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瘀证与代谢综合征血管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2017-01-18王宇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脉压瘀血血瘀

王宇杰

血瘀证与代谢综合征血管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王宇杰

目的 探讨血瘀证与代谢综合征(MS)血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代谢综合征病人130例,血瘀证组病人72例,非血瘀证组病人58例。比较两组病人性别构成、年龄、吸烟率、体重指数、脉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进行测量与计算,比较两组血管损伤硬化的差异性。结果 血瘀证病人较非血瘀证年龄高65.25岁±5.30岁 VS 56.01岁±3.26岁(P<0.05)、吸烟率高83.3% VS 44.8%(P<0.01)、脉压大59.84 mmHg±14.26 mmHg VS 43.93 mmHg±14.88 mmHg(P<0.01)、LDL-C高3.98 mmol/L±1.28 mmol/L VS 2.65 mmol/L±1.05 mmol/L(P<0.05)、IMT厚1.19 mm±0.14 mm VS 1.01 mm±0.09 mm(P<0.01)、baPWV快1.72 m/s±0.22 m/s VS 1.43 m/s±0.26 m/s(P<0.05)、ABI低0.81±0.12 VS 1.08±0.21(P<0.05)。结论 MS病人中医辨证属于血瘀证者血管损伤严重,活血化瘀治疗MS病人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代谢综合征;血瘀证;血管损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作为一种症候群在临床上早有认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善及疾病谱变化,近20年MS发病率急剧增加,MS已成为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疾病之一。世界人口25%患有MS[1-2],而我国11省市人群MS流行病研究显示,MS患病率为13.3%[3]。MS危害不仅短期内对身体造成伤害,还导致机体长期的代谢紊乱状态,及其对心、脑、肾、血管等各个靶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出现致命后果。血管损伤常导致其他各个靶器官功能损伤,因此保护靶器官、保护血管是治疗MS主要目的之一。血瘀证作为中医临床常见证型,在MS病人常见,从中医角度出发,观察MS血管受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6月诸暨市中医医院内科住院病人。MS病例符合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代谢综合征诊断新标准[4];血瘀证诊断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血瘀证症状分级量化表,结合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制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定量记分法[5],将入选病人分成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辨证诊断经两名主治中医师诊断达成意见一致,排除已出现严重心脑肾等器官严重并发症者。所选病人男70例,女60例;年龄30岁~75岁(47.5岁±8.01岁);病程4个月至30年(7.22年±5.68年)。

1.2 研究方法

1.2.1 基本资料 所有入选对象均于入院当日由专人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空腹状态下测腰围:受检者取站立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均匀呼吸时,测量髂前上棘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水平的腰围长度。

1.2.2 观察指标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定:由诸暨市中医医院彩超室完成,病人取仰卧位,头部偏向对侧,检查双侧颈动脉,选取双侧颈总动脉距离分叉处1 cm~3 cm处远段血管壁,获清晰血管图像后,于舒张末期测定IMT值3次(左右共6次),取其平均值。参照2003年欧洲心脏协会高血压治疗指南[6-7]颈动脉内膜分级予以厚度分级。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测定:使用日本欧姆龙公司生产全自动动脉硬化诊断仪(VP-1000)测定baPWV和ABI。输入病人基本资料,病人仰卧位休息5 min后,分别在双侧上臂肱动脉处及双下肢踝部绑上袖带,于胸骨柄处放置心音图传感器。四袖带同时充放气,仪器自动计算脉搏波传导时间,选择10个测量值,取其平均值,得出baPWV结果。取左右两侧ABI均值进入统计。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由检验科完成检测。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间年龄、吸烟率、脉压、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男性比例、BMI、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血管损伤指标比较 MS血瘀证病人相对于非血瘀证病人IMT较厚、baPWV较快、ABI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血管损伤指标比较±s)

3 讨 论

临床MS常合并多种代谢性疾病,如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它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已证实MS是糖尿病、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病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基础。本研究发现,血管损伤较严重的血瘀证病人年龄、吸烟率、脉压、LDL-C均较非血瘀证组高,说明上述因素可能是血瘀状态和血管损伤的共同基础。时莉晓等[8]分析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吸烟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结果提示总胆固醇、LDL-C、收缩压和吸烟是冠心病和血瘀证共同相关的临床指标;LDL-C、收缩压和吸烟与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血管作为各种病理因素的直接作用靶点是早期影响的靶器官,本研究通过比较IMT、baPWV、ABI发现血瘀证病人血管硬化程度较非血瘀证者严重,说明中医辨证血瘀症病人靶器官损伤程度较重;此结果与陈松姬等[9]、熊红萍等[10]研究结果一致。各种病理因素通过各种微观细胞因子作用,导致机体生理状态变化,最终形成中医临床的血瘀状态。江泳等[11]通过观察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发现血瘀证贯穿于糖尿病始终,且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相关,从微观角度阐明血瘀证与血管损伤的内在联系。

中医认为,年高者一般病程相对较长,久病必瘀,临床中可见病程长者血瘀表现更明显;古代医家将吸烟所产生的烟雾称为“烟草火”,认为其性热而有毒,能够灼熏周身[12],热毒内结,可致气血循行不畅,瘀血内结;脉压与年龄、病程、BMI等因素直接相关[13],而后者与血瘀证形成相关;高脂血症病人血液呈现“浓、黏、聚、凝”特点,可致血行不畅,而致痰瘀互结,加重血瘀表现[14]。

中医并无代谢综合征这一病名,近年来,众多学者根据长期临床观察,结合MS临床表现对其中医病因、病机认识与辨证规律进行探讨可归属于中医之“肥胖”“消渴”“眩晕”“胸痹”“胁痛”等范畴。中医认为,MS病因、发病机制是先天禀赋不足、嗜食肥甘、静坐少动、忧思郁怒等导致脾失健运,肾失蒸腾,肝郁气滞,产生痰浊、水湿、瘀血、热毒等[15-16]。有医家分析痰瘀毒交互为患,变化多端,共同构成MS的病理基础[17]。临床上所见MS病人舌质多偏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紫暗或曲张,瘀血停滞是一个重要因素。MS病人体内瘀血发生机制从中医角度分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MS发病是个缓慢过程,中医认为久病可伤及气阴,气虚则行血无力,血行无力而见血瘀;血属阴,阴虚则津液不足,血液生化无源,更见血行滞涩;病久阴损及阳,阳虚则寒,寒则使血凝,故而血瘀更为显著,若得不到及时调整,血瘀日久便可入络。瘀血贯穿整个疾病始终,因此瘀血是发展过程的产物,也是其进一步发展乃至造成靶器官损伤的重要致病因素。心脉若为瘀血所滞,则发为胸痹、心悸、怔忡等症;瘀血若阻滞机体络脉则可见肢体末梢皮肤溃烂成疽,中风、偏瘫、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也就是临床常见MS并发症。我国MS发病率升高,临床治疗率及控制率较低,西医针对性治疗血糖、血压、血脂等,然而由于西医用药毒副作用较大而被终止使用。根据中医病因、发病机制,中医治疗可发挥独特优势,结合西医基础治疗,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从辨病、辨证出发,结合“治未病”的中医思想,以进一步预防MS病人的靶器官损伤,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临床治疗MS病人,活血化瘀法运用其中,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病人的远期预后暂无分析,但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1]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The IDF consensus worldwide definition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EB/OL].http://www.idf.org/webdata/docs/IDF_Metasyndrome_definition.Pdf.2005-02-26.

[2] Alberti KGMM,Zimmet P,Shaw J.The metabolic syndrome-a new worldwide definition[J].Lancet,2005,366(9491):1059-1062.

[3] 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协作组.11省市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5):298-301.

[4] 宋秀霞译,纪立农校.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定义解读[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178-181.

[5] 王阶,陈可冀,翁维良,等.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10):585-587.

[6] Tetiekovic E,Gajsek-Marehetti M,Matri M,etal.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for the evaluation of atheroselerofie stenosis of the carotid tmnk[J].Coil Antropol,2001,25(2):511-520.

[7] Crouse JR,Harpold GH,Kahl FR,etal.Evaluation of scoring system for extraeranial carotid atherosclernsis extent with B mode ultrasound[J].Stroke,1986,17(3):270-274.

[8] 时莉晓,高铸烨,杨巧宁,等.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6):646-648.

[9] 陈松姬,陈刚,林宁.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7):515-516.

[10] 熊红萍,李灿东,吴文焰,等.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素与颈动脉内膜的相关性研究[J].光明中医,2010,25(8):1317-1319.

[11] 江泳,徐蓉娟,李红,等.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6):57-59.

[12]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2-26.

[13] 叶佳伦,徐淼,拓西平.老年高血压患者102例脉压差与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4,13(9):682-687.

[14] 张愍.中西医结合高脂血症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98.

[15] 谢维宁,杨钦河,纪桂元.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16-717.

[16] 盛夏.祖国医学对代谢综合征认识的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1):13.

[17] 冯海荣.痰瘀毒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辨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2):53-54.

(本文编辑薛妮)

浙江省诸暨市中医医院(浙江诸暨 311800),E-mail:178370048@qq.com

引用信息:王宇杰.血瘀证与代谢综合征血管损伤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3):2731-2733.

R589 R255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6.23.004

1672-1349(2016)23-2731-03

2016-02-22)

猜你喜欢

脉压瘀血血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监测血压,脉压差莫忽视
话说血瘀证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