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混凝土灌注桩断桩的施工策略

2017-01-18朱学文

中华建设 2017年2期
关键词:断桩灌注桩桩基

朱学文

预防混凝土灌注桩断桩的施工策略

朱学文

Yu fang hun ning tu guan zhu zhuang duan zhuang de shi gong ce lue

混凝土灌注桩在工程领域应用广泛,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失误操作、不良水文地质条件等等的影响,混凝土灌注桩断桩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影响了路桥工程的质量,更影响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出发讨论,分析了断桩的形成和原因,提出了断桩的预防措施。

一、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灌注桩基施工优势明显,然而此法并非可“万无一失”地应用于任何条件,如果施工地水文地质条件、设备条件、操作等无法满足需求,那么施工过程极易出现混凝土灌注桩断桩问题,严重的影响项目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按部就班”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因此,施工者在落实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循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即确定桩位、埋设护筒、安置桩基、钻孔、清孔、安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

二、浅析断桩的形成和原因

想要尽可能地避免混凝土灌注桩断桩问题,首先应全面地了解混凝土灌注桩断桩的形成与原因,有针对性地清除工程质量隐患。经分析,能够诱发混凝土灌注桩断桩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六类:

1.泥浆质量不达标,孔壁塌陷

如果施工过程遭遇丰富地下水,那么钻孔工作必须依赖护壁形式开展。护壁利用泥浆池制备泥浆、泥浆循环清渣等防止钻孔过程中出现孔壁塌孔。但如果护壁工程质量不佳,护壁不牢且灌注时间过长,那么灌注塌孔的概率会急剧增加,因而钻孔过程中增加适量的粘土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钻孔工作先于灌注,必须保证清孔后的泥浆指标达到要求才可进行后续工作。

2.桩体与基岩间隙存在不凝固混凝土

如果导管底部与孔底距离过远,混凝土被冲洗变稀,水灰比例加大,桩体与基岩间隙的混凝土将出现凝结难的问题。另外,地下活动会影响导管的密封性,一旦冲洗液侵入导管,混凝土被稀释,水灰比例随即加大,混凝土也将出现凝结难的问题。

3.导管密封圈失去作用

丝扣连接是现阶段导管连接的最主要方式,此方法的优点是可快速安装、效率高,但此方法需要注意灌注过程,一旦存在问题(导管进水、密封圈老化、密封圈安装不当等),将会导致导管进水。一旦导管进水,不仅会减小导管内外压差,还会导致管内混凝土离析,易性与流动性因此大打折扣,导管因此阻塞,灌注工作难以为继,断桩随之产生。

4.集料配比不均

通常来说集料的粒径大小不得超过导管直径的五分之一,具体的数值需要基于实验测验。如果敷衍此过程,随意集料配比,那么可能引发混凝土离析、机械故障或是混凝土流动性减弱等等问题,继而引发断桩。

5.桩身出现岩渣层,混凝土桩被隔断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导管的提升和起拔工序,一旦操作不当,导致导管露出混凝土面,又或是施工过程中出现停电等问题,那么桩体内部都会出现“夹渣”现象,断层产生,断桩随之形成。

6.桩身出现空洞体

桩身出现空洞体的发生原因是未采用“回顶”灌注,混凝土被从孔口处直接倒入,受重力的作用,混凝土随后出现离析,凝固后出现密度低、疏松、空洞的现象。

三、断桩的预防措施

在国内公路桥梁工程地基处理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断桩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因而必须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避免断桩发生,可以有效地提升工程整体质量、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从广义角度来说,断桩的预防可以从如下七个角度出发:

1.科学选择导管

导管是引发断桩的一个隐患,因此在使用之前,必须对之进行检漏及抗拉力试验,消除导管渗漏问题。为导管设计组装编号,待安装结束随即进行复核、检验,并将之制定为必须始终贯彻落实的“法”。根据桩径以及石料的粒径科学确定导管的直径,如条件允许,尽可能地选用大直径导管。

2.合理安置导管

安置导管必须保证底口与孔距小于40cm,且管口不能被沉淀的淤泥渣阻塞。另外首批混凝土灌注完成之后,导管至少被埋1m,整个灌注工作必须保证导管被埋2~4m区间范围内。

3.科学使用混凝土

混凝土的易性必须保障,塌落需要被控制于18~22cm区间范围内。如果灌注的时间相对较长,那么必须在获得监理工程师许可之后,向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以防止早期灌注的混凝土因发生凝结而阻塞导管。

4.合理焊接

为保证钢筋笼焊口平顺,应采取对焊的焊接方式制作钢筋笼。如若需要使用搭接焊,一定要避免钢筋笼内出现焊缝错台卡住导管。

5.慎重提拔导管

提拔导管需慎重,提拔长度以一节为佳。在提拔导管的时候,可以利用“测绳”确定混凝土灌注深度、拔出的导管长度,在计算提拔导管长度的基础上拔高,严禁“随意拔高”,继而将导管暴露于混凝土面。

6.充裕施工材料

施工过程所应用的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发电机、运输车辆等)必须预先备用,材料(砂、石、水泥)等等也需要准备充裕,以避免混凝土灌注工作被中止。

7.及时处理导管阻塞问题

混凝土阻塞导管问题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然而想要尽数消除却并不可能。一旦出现此问题,需要全面衡量问题,科学选择应对手段,如拔插抖动法、型钢插入疏通法、震动疏通法等。

四、断桩的处理方法

根据中断位置的差异性,断桩包括两类:一种是浅层断桩,另一种是深层断桩。浅层断桩指混凝土灌注中断于孔口附近的断桩,相对的,深层断桩则指远离孔口的断桩。处理断桩的方法比较多样,常见的有五类,分别是:清空重钻法、扩大承台法、沉井接桩法、复合地基法以及扁担桩法。

1.清空重钻法

深层断桩在灌注桩开始不久之后,此时混凝土面与孔底距离较近,钢筋笼的埋深程度亦不很大。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放弃灌装,提出钢筋笼,随后将钻孔再次探入孔底灌注。浅层断桩发生在灌注一段时间后,此时混凝土面与孔底距离较远,钢筋笼的埋深程度很大,不能直接提出。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提出导管、弃掉废料,钻下直径小于钢筋笼的滚筒至断桩处,清理完泥浆、混凝土后进行复灌。

2.扩大承台法

一旦发生如下三种情况,那么原承台将无法满足承载要求或是构造要求,此时需要进行扩大承台面积的办法:第一,遭遇较大的桩位偏差;第二,桩土共同作用,如果单桩无法满足承载要求,那么需要进行承台扩大,由天然地基分担荷载;第三,桩基质量不均。这种情况会导致独立承台出现不均沉降,为了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可以加设抗震地梁或是将独立的桩基承台连成整块,利用提高整体性的办法增加稳定性。

3.沉井接桩法

在简单降水条件下,处理浅层断桩最经济的办法是沉井接桩法。此法利用泥土填满钻孔,以避免后续工序影响周围施工。待混凝土凝结后落实相关工序,因为沉井由混凝土或是钢筋混凝土组成,因此在处理前需要利用与桩径相同的混凝土管,安置于桩设计位置,在井内挖土,利用井筒重力使之缓缓下沉,与第二节井筒相接。待井筒下沉至断桩位置,对混凝土桩进行凿毛处理,随后洗净、接桩,与混凝土管共同浇筑。

4.复合地基法

复合地基法在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减少桩基荷载方面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常见的复合地基法有包括两种:一种是在承台下施行的换土地基,此法的实施需在桩基承台施工前,以砂石填层取代一定深度的土层,并分层夯实;另一种是遭遇混凝土无法继续灌注问题,此时应缓拔导管,分节拆除,在排查导管阻塞原因的同时利用吊车配合作业,以保证处理方案能够及时进行。

5.扁担桩法

一旦桩基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原位补桩无法施行且补救成本过高时,一般会在桩侧对称补桩两根,使桩变承台,共同负担荷载,此法即为扁担桩法。

五、结语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简单、承载力大,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然而,因为混凝土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一旦遭遇恶劣地质条件且相关操作处理不当,那么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将难以保障。基于此,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不断强化成孔以及混凝土浇筑成桩技术,积极设计相应的对策,降低事故,以提升整个路桥工程的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单位:山东省单县公路管理局)

猜你喜欢

断桩灌注桩桩基
桩筏基础在处理桩基质量问题中的应用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建筑桩基检测及质量控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桥梁钻孔灌注桩发生断桩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运用高压注浆法处理灌注桩断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