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会通讯

2017-01-18

中国煤炭工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煤炭煤矿

23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的意见》

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2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的意见》。

《意见》提出,去产能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稳中求进、稳妥有序,以更明确的标准科学精准,依法依规、严抓严管,远近结合、统筹兼顾”五大原则。去产能工作中,要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清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产能,更加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科学把握去产能的力度和节奏,深入细致做好职工安置和社会稳定工作,稳妥处置资产债务问题,大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更好发挥专项奖补资金作用,探索建立化解和防范产能过剩、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意见》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监督问责,强化安全生产,完善应对预案,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去产能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意见》提出的《2017年煤炭去产能实施方案》,2017年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实现煤炭总量、区域、品种和需求基本平衡。

六部委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矿业转型和绿色发展,近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

《意见》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三大建设目标:一是基本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二是构建矿业发展方式转变新途径。三是建立绿色矿业发展工作新机制。 《意见》主要内容:一是制定领跑标准,打造绿色矿山。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建设进程。三是创新评价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四是落实责任分工,统筹协调推进。《意见》还明确了煤炭、石油、有色、黄金、冶金、化工、非金属等7个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1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为制定具体标准提供指导。

三部门联合开展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检查整治督导

5月16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了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检查整治行动督导调研动员部署座谈会。国土资源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三部门将组成9个调研组,赴全国25个产煤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督导调研。按照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开展专项检查整治行动督导调研的通知及工作方案,9个调研组中,7个组由国土资源部牵头负责,2个组由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牵头负责,将分赴各地进行实地调研,督促各地加快进展,指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质检总局禁止进口煤炭环保不合格项目

2016年质监系统共检验进口煤炭2.23万批、1.96亿吨、96.62亿美元。根据质检总局公布数据显示,全年共检出不合格5113 批、5783.97 万吨、30.56亿美元,不合格进口煤炭主要来自朝鲜、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加拿大等国家。其中环保项目不合格301批,97.33万吨。批次不符合项目主要涉及全水分、灰分、发热量等指标,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检测项目指标与合同要求不符。

质检部表示,对环保项目不合格的煤炭,一律禁止其进口,坚决将劣势煤炭挡在国门之外。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

5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旨在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促进煤电有序发展。通知规定,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分为煤电建设经济性预警指标、煤电装机充裕度预警指标、资源约束指标。预警结果由高到低分为红色、橙色、绿色三个等级。通知要求,为有力有序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按照适度从严的原则,风险预警结果为红色和橙色的省份,要暂缓核准、暂缓新开工建设自用煤电项目(含燃煤自备机组),并在国家指导下,合理安排在建煤电项目的建设投产时序;风险预警等级为绿色的省份,也要充分考虑跨省(区)电力互济等因素,在国家指导下,有序核准、开工建设自用煤电项目。

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5月18日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下一步,试开采团队将继续在附近海域再进行二至三个不同矿区和类别的试开采工作,积累更多试开采经验,为在2030年前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开发打下基础。

我国第一运煤专线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我国最大规模运煤专线,也是继大秦线之后国内又一条超长距离运煤大通道——蒙华铁路将建成。铁路全长1837公里,从内蒙古浩勒报吉出发,途经鄂尔多斯、陕西榆林、陕西延安、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河南洛阳、南阳、湖北襄阳、湖北荆门、湖北荆州、湖南岳阳、湖南长沙、江西宜春、江西新余等城市,终点到达江西吉安。蒙华铁路煤炭设计输送能力为2亿吨/年,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目前,重点控制性工程——洞庭湖大桥主桥正式合龙,标志着蒙华铁路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去年去产能奖补资金使用逾418亿

2016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资金规模为两年1000亿元,主要用于解决化解企业过剩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和就业问题。

根据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部际联席会议审定的化解产能目标任务、需安置职工人数等基础数据预算,2016年中央财政拨付各地方和中央企业基础奖补资金307.1亿元,阶梯奖补资金111.59亿元,总计418.69亿元。

煤炭行业多个单位和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表彰

4月27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煤炭行业多个单位和个人获得表彰。其中,神华集团包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5个单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山西汾西矿业集团高阳煤矿机电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王斌俊等18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羊东矿五采区采煤一班等15个单位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山西省首笔市场化债转股成功落地

5月16日,由山西省建设银行与山西焦煤集团共同发起的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实现了首笔资金的成功投放,投放金额20亿元,这也是山西省市场化债转股项目首单真正落地。据介绍,山西焦煤集团债转股项目签约总额250亿元,分为两个阶段基金。第一阶段“山西焦煤集团降杠杆基金”,资金规模150亿元,第二阶段“山西焦煤集团促转型基金”,资金规模100亿元。第一阶段“山西焦煤集团降杠杆基金”全部投放完成后,预计山西焦煤集团整体资产负债率可降低4.5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约财务费用支出约1.52亿元,投资期可累计节约财务费用支出7.6亿元。同时可优化企业负债结构,缓解山西焦煤集团资金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投资者对山西焦煤集团债券市场的信心。

安徽省煤炭安全改造建设项目创历史新高

国家发改委下达安徽省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36215万元,主要用于19个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和3个重大灾害治理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国家每年安排此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30亿元,安徽省今年投资占国家的12%,创历史新高。

山西(阳泉)国际陆港集团将组建

5月12日,山西阳煤集团、天津港集团、北京铁路局、百度公司召开组建山西(阳泉)国际陆港集团新闻发布会。即将组建的山西(阳泉)国际陆港集团,将以煤炭为主,白货、集装箱业务为辅,辐射晋东乃至晋冀陕内蒙古地区的大物流园区,并集港口功能、国际国内集装箱联运、中转及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安全物流、绿色物流于一体,在本地就能一次性办理全程物流业务,还将扩展保税监管、金融服务、港务信息发布等业务。此举将打通山西至天津港的铁路煤炭绿色运输大通道,从而落实港口煤炭运输方式调整,助力京津冀空气污染治理。

保利能源整体划转至中煤

5月8日,中煤集团和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共同签署了股权无偿划转协议,保利集团将保利能源无偿划转给中煤集团。保利能源成为此轮央企结构调整以来,第二家划转至中煤集团的非专业涉煤央企的煤炭子公司,此前,国投公司已将国投新集 (已更名为新集能源)划转至中煤集团。

陕西能源集团改组为陕西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日前,陕西省国资委批复同意了陕西能源集团上报的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陕西能源集团成为陕西省第一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根据方案,陕西能源集团重点突出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的功能,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整合等,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方式,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充分发挥资本运作专业平台的作用,着力打造金融服务业、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商业服务产业和其他产业等五大战略业务板块集群。

N00工法通过鉴定

5月8日,“无煤柱自成巷N00工法成套技术及装备工业化试验研究”通过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据了解,我国煤炭生产一直以长壁开采121工法为主,即每回采1个采煤工作面,需掘进2条回采巷道、留设1个区段煤柱。N00工法采用恒阻锚索对巷道顶板加强支护,运用采前切顶卸压技术,做到整个盘区的N个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均无需掘进回采巷道和留设区段煤柱,即N个采煤工作面、0条回采巷道、0个区段煤柱。N00工法已在陕煤集团神南柠条塔矿完成工业性试验,实现了采区内无顺槽掘进、无煤柱的采留一体化和安全连续生产,效果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是煤矿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与升级,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枣矿集团取消夜班实现周末集休

夜班需长期昼夜颠倒工作,不但影响职工身体健康,而且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为改变这一状况,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在系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改革煤矿传统作业方式和模式,提出了打造集约高效生产体系,推进“三个变革”的目标——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实行集中生产、集中检修、集中休班“三集中”模式;推进生产工艺变革,打造薄煤层、中厚煤层一次采全高自动化工作面,向装备自动化控制、数据智能化采集、采煤无人化值守跃进;推进生产组织变革,整合工作面撤、机电安装检修、地质测量等队伍,实行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目前枣矿集团付村煤业公司取消了夜班,田陈煤矿、蒋庄煤矿取消了井下工人翻班“打连勤”制度,蒋庄煤矿、滨湖煤矿、柴里煤矿推行了周末集休制。

同忻煤矿:“三定”打造过硬班组长

同煤集团同忻煤矿全面推行“定责、定向、定心”管理,充分发挥班组长作用,着力打造富有激情、善于工作、职工满意的班组长队伍。

在管理上“定责”。以制度的形式确定班组长主要履行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权限范围,进一步明确班组长在管理体系中的“法定地位”。在培训上“定向”。对班组长培训工作进行全面优化,将原先的统一培训分为“基础培训”和“定向培训”两个板块,有效提高培训效率。在帮扶上 “定心”。由工会组织成立班组长关怀帮扶工作组,定期组织召开班组长谈心交流会,帮助班组长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钟亮)

龙矿集团将关停唯一海底煤矿

中国唯一海底煤矿——山东能源龙矿集团北皂煤矿将于今年10月正式关停。

北皂煤矿是典型的三软煤层,陆地区域煤炭储量不多。2005年6月18日,北皂煤矿海域首采面H2101试运转一次成功,中国成为继英、日、美、澳之后世界第5个海下采煤的国家。同时,北皂煤矿在海域使用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是世界海下采煤史上首次使用这一技术的矿区。迄今为止,北皂煤矿海域煤开发面积达18平方公里,已安全回采近10个工作面,生产原煤800多万吨。经过30多年的开采,北皂煤矿煤炭年产量已从225万吨减至130万吨,按照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政策要求,经过综合效益预算,决定在今年10月底关停矿井。

数字

400.5亿吨——2016年我国煤炭新增查明储量

近日,国土资源部发布 《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主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保持增长。其中,煤炭查明资源储量15663.1亿吨、石油查明资源储量35.0亿吨、天然气查明资源储量5.2万亿立方米。2016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6处。其中,煤炭新增查明储量400.5亿吨、石油新增查明储量9.1亿吨、天然气新增查明储量7265.6亿立方米。

708.7亿元——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煤炭采选业利润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采矿业实现营业收入13181.1亿元,同比增长31.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营业收入6785.7亿元,同比增长41.9%;营业成本5098.8亿元,同比增长26.2%。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043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708.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6.5亿元。

1740万吨——山西省2017年煤炭退出产能

山西省政府近日下发 《关于分解下达2017年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要求2017年引导退出关闭18座煤矿,退出产能1740万吨。2017年,山西进一步打通减量置换、核减规模、减量重组、提高单产、减人提效、安全生产“六个通道”,新增加煤炭先进产能7000万吨。

700万吨——到2020年江苏省煤炭产量

江苏省政府日前公布《江苏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江苏省将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煤炭行业“去产能”,加强保留煤矿管理,提高科学产能比重,推动徐州等传统煤炭工业基地绿色转型发展,到2020年省内煤炭稳产700万吨左右。

猜你喜欢

煤炭煤矿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对灵新煤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第五章 红色警报——煤炭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矿老空水防治经验探讨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