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度热词为时代存照
2017-01-18
近日,许多媒体纷纷发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热词)”。
“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间过马”。当我们再次梳理出一年一度的流行语时,意味着一年又将过去,这些流行语就犹如流星雨一样,或化为“陨石”存于“天地间”,或给这个时代留下一道轨迹然后逝于大气层,不论结局如何,透过这些口口相传的年度热词,我们总能看到这一年来社会的发展变迁和人们的生活心态,最终化为我们的时代记忆,成为一个时代的另类见证者。
纵观近几年的流行语,总有一些只是风靡于某一年度,然后就随风逝去,很少有真正沉淀下来的,比如“主要看气质”“断舍离”“XXX喊你回家吃饭”……不胜枚举,这样的流行语其实就犹如“快餐文化”一般,来得快去得快,宛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虽偶尔被人提及,但终究少了时代的寓意。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与我们的网民群体强大不无关系,在这个“唯快不破”的时代里,一些流行语的产生充满了偶然性,比如“蓝瘦香菇”,就因为谐音了“难受想哭”,瞬间被网民玩转于各大网络空间,但其中的文化积累和营养,必然经不起时代的推敲,且缺乏真正的内涵,这样的流行语难免会在最后随风而逝;一些流行语则是单纯的表达了娱乐性,如“葛优躺”“小目标”“吃瓜群众”,这类流行语只是反映了当下一种草根的自我嘲讽和自我娱乐精神,缺乏生命的持久力,最后也难免会像流星雨一样,留下一道轨迹,然后消失在语言的“大千世界”里。
虽如此,这些流行语终究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折射和个体的内心独白,“以我口说我心”,无论流行语如何兴起或者如何消失,它毕竟暗含了一种情感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群体的心理状态。
要想让流行语化为“陨石”,长存于世,就必须让它充满文化积淀和时代要义。习大大口中的“蛮拼的”“点赞”代表了人生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今年的“工匠精神”折射出了人们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力求完美,“供给侧”更是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有的词语乍一看,或带有一些政治意味,但老百姓却喜闻乐见,愿意接受,就说明它是有内涵的,是能在历史长河中经得起大浪淘沙的。
其实,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它有语言文化的内核,能够给人带来满满的正能量,给人以历久弥新之感,它就定能“月华不谢,清风长存”。
“流行语中有时代烙印,是历史留下的脚印”,一个词,记录的是一个时代,流行语的年年变化,恰巧反映出了每一个时代的不同烙印。我们从不盲目否认任何一个流行语,因为“存在即合理”,无论它最后是否会化为时代语言的“陨石”,其只要“刹那芳华”过,就一定会留下时代的缩影,留下生活的轨迹,但我们更期待有温度,有正能量的流行语,因为充满时代寓意的流行语,不仅包含有来自庙堂之上的宏大叙事,也包括有江湖之远升斗小民挣扎奋斗的声音,触及社会问题和民众生活的痛处,展现出词语的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
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一个时代的流行语,都能够承载起中国语言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担负起时代的真实诉求,让更多的人在更加阳光、正气、昂扬向上的流行语中,找寻到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期望,对幸福的追求。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