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教师情感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2017-01-18梁慧敏郭梦鑫张鹏程

社会心理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所教维度问卷

梁慧敏 郭梦鑫 张鹏程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高中教师情感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梁慧敏 郭梦鑫 张鹏程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情感能力是指以情感或情绪为操作对象表现出来的一种智力,即在智力层面上表现出来的情感特色。在理论推演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本研究编制了富有原创性且可测查教师6个维度情感能力(情绪觉察、情绪理解、情绪体验、情绪表达、情绪预测、情绪调控)的调查工具《教师情感能力问卷》,并以此对我国高中教师进行首次情感能力水平测查。结果发现: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总体属于正向状态但尚有提升空间;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善于情绪的觉察、体验、表达和预测;所教不同学科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在情绪理解、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方面差异显著;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与其配偶的情感能力呈正相关。

高中教师 情感能力问卷编制 现状调查

1.引言

高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情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合理评价自己及学生的情感情绪,及时有效地开展以情优教,从而充分发挥情感动力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在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上一直存在着“重知轻情”的失衡格局,忽略了高中教师素质的情性特质。这不仅造成了当今教育领域师生之间的情绪冲突时有发生,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也违背素质教育的宗旨。为此,展开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研究,不仅合理,而且必要!

所谓情感能力,又称情绪智力(Emot ional Intell-igence),是指以情绪或情感为操作对象所表现出的一种智力,也就是在智力层面上所表现出的情感特色。当前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就开发了各种情感能力测量量表,例如:国外的有Bar-on编制并出版了《Bar-on情商量表》(简称EQ-i)、Schutte编制了自陈式量表EIS,又称SREIT;国内的有许远理编制了《情绪智力自陈式问卷》和《情绪智力视频式问卷》两套情绪智力问卷、卢家楣教授编制了《情感能力问卷》等等。然而,综观当前的量表修订或编制,往往针对青少年群体或中小学教师群体,而缺乏适合我国当代高中教师群体及其特点的工具。

鉴于此,本研究尝试编制适合我国高中教师现状的情感能力问卷,并进行大型调研,揭示高中教师情感能力现状,并作为教师情感素质表现的一部分,协助勾画出高中教师情感素质轮廓,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做好准备工作。

2.问卷编制

2.1 问卷结构的确定

尽管目前有关情感能力的测量问卷很多,但是在结构方面往往缺乏一定的逻辑性。为此,在参考已有量表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情绪发生的先后顺序,从无到有的时间进程,本研究编制教师情感能力调查问卷最终确定由情绪觉察能力、情绪理解能力、情绪体验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预测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六个因子及相关项目组成。

2.2 初始问卷的编制

初始问卷项目的形成和编写工作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获得。一是参考相关问卷,如《情绪智力自陈式问卷》和《情绪智力视频式问卷》、《情感能力问卷》、《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等。二是访谈法,为了解所设想的教师情感能力问卷的理论构想与实际是否相适宜,本研究首先对24名教师进行了访谈。三是半开放式问卷。在结合前两者的基础上,又编制了半结构开放式问卷,以进一步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及与学生、同事、家人相处中产生的真实情绪情感。半开放式问卷的被试来自11所学校的教师,共848名被试。初步编制的问卷包含相关个人信息、内含6种情感能力因子两大部分,且每个因子由8-10个项目构成,共计60个项目,采用6点量表计分。

2.3 问卷测试与分析

2.3.1 测试对象

本研究对问卷进行了预测以考察问卷结构及项目的合理性。预测被试分别来自4所小学、5所初中、2所高中的教师,经剔除填写不符规范者后,回收有效问卷448份,其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有125人、175人、148人;男186人、女262人。

2.3.2 项目分析

问卷共58个题项和2个测谎题,使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对被试在每项目得分平均数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剔除sig<0.05的项目。计算每个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剔除相关为负和小于0.3的项目。项目分析后共保留35个项目。

2.3.3 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测验数据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KMO值为0.843,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2692.280,p<0.001,结果显著,说明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见表1)。进行因素抽取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最大法的因子旋转,按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因素,综合分析碎石图、累积方差贡献率和负荷矩阵,根据“旋转的负荷矩阵”剔除不适合的题项 (在2个及两个以上因素上有共同负荷的题项、只包含2个或1个题项的因素、因素负荷小于0.4的题项),再做因素分析。反复筛选至分析结果符合统计学要求。最终问卷留下6个因子24个题项,方差解释率为38.9%-71.8%,信度系数大于0.8。对各因子命名和定义如下:

表1 教师情感能力问卷KMO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

因子一:情绪觉察能力,6个项目;因子二:情绪理解能力,4个项目;因子三:情绪体验能力,4个项目;因子四:情绪表达能力,4个项目;因子五:情绪预测能力,3个项目;因子六:情绪调控能力,3个项目。特征根都大于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5.221%(见表2)。

表2 教师情感能力问卷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

2.3.4 信效度分析

为了检验问卷是否可靠,我们对教师情感能力问卷及其内部因子进行了信度分析(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此问卷的α系数较高,为0.848(见表3)。同时,各因子的α系数均大于0.56,说明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可以接受。

我们邀请数位教师和心理学博士生对题项进行评定,均认为该问卷反映了教师情感能力的真实状况,题项代表性较强,能有效地测定教师情感能力,具有较理想的内容效度。

表3 教师情感能力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848)

2.3.5 正式问卷的生成

最终确定的教师情感能力问卷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教师情感能力现状的58个题项及2个测谎题;第二部分是有关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性别、所教科目等等),以便考查这些因素在高中教师情感能力上的特点或差异。

3.现状调查

运用自编《教师情感问卷》对江苏省某高中教师进行调查,以了解高中教师情感能力现状。

3.1 调查取样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社会评价好/一般为依据,随机抽取重点和非重点高中各两所。其中重点高中教师203人,非重点高中教师276人,男女教师人数分别为189人、290人。共回收有效问卷445份。

3.2 高中教师情感能力的总体状况

调查发现,被调查高中教师情感能力平均分为4.77,标准差为0.60;各个维度的平均分在4.65-4.61之间(见表4,表内为平均数与标准差,下同)。

3.3 不同性别的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6个维度、24个具体项目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男女高中教师情绪觉察能力、情绪体验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预测能力及个别项目得分具有实际上的差异(见表5)。在总情感能力和各维度上,女性高中教师得分普遍高于男性高中教师。

表4 高中教师情感能力得分状况

表5 教师情感能力的性别差异

3.4 高中教师情感能力在所教学科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所教学科(语、数、英、史地生、数理化、其他)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经多重比较,发现所教学科不同的高中教师在总情感能力、情绪理解、情绪体验和情绪调控维度上差异显著(见表6)。在总情感能力和各维度上,所教学科偏向文科(语文、英语、史地生)的高中教师的得分普遍高于所教学科偏理(数学、物化生)的高中教师。

表6 教师情感能力在所教学科上的差异

3.5 高中教师情感能力在配偶关系与配偶情感能力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高中教师自评配偶的情感能力(很高——很低5级评分)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后发现总情感能力与6个维度均差异显著(见表7)。分析显示高中教师配偶的情感能力得分普遍较高。

表7 教师情感能力在配偶情感能力上的差异

4.讨论

4.1 高中教师情感能力属于正向状态

本研究发现,高中教师情感能力得分为4.77分,情绪觉察、情绪理解、情绪体验、情绪表达、情绪预测、情绪调节等6个因子的得分平均数在4.65至4.81之间,处于积极的正向状态。这表明我国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总体处于中上水平。然而,情感能力各维度得分并没有超过5,其中情绪觉察、情绪体验、情绪预测得分最高,均为4.81分。情绪调控能力得分最低,为4.65分,这表明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尚有提高的空间。

4.2 高中教师情感能力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本研究发现,高中教师情感能力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高中教师中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善于情感的觉察、体验、表达和预测。这可能是因为男教师面临更多的社会压力,感到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及报酬不高,因而较难像女教师一样享受职业,而女教师可能对自己的职业有较高的认同,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流露母性,悉心关爱学生并耐心地与他们沟通能够发现学生及他人的细微的情绪情感变化。从生理机制上分析,女教师情感能力得分高于男教师也可能因为在对情感唤起性情境进行编码和记忆时,女性的左侧杏仁核较男性更活跃。

4.3 所教学科影响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

本研究发现,所教不同学科教师的情绪理解、情绪体验、情绪调控也有差异,比如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对于同一情绪可能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理解能力。在总情感能力和各维度上,所教学科偏向文科(语文、英语、史地生)的高中教师的得分普遍高于所教学科偏理(数学、物化生)的高中教师,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性较高。语文成绩显著影响了师生关系及对教师的依恋性。这可能是因为高中教育课程教材的性质有关,高中教材更多程度上是针对高考的应试教材,其特点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文科的教材更强调个人的理解及发散性思维,如语文的阅读理解及英文的写作等;而理科教材中更偏重于逻辑性的科学知识,如数理化的公式。这对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就有一定的要求,不是教文科的教师生来就有较高的情感能力,而是情感能力不高的教师在成为文科高中教师的过程中已经被淘汰掉。相对的,针对理科教学,理科教师在职前考核中更强调的是其逻辑思维能力而非较高的情感能力。

4.4 高中教师情感能力受其配偶情感能力影响

本研究发现,高中教师配偶的情感能力得分普遍较高,且配偶情感能力越高者,在总情感能力和6个维度上得分越高,说明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与其配偶的情感能力有关,配偶优秀的情感能力对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有促进作用。一方面,在高中教师选择配偶时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其情商而非智商,在选择配偶的过程中已经筛选出情感能力较高的个体,这可能是他们对其配偶评分较高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高中教师的配偶作为他们的特殊他人,其情感能力也会互相影响。高中教师在家的角色不仅是对方的情感伴侣、亲人,也是在家备课与复习的教师,这两种角色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因而也会有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如高中教师会下意识将其配偶或家庭成员当做是自己的学生对待,因而注重对其情感能力及各维度能力的培养与强化,或是将对待配偶的情感态度移情到对高中生的教育中,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自身的情感能力得分较高。

5.结论

5.1 在理论推演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本研究编制了信效度较高的《教师情感能力问卷》,共由6个维度,58个项目构成;

5.2 研究结果表明:高中教师的总情感能力属于正向状态但尚有提升空间;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善于情感的觉察、体验、表达和预测;所教不同学科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在情绪理解、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方面差异显著;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与其配偶的情感能力呈正相关。

[1]卢家楣(2005).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心理科学.28(5),1246-1249.

[2]卢家楣,刘伟,贺雯,袁军,竺培梁,卢盛华等(2009).我国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调查.心理学报.12,1152-1164.

[4]竺培梁,卢家楣,张萍,谢玮(2010).中国当代青少年情感能力现状调查研究.心理科学(06), 1329-1333.

[5]许远理(2004).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建构与实证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刘衍玲(2007).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杨晓萍 (2009).中学教师情绪智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Bar-On,R. (2000).Bar-On emotional quotientinventory:Technicalmanual.Toronto: Multihealth Systems.

[9]Goleman,D.(1998).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Bantam Books.

[10]Mayer,J.D.&Salovey P.(1997).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in:Salovey.

本文系2014年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以情解困—学困生教育转化新路径”(13040547);2014年南通大学引进人才项目“情绪体验对儿童创造力影响的实证研究”(030808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鹏程,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副主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情感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所教维度问卷
赏析几道与2021有关的特色试题
在“圆周角”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问卷网
学科德育的发力点在哪儿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运动学中的“一种模型”、“一种思想”、“一种定义”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