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人生须精心谋划

2017-01-17李剑琴

东方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教育

李剑琴

摘要:人生是需要设计的,人生是可以设计的。如果某个人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必须善于计划自己的生活,策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生涯设计的人未必都能成功,但成功者一定都有生涯设计。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应进行职业生涯的策划,并且从进校就开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是现代社会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了个人的谋生手段,而且也创造了迎接挑战、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空间。我们离开校园后,都将经历漫长的职业生涯,这是人的一生中精力最充沛、内容最丰富的阶段。所谓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有机整体。每个人都应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特别是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更应将此纳入到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对学生进行帮助、引导,使他们能尽快转换角色,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不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就可能出现种种令人扼腕叹息的事件,比如,马加爵杀人悲剧、清华学子刘海洋用硫酸浇黑熊事件、学生喝酒打架滋事而丧失生命、屡屡违纪造成失去学习的机会……究其根源,就是进校后,他们突然失去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认真规划,加之教育疏导的不到位,导致这些不该发生的事件出现了。

对于正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而言,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协助学生找到工作,而且要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要让学生坚信一个基本的理念:“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是很关键”。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特征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根据自身的教育背景、家庭影响、个人需求、社会环境,选择与自身人格类型匹配的职业类型,从而决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良好的职业生涯设计应具备如下特性:⒈可行性。职业规划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处地域的社会状况,不能是一种幻想或者是梦想。⒉适时性。职业规划是预测未来的行动,确定将来的目标,因而各项活动何时实施、何时完成,都应有时间和顺序上的合理安排。⒊适应性。因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劳永逸的,所以要求所设计的规划要有弹性,以增加其适应性。⒋持续性。人生的每个发展阶段应能连贯衔接。

二、学生学习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理性地选择职业,把迈出的每一步都作为成功的起点。目前,就业难已经成为毕业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影响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对自己将来的去向、发展没有设想,这将影响到学生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我看到过一篇资料,报道发达国家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经验是,由学校承担系统的职业辅导课,学生在进入社会前接受五个阶段的教育:一是认知阶段。指从幼儿园到小学期间。二是探索阶段。指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期间。三是定向阶段。指从初三到高一年级期间。四是准备阶段。指高中时代。五是安置阶段。指高中以后。

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上述五个阶段循序渐进的教育指导,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就已经很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以及为实现这样的人生目标需要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但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有关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规范性也差,不系统,我们的职业指导工作一般停留在讲讲国家的就业政策,收集发布一些用工信息,或者开设一点讲座,告诉学生要转变观念,主动去适应社会,或传授一些求职技巧,这种低层次的就业指导,远远无法满足就业市场对学生的要求。而中职学校,更有必要加强就业指导。因为我们现在招收的学生中许多都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都较差,部分学生往往是家长出于无奈而将其送来“托管”的。无心向学,提不起学习兴趣是他们的共性,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本没有“读书为了就业”的观念,这两年在我们安置学生就业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择业是很盲从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更谈不上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导致的结果是达到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表现出各种不适应。追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走入职场前,他们在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没有做好全面的准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指导,让他们有意识地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三、在辅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应注意的几点

㈠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职业取向。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很清楚地了解到以下几个问题。

⑴自己想做什么?其实这是一个人的愿望。往往这点被我们所忽视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愿望,可关键是你是否真的往这方面去努力。

⑵能做什么?就是说你是否拥有能胜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⑶允许你做什么?指的是环境允许你做什么?

⑷需要你做什么?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显露出人才的价值。

㈡告诉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掌握的基本原则

⑴择世所需。是指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为准绳,去观察、认识问题,进而决定自己的职业岗位。

⑵择己所长。任何职业都有一定的从业条件要求,都需要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学生在职业的谋求和选择中一定要瞄准适合自己的,要努力做到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业。

⑶择己所爱。兴趣是我们从事某一职业时的原动力。兴趣与成功是成正比的。有关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就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 -90%,而且能较长时间保持高效率。

㈢克服几个心理误区

⑴职业规划等到快毕业时再做也不迟。有人曾说过,其实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在刚入学时就应开始,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去向、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自己是否喜欢未来职业等问题,而决不是简单根据教学安排和教材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活。

⑵职业规划等同于学习计划。职业规划的核心是对达到职业目标的步骤、方法、时间进行安排。再者,达到职业目标往往不仅需要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能力,所以,职业规划的重点是工作能力提升的规划。

⑶缺乏对自身的全面了解。许多学生不做职业规划,除其它原因外,主要是对自己认识不清,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要教会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前,能结合自身和现实情况,作一个全面的自我分析,做好“四定”:定向,就是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定点,

就是定自己职业发展的地点;定心,就是做到心平气和;定位,就是确定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上述这些实际就是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干什么”、“何处干”、“怎么干”、“以什么样的心态干”的问题。

⑷专业就是职业。一般来说,80%的专业决定不了职业。专业是学习阶段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职业则是毕业后的任务,是一种主动的谋生手段。

㈣教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若想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关键在于点滴的积累和切合实际的引导。事实证明,每个人都有适合其发展的路径,但每个人都彼此不同,谁也不能完全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靠个体不断地尝试和探索,而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指导老师的作用是提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最终达到奋斗的目标,实现自身的价值。

猜你喜欢

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教育
促进金融院校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探讨
即兴伴奏对高校钢琴学生就业的作用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针对市场需求高校动漫专业教育该如何变革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