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交辞令背后隐含的惊涛骇浪

2017-01-18佚名

华声 2016年24期
关键词:萨德外交部抗议

佚名

最近,特朗普整天在推特上嚷嚷,不仅让中国人窝了一肚子火,也让奥巴马很不爽。但不爽归不爽,白宫发言人还是要一本正经地出来灭火,比如白宫说:“我们是支持一个中国的!”

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觉得,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语套路满满。关注、关切、严正交涉、遗憾、反对、不满、抗议——这些词汇真的像你所想的那样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内容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外交辞令就像“口舌之争”

比如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说:“我们敦促美国新一届政府和领导人充分认识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

“敦促”是典型的外交辞令,在词典里的意思是“以诚恳或迫切的态度催促或提请注意”。和“抗议”“反对”比起来,想必你也能体会出“敦促”的相对温和,而外交辞令措辞都是倍经考究的,仅用了“敦促”是因为特朗普还没真正上台,只是在推特上和接受采访时说说,算不上外交政策和行为。

现在,外交在普通人看来早已不是原先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了。国家之前如同个人之间,磕碰摩擦难免,之后都要有一些口舌之争,一言不合又有可能大打出手。而外交辞令就像“口舌之争”。

外交辞令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国的外交立场,其中每个词都轻重可酌,它能反映不同程度的态度和政策。而在外交部例行记者发布会实录中,最常见到的是外交交涉。

近期我外交部对在韩部署“萨德”等问题,常表示“坚决反对”,而在韩国决定接受部署前外交部用的是“严重关切”。

例如:12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我们坚决反对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因为这影响中方的战略安全利益”,而年初的2月15日,时任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我们对美方有可能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表示严重关切”。

机智的你一定已经体会出“坚决反对”比“严重关切”要重很多。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确定要部署“萨德”再结合事件已经涉及中国的战略利益,比如安全问题、统一问题,肯定表态要更重一些。

事实上,外交交涉中最常见的表述,依事件的严重程度,主要有:关注/关切、遗憾、不满/反对、抗议等等。其中,“抗议”是最严重等级。而如果“抗议”都还不能完全表达中国的立场,那么还可以在其前面加上“强烈”。

现在,中国的外交辞令越来越精细、也越来越精准,这实际上反映出中国外交的丰富内涵。在使用它们时我们也更加谨慎了,以便给复杂尖锐的国际问题预留空间。

外交辞令并非一成不变

外交辞令是一成不变的吗?显然不是。即使是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涵意。其实一个词就可以看出中国外交的变迁。

“悍然”,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是“蛮横的样子”,在中国当下一向谨慎斟酌的外交词汇中,一般很少使用。

“悍然”最早出现于1965年3月12日,当时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政府悍然派遣海军陆战队进入南越”。

此后的两年里,我们也经常用这个词。比如,印尼政府“悍然”宣布“暂时封闭”新华社驻雅加达分社,日本佐藤政府“悍然”宣布拒绝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代表团入境,以及越战期间美国战斗机“悍然”侵入中国广西领空并投弹的“猖狂的战争挑衅”。

而2006年中国把这个词用在了一贯的好朋友朝鲜的身上。当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我外交部发表声明,其中写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这份被媒体称为“空前强硬”的声明在中朝交往史上算是史无前例了,而至今也没有出现第二次。当时的国际政要也都关注到了这一点,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说这份声明“使用了前所未有的严厉词汇”。

对朋友朝鲜使用这个词汇,说明了新中国外交的大转变——我们真正做到了以是非曲直而不是友谊关系,来决定我们的立场。而当时朝鲜进行核试验,是逆潮流而动,虽然它是中国朋友,但该出口时还是要出口。

影响外交辞令的因素

那么对于中国而言,影响外交辞令的还有哪些因素呢?

一,是事情本身的性质;二,当事国与我国的关系;三,我们的外交内核;四,国力变迁和地位变化。

现在,中国的国力更强大,大到既可以影响别人,也会影响到自己。以前我们时常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现在影响大了,自然会限制自己的行动。原来有些能说的,现在中国会更加谨慎。

而除了外交交涉的词汇,国家间称谓的外交辞令反映出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比如苏联对于中国,原来是老大哥、是同在社会主义阵营的绝对亲密关系,但中苏关系一遇阻,外交用语就猛地颠覆,比如“敌人”“修正主义”都被冠之于曾经的老大哥的身上。

美国也是一样,原来我们是要“打倒美国帝国主义”,美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中美关系转圜后,两国也渐渐成为了“朋友”。

苏联和美国无疑是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而中国和周边国家如东盟国家,通常都是“三好关系”,即“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在三好的基础上,我们和越南多了一层“好同志”关系,显示我们和越南具有相同的社会制度。

而经常为中国人乐道的“巴铁”,更是和中国多了一层“好兄弟”关系。这关系杠杠的。

外交辞令的力量取决于国力

一般来说,每个国家应该有独特的外交辞令。即使是同一个词汇,不同国家用法含义也有区别。比如,在美国外交辞令中,除了盟友以外,还有一个战略伙伴。但美国的战略伙伴和中国的不一样。美国强调有共同战略利益,甚至有共同的对手。而我们的友好国家都可以叫战略伙伴。

“全面”指的是合作领域更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战略”意味着合作层次更高,从整体上、全局上、核心利益上都具有一致性。

中国的外交辞令从开始发展到如今,既有一以贯之的,又有发展。一贯是因为的我们坚持独立自主,从不看别人脸色。另一方面,我们现在也同样强调相互依存了,这意味着中国的外交辞令的变化更加丰富、也更复杂了。

比如,中方捕获美方无人潜航器,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却插嘴说,日方希望迅速解决该事件,并认为中方有必要就该事件向国际社会作出解释。

对此,华春莹回应:“日方太操心了,这件事与日方有关系吗?”

总而言之,没有国家的综合实力做支撑,即使外交辞令再强硬,可能都无人理睬,甚至会引来不屑。而中国无论说点啥都不会石沉大海,至于原因,你懂的。

摘编自微信公号“补壹刀”

猜你喜欢

萨德外交部抗议
“艺”心抗议
抗议之歌
“非典型”外交辞令及其翻译——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
部署“萨德”意欲何为?
缝线抗议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