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身名门,自愿学戏
——京剧名旦尚小云(一)

2017-01-18和煦凯臣动漫

琴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名门名角学戏

文:和煦 图:凯臣动漫

出身名门,自愿学戏
——京剧名旦尚小云(一)

文:和煦 图:凯臣动漫

尚小云,京剧四大名旦之一,本名德泉,祖籍河北邢台南宫市。在近60年的京剧实践中,他创造出“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京剧尚派艺术,是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王室后裔 5岁失怙(hù)

尚小云出身可不一般,他是清朝初期平南王尚可喜的后代。他的祖父尚志全曾担任清朝广东清远县令,不过一生清廉,没给孙子留下什么财产,所以尚小云的父亲尚元照只能自谋生路。19岁时,尚元照便离开河北老家来到北京,在一个王府里谋到一份更夫的差事。由于他尽职尽责,不久就被提升了。后来他娶了名门之后张文通为妻,过着不富裕却和睦快乐的日子。

1900年元月7日,尚小云出生了。喜悦刚过,国难就来临了。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大臣们纷纷逃离了北京。侵略者在京城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和京城千千万万普通百姓一样,尚家也未能避过劫难。老实本分的尚元照从此一蹶(jué)不振、忧郁成疾。尚小云5岁时,家里又添了3个弟弟,人多嘴多,日子更艰难了。沉重的负担终于压垮了尚元照,不久,他就撇下了一家人撒手而去。

作为名门之后,尚家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咬紧牙关也要送儿子去读书。但是,尚元照去世后,全家的重担落在了母亲的肩头。一个旧时代的弱女子,只能靠捡废纸、替人缝补衣服等方式养活全家。本来母亲无力让孩子继续读书的,但尚小云的聪慧、勤奋,让母亲实在不忍心中断他的学业,就这样,他在父亲去世后继续在私塾读书。

然而,接下来的两年里,尚小云的大姐金环、四弟德来相继染病无钱医治而夭折;大哥德海莫名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大哥走、大姐死,尚小云一下子就成了家中的长子,他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尽管此时,他还只有7岁。

家贫辍学 卖身学戏

早熟的尚小云,眼见母亲起早贪黑、日夜劳作,又不时还得拉下面子去借米求油,他的自尊心很受伤害,便萌发了辍学学戏的念头。

中国自古以来的观念中,唱戏人的地位很低。不过,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上至皇亲国戚下至文武百官都喜欢听戏,还专门请名伶入宫唱戏,每月发放俸禄,这就抬升了戏子的身价;在民间,名角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偶像而被追捧,收入大幅提高。

巧的是,尚小云同住的大院居住了很多京剧名角:老生有汪桂芬、谭鑫培,旦角有陈德霖、路三宝、王瑶卿等。同时,在尚小云家的旁边,有一座很著名的戏园——天和园,这里的欢乐热闹,让他很好奇;而在这出出入入、走路昂首挺胸的名角,又让他羡慕不已。当然,他没有钱,不可能时时进入天和园,但在他家的另一边,还有一个市场,在那里,唱戏的、说书的更加热闹。因此,尚小云受这些人与地方的影响和熏陶,爱上了戏剧。另外,懂事的尚小云心想:如果自己去学戏,吃住在师傅家,家中便少了一张吃饭的嘴,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从长远说,如果自己学戏成为名角,也能使自己家从此摆脱窘困的生活。

尚小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但母亲一听儿子要去学戏,立即就哭了。他们尙家毕竟是名门之后,怎能沦落为戏子呢?再说,学戏非常苦,普通孩子都受不了,尚小云是她的心头肉,她怎能忍心让孩子去受那炼狱般的苦呢?然而,在“家无半亩地又无隔夜粮”的生活状态下,孩子不去学戏,又怎么生存呢?

年幼的尚小云无法体察母亲复杂的内心,他只知唱戏是他唯一的出路。所以,他一再坚持、孩子气地纠缠,反复请求母亲同意,她不得已,只好说:“外人都说,唱戏的最丢人!”这个时候,尚小云终于了解了母亲不停哭泣的原因,他爽直地说:“唱戏能挣钱,能让家人吃饱饭,我认为不丢人!”

母亲为儿子的懂事善良倍感欣慰,更为儿子面对苦难和世俗偏见所表现出的不忧不惧感到自豪。她被打动了,唱戏也是一门手艺,学成了、学好了也是有作为的。于是,她不仅同意尚小云去学戏,而且同意三儿子尚德福同去。

1907年,春天到来的时候,7岁的尚小云辍学了。几经周折,做了老生李春福的“手把徒弟”。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名门名角学戏
事在人为,是世上最好的道理
“戏苑”萌娃
成都·望江名门
关于“名角的不可替代性”及其局限——以第五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为例
每月热图
辽朝名门——霸州耿氏家族
真君子
“名门范”夫妻的复古优雅腔调
《西游记》里的名角——太白金星
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