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2017-01-17罗树群
罗树群
摘要:为了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本论文就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思想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培养孩子们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思想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农民在相对贫瘠土地上劳作的收入,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所需,农村一大批中青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奔赴大中城打工赚钱,这就使得许多家庭中的孩子成了“空巢之鸟”。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把子女留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抚养、教育和管理,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形成了。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问题愈发凸显,令人担忧。因此,留守儿童也成为备受社会各届广泛关注的问题。关注留守儿童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从上级领导到下级干部,从学校到每一个老师,都在关爱留守儿童。然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物质并不贫困,贫困的是精神。而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多是口号多,而行动少。如何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给关爱留守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于是我们的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难的问题,现在我就此内容进行浅析。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普遍缺乏良好的思想品质。他们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不强,性格孤僻、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悲观、厌世,道德品行差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不与同学交往、旷课、不交作业、破坏公物、欺负弱小、小偷小摸、玩手机,沉迷于电子游戏等。而这些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烦恼,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选择的倾述对象第一为同伴,第二为教师,第三才为家长。当老师发现问题时,又不能及时与家庭取得联系和沟通,以致无法及时解决这类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导致缺点和错误继续发展,最终发展成为社会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发源地,怎样使“留守儿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1.亲情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家庭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隔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农村贫困文化及教育现实滋生了年龄偏大的祖辈们有“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孙子们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另外,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低,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监护人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部分监护家长对留守儿童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祖辈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处于矛盾中;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依从,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不尊敬父母等不良恶习。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但从有些学校的现实的情况来看,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各方面的平衡发展。二是德育课落实不到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针对性不强,学校教育主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共性,而往往忽略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留守儿童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常常在学习、生活、心理发展及道德行为等诸多方面出现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缺乏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关爱,导致这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无法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针对性的补偿。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表现在留守儿童的家长与老师之间,尤其是与班主任老师之间联系和沟通的严重匮乏,没有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效应,
(三)社会因素
1.留守儿童被视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
在家庭中,他们的父母双方不在身边,使其处于教育边缘的地位,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这些留守儿童承受着精神上的贫困,他们与父母缺乏基本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甚至有的孩子对父母产生陌生感,其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被无意识地剥夺。在学校中,他们经常受到其它儿童的歧视和排斥,使他们产生自卑、孤僻等情绪。
2.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及影视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暴力、颓废、色情和其它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在临时监护人无暇监督和管束的情况下极易陷其中而深受其害。电视、网络等对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互联网创造的是一种虚拟的环境,中小学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家庭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隔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农村贫困文化及教育现实滋生了年龄偏大的祖辈们有“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孙子们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由于农村的精神建设比大城市落后,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不良的社会风气让留守儿童的发展偏离正轨,加之山区农村教育和监护力度的不足,留守儿童可以轻易出入网吧和娱乐会所,导致留守儿童误入歧途,山区农村教育难以顺利开展,出现了许多教育问题。另外,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低,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有,社会风气差,现在各种赌博现象遍布大街小巷,特别是农村,有些家庭男女老少,整日混迹于赌场之中,更有甚者,老老小小都亲临赌场,爷辈们坐庄,儿孙们当助手等等。学生在上学路上也能看到一群群围着赌博的人。这些所见所闻促使一些学生在学校玩赌纸牌、赌珠子、等不良行为,使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叫苦不堪。长此以往,学生心理也必将没有净土。
三、加强农村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作用
1.尽量实施寄宿制度
尽量实施学生寄宿制度,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力度。留守儿童白天在学校有老师的监管,下午放学后离开学校,本该由父母管教的时段,现在却是空缺,是极易出现问题的时间。如果实行寄宿制,让学生24小时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由学校集中监管,这样既监督了孩子的学习,又照顾了孩子的生活,同时又保障了孩子的安全,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发生。
2.建立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
没有条件实行寄宿制的学校,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特殊档案,对留守儿童分类登记备案,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不但随时能与孩子的父母及监护人联系,而且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也起到了督促作用。
3.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
学校应该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如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心理辅导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其能健康发展。
4.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学校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及有益身心的活动,使留守儿童能排解心中的压力,加强自身的教育。可以请一些德高望重的学者、道德模范或是外出打工的家长来学校作报告,传递正能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