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身立德

2017-01-17杨灵

东方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修身立德党员干部

杨灵

摘要:中国文化本身、是围绕“人与修身立德”而展开,换句话说,修身正己立德就是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笔者认为党员干部修身正已立德需做到八慎:即慎权、慎始、慎微、慎好、慎独、慎亲、慎友、慎终。

关键词:修身;立德;党员干部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围绕“人与修身立德”而展开的,换句话说,修身正己立德就是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修身,古已有之。儒墨道都讲过修身,最出名是儒家《礼记.大学》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论语.子路》中记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人生天地间,做人是第一位的,做官、做事都是从属于做人的,做不好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做人的基础是立德修身正心。对此,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有不少论述。儒家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身正,而天下归之”。东汉张衡说: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王符则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唐太宗说: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张九龄则认为:不能自律,何以正人?这些思想强调的都是修身正己立德的根本作用,也表明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一直流淌着道德良知的血液。

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名臣贤相、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创造出流芳百世、令人敬仰的辉煌业绩,最根本的就在于他们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把修身作为第一要务,把学习作为终身追求。他们个个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志存高远、心系苍生,以博大的胸怀和浩然正气报国为民。可见,修身在个人成长成才、成家立业和实现人生理想中的基础性作用。

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营养,注重修身正己立德,笔者认为要做到八慎:

一、慎权。所谓慎权,就是慎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对此,古代圣贤多有良策高论。明代名臣薛瑄有言:“圣贤成大事业者,从战战兢兢之小心来。”宋代吕本中在《官箴》里说得更透彻:“为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二、慎始。明代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说,他初任御史时,曾去拜见都台王廷相。王廷相给他讲了一个“轿夫湿鞋”的故事:有一天下雨后,一个轿夫穿着新鞋抬轿,刚开始时这个轿夫抬腿迈步十分小心,专拣干的地方走,生怕水多的地方打湿了新鞋。可走着走着,他一不小心一脚踏进了泥水里。于是,轿夫便一步步“无所顾惜”。王廷相十分感慨地说:“为官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啊,欲善终,当慎始。” 纵观所有贪官的贪污史你会发现,几乎所有贪官都如文中轿夫一样,刚开始时走的是干净的路,但时间长了,便被那“一点儿小意思,不成敬意”的恭维话攻破思想上的“第一道防线”,慢慢地走上不归路。可见,君子守廉须“慎始”,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要谨防第一次“湿鞋”,谨防“一失足成千古恨”,谨防“第一次诱惑”,从源头上净化心灵,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慎微。有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把青蛙放入装有沸水的锅中,青蛙受到强烈刺激,拼命一跳,竟然从锅里跳了出来,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当把这只青蛙放入凉水中,再慢慢地加热,便出现了另一番情景——青蛙起初在水里悠闲地游来游去,可是,当它感到水温太高想出来时,已经精疲力竭,丧失了跳出来的力量。汉代哲学家王符说:“慎微防萌,以断其邪。”可见,慎微,是防止贪欲萌生、斩断邪念必须坚持的操守。所以,党员领导干部对有些人“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对一些美其名曰的“感情投资”要时刻警惕。“小事节制,微处自律”,别让自己成为在温水里被煮熟的青蛙。要铭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谨防“温水煮青蛙”,始终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持之以恒在细微之处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警惕,防微杜渐,筑牢思想防线。

四、慎好。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又云:“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作为主政官员,如果一味地沉溺于嗜好尤其是不良嗜好而不能自拔,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少数人为了达到腐蚀拉拢和利用他们的目的,就到处打探官员的嗜好,以便投其所好,打开缺口。你嗜吃喝,就有人投之以美酒佳餚;你嗜色舞,就有人投之以粉黛霓裳;你嗜吹捧,就有人投之以巧言令色;你嗜豪赌,就有人奉上万千钱财,如此等等。结果在嗜好面前,某些官员就禁不住诱惑,逐渐失去理智,不知不觉间就上了贼船,让自己掉进了“温柔的陷阱”,以至于越陷越深,难以脱身,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为人所不齿。领导干部对所“嗜”所“好”不可不慎,一定要“好”之有益、“好”之有度、“好”而不露,切不可为慾望所左右,否则,只会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最终被嗜好所折腰、失节、丧志,干出违反党纪国法的错事傻事来。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慎好不仅体现了一种谦虚谨慎的做人态度,更展示了一种严格自律的为官操守。党员干部要明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从而正其所好,划清爱好与权利的界限,摆正个人爱好与工作的关系。

五、慎独。《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汉安帝时,荆州刺使杨震赴任途中,道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曾受杨震提携之恩。为表感谢,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而你这样做却太不了解我。”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羞愧而出”。妙哉,杨震的廉贵在“慎独”。《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人在独处的情况下,也要谨慎小心,自觉遵循法度和道德,不要因为别人不在场或不注意而干坏事。许多贪官无视法纪,演绎受贿的“障眼法”,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可到最后却反落个“掩耳盗铃”的笑柄。因此,君子“慎独”须常怀敬畏之心,时刻想着头上所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才能避免误入歧途。党员干部要认识到慎独是一种美德、认识到“独者不独”,努力做到慎独,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

六、慎情。广大党员干部手中握有公权力,掌握着公共资源,要树立起正确的亲情观,做到公私分明。欲治其国,必先治其家,领导干部应该重亲情,但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亲情,什么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护,什么是放纵,什么是公,什么是私。对自己的配偶、子女和亲友要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要求,摆正大家与小家的关系,顶住“枕头风”、“人情风”,不为亲眷左右,不为亲情谋私,做到大公无私、坚持原则、一身正气,树立良好家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批评从严。要做到家属、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之间心心相印、患难与共、肝胆相照,做支持我们工作的坚强后盾,做我们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好后方。牢记搞家族腐败的深刻教训,坚决不为亲属搞特权,管好自己的亲属,自觉划清亲情与权力的界线,做到既讲亲情,更讲纪律、守规矩。

七、慎友。要慎交友、交好友、讲原则。尤其是在与客商朋友打交道的过程中,一定要公私分明,严守工作纪律,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坚守住为官做人的底线。领导干部需要友情,但要慎重对待日常交际和朋友往来,以公论公,以私对私,公私分明,做到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都过得硬。对待友情,要做到择友要准、交友要慎,亲君子、远小人,把握好自己,坚持好原则。不傍大款,不涉黑,拒绝“情感投资”,顶住“糖衣炮弹”。严防死守,做到原则阵地不失守,感情河流不决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用理智驾驭感情,用党性约束言行,做到顶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保持清醒的头脑。

八、慎终。“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是唐朝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四疏》的一句名言。唐太宗晚期渐增骄奢之心,且日益变得懈怠和荒疏,魏征针对这种情况,于贞观十三年上了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从十个方面对比了太宗贞观前后十年的成败,劝谏太宗务必居安思危,慎终如始,保持贞观初年的开明作风。从近几年落马的高官简历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向领导岗位上的,初入岗位时也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取得了一系列扎实的业绩,赢得了上下的一致认可。但随着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权力的不断扩大,面对权钱色的种种诱惑,由于缺乏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和慎终如始的自律能力,他们丧失了政治上的免疫力,逐渐走上了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歧途,最终滑向了腐败堕落的深渊。如何做到善始善终,值得我们的党员干部反思。

古人说,“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修身、立德是一门长期的功课,是我们为人为政的基本要求,是态度的养成,也是定力的习得。我们不仅要勤学善思,知道修身的大道理,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还要正己立德,用尽职的态度和行动,守住风清气正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古代如何选拔官吏 作者:张国刚 领导之友(综合版)2016 第2期

[2]严明党的纪律 筑牢廉洁之基 作者:张军民 卷宗 2016 第1期

猜你喜欢

修身立德党员干部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大学生如何才能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
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