们民族的儿女更加契合这个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
结语
社会在前进,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慢慢走向新的高度,文化也在这种发展中保持着它一贯的速度,不愠不火地积累着,沉淀着。不同地区、地域文化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影响始终维持着,人类社会在发展,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室内设计也要放在发展的轨道上去。不崇洋媚外,一颗心扑到先进的高科技上,而是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把本土文化中的精华美发扬出去的同时,也要把诸多优秀的现代化因素揽进怀抱,不管是在设计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要朝着时代的前方坚定不移地前进。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