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17曾国钢

成才之路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自主探究信息技术

曾国钢

摘 要:学案导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实现生生互动、优势互补,有助于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学案导学法能使学生自主、轻松、和谐、高效学习。

关键词:学案导学;信息技术;导学法;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69-01

传统的演示讲解教学法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探究意识,创新能力低,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导致很多应该在课堂完成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只好依靠多布置课外作业来完成,加重了学生负担。学案导学法能使学生在自主、轻松、和谐的状态下高效学习,使师生在课堂上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知识在课堂中得到消化与巩固。

一、导学法有助于调动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越大,学习动力就越大,学习状态就越好,学习效率就越高。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学生对计算机就已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每个人都渴望能拥有一台计算机,渴望能更深层次地接触它、学习它、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随心所欲地操纵计算机,利用它娱乐、绘画、制作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编程等。然而,如果课堂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跟着“教”走的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被慢慢地抹杀掉了。其实,学生是特别期待老师讲完知识以后,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电脑,因此,老师讲什么也没听进去。等老师讲完后,自己动手完成任务时又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还没来得及解决就已经下课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下。使用学案导学模式教学后,学生可以在上课前完成预习,课堂就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节奏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演示和课堂任务,可以自由发挥,最终完成的作品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也很享受最后完成作品带来的成就感。这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会慢慢地建立起来,有了学习热情,学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

二、导学法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经过学案导学模式教学,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并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在做好导学案预习后,学生对新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和认知,在课堂合作交流环节中他们就能主动发言,积极交流。学生讨论的问题也不再局限于本课的学习内容,更有了超预期和超前的表现。在动手实践环节中,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创作,不需要再模仿教师的演示。他们的创新精神在这种自主学习模式中得到了培养,琳琅满目的作品让学生觉得原来创新是如此的简单和有趣。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从中发现别人作品的优点和缺点,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在这样紧凑、有序、有趣的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完成由想学→要学→能学→乐学的过渡。

三、导学法有助于生生互动,优势互补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优生、学困生一刀切,教学同一模式、同一内容,这就形成了“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尴尬局面,做不到因材施教。采用学案导学模式后,学生都必须经过自学、思考和探究,使得每个学生都处于紧张的思索状态。进入合作交流环节后,在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就感的驱动下,组内学生自然会优势互补,学优生会主动帮助学困生,学困生也会主动请教学优生。学生之间主动交流、探究和协作多了,潜力和创造力自然能得到提升。这种“兵教兵”模式,让学生也当“小教师”进行教学,不仅加深学生自身的记忆,还能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同时还化解了教师巡视辅导“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真正做到了分层教学、优势互补,长此以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四、导学法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学案导学模式后,编制学案时,教师不仅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还要针对每个教学班级的学情做出不同的调整。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搭建合作交流、探索的平台,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的局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学会评价作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目标,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思想,从理论上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从教学上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案导学模式也是如此。尽管学案导学模式教学有很多的优势,但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为了让学案导学模式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还有许多问题亟须解决和完善,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科研中继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崇善.“学案教学”:为学生的发展铺路搭桥[J].山西教育,2007(04).

[2]詹明静.“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J].教学与管理,2007(04).

[3]杨宗阳.学案导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6(13).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