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2017-01-18
本刊记者
第四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Aerospace Internationalization Forum Held in Beijing The 4th
本刊记者张曼倩
2016年12月9日,第四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创见,融合融通,筑梦空间,智联全球”为主题,围绕新形势下航天国际化发展模式、技术和应用创新、资本协同和跨界融合、需求与应用对接等热点问题,从多层面、多维度展开研讨互动,探讨航天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商业航天新业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中国航天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导航、重型运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航天国际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16年11月,中国已完成了55次国际商业发射,包括13次国际搭载服务。我国商业航天也从单纯提供发射服务,发展到提供包括卫星研制、发射服务、地面系统、卫星应用、保险、融资与培训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G20峰会后,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在航天领域应全面参与世界航天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相关国际规则制定,推进与G20、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等多边的国际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航天“公共产品”,为完善中国方案做出应有的贡献。与会嘉宾针对中巴、中非、中欧、中拉等航天合作相关政策、地缘特点、投资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认为区域间的航天国际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必须把握区域特征和实际需求。
与会专家提出,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应借助军民融合战略和国家航天工程的实施,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思维理念,融合通信、电子等各领域技术,以应用需求为牵引,面向全球化应用,打造更富竞争力的卫星应用产品和服务;同时,牵引航天基础能力建设、技术合作和转移、空间应用与服务等重要领域商业项目的发展,构建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技术和资本的多维度、跨界融合的发展格局。
论坛还就金融资本助推航天国际化发展,商业遥感、微小卫星、“北斗”导航等航天技术应用创新,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航天模式突破,航天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智库在航天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发挥智力支撑作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本届论坛紧扣G20峰会、军民融合、商业航天、创新驱动发展等热点和形势,探讨航天国际合作面临的新要求、新机遇和新挑战;深入研讨供需双方的现实需求,推动区域间务实合作;以开放的精神,邀请了航天业界、政产学研、金融资本、国际组织、新兴商业航天企业以及互联网等跨界企业共谋发展,共赢未来。
相关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国际组织、智库协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航天业界企业等260余名嘉宾出席了会议。会议当天下午举行了“区域与发展”、“合作与交流”和“创新与融合”三个分论坛,探讨了“一带一路”、“商业发射”、“航天国际合作”、“资本助推”等议题,与会人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