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辛 生活中捕捉情怀与精神

2017-01-17华南

中华儿女 2016年24期
关键词:贵州作家习近平

华南

不断地向生活学习、不断地感受生活、不断地在生活中捕捉新意,是叶辛40多年创作的一个信念。

“倍感兴奋,倍感振奋,倍感鼓舞。”连用三个“倍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谈起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总体感受。

两年前的金秋10月,叶辛受邀参加2014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为7名发言者之一谈了自己的创作体会,还引起习近平总书记对自己知青生涯的回忆。笔记本上满满记下的会议实录与心得,叶辛至今仍时常翻阅领会,特别是习近平对优秀作品提出的要求,“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给予叶辛特别的触动。

而今再次听到习近平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四点希望”,穿越时空的呼应,令叶辛与很多人相比有更为深切的体悟,感受到那份责任与嘱托。“习总书记讲话在整个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总书记从历史的角度、时空的角度和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角度都谈到了。在这样基础上,再来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作家的底气就更足了。”

用各种方式到生活中去

“我们要用各种方式到生活中去,热爱祖国和人民,并以此为出发点,用作品引导人民前进;而不是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题。”生活,是叶辛写作的起点和归宿。只写经历和思考过的生活,是他的创作理念。

1949年, 叶辛出生于上海,在贵州插队、工作21年后才回到上海。作为“文革”结束后涌现的知青作家群中最具代表性作家之一,他的“知青三部曲”《蹉跎岁月》《孽债》《客过亭》,刻画出一代人几十年的人生和命运轨迹,广受读者欢迎和评论界的高度关注。

“知青三部曲”的成功背后,是叶辛插队时乡间生活的积淀,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10年。黔北山区的自然环境、各民族的婚俗礼俗,印刻在他心里。“我知道农民是怎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怎样为温饱守着土地过日子,知道他们的理想和追求,我也知道我们这一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命运有了怎样的变化。我给小伙子当过伴郎,也经常挑鸡笼走山路,还看过当地的送葬……这些生活场景都是我熟悉的,于是才有把握写作。如果让我写东北生活,我就要从头做起,了解冬天怎样过,夏天什么样,饮食有哪些。”在叶辛看来,作家只有进入某种生活形态中,再提笔写作,才能真实地反映出那种状态的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

关于贵州,叶辛不仅以亲身经历贡献出知青文学。2015年,叶辛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圆圆魂》出版,将历史上备受争议的妓女陈圆圆再次推到读者面前。这段距离今360多年的历史,依然与叶辛和他的贵州颇有关联。上世纪80年代初,新华社贵阳记者站记者发布了一篇关于“三百多年无法找到的陈圆圆墓在马家寨发现”的短消息。此后几年国内很多报纸杂志登载了这一“发现”,引得史学界议论纷纷,争执不休。事关贵州,叶辛一边颇有兴趣地读着这些文章,一边用心将这些文字收集起来。

2003年9月,叶辛在《新民晚报》十日谈栏目连载10天散文《陈圆圆归隐之谜》,从无人涉笔过的圆圆神秘消隐写起,她为什么要归隐,又归隐在哪里,反响很好。2014年4月,《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一篇报道,国内二十几家权威明史、清史专家在多年争论的基础上经过考证,证实陈圆圆的坟茔就在贵州岑巩县马家寨,并且进一步确认了300多年来了无影踪的吴三桂墓也在同处。曾跋涉于黔北山水的叶辛,又拿起笔来,循着弯弯山路,将对陈圆圆归隐贵州的选择做出诠释,完成《圆圆魂》。

“现实生活教育着我,也让我感悟。”叶辛认为,作家对时代要有自己的认识,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了解人民生活的时代,知道他们怎么过日子;作家还需要有一双慧眼,从生活中捕捉到情怀和精神,把感受到的东西变成作品,用作品中的形象去说服人、感染人,“走马观花是写不出东西的,一定要让自己的心灵有所感悟”。

用笔捕捉时代的新意

“我和叶辛同志都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一辈。他讲到的一些体会和心态,像开始见到农村、农民的那种感受,我是很能理解的。他是在贵州插队,我是在陕北黄土高原。”2014年10月,叶辛受邀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在他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叶辛至今记忆犹新。他还记得习近平说,“我们知青一代的人生追求,你还可以继续写”。

而今,生活在上海,时常去贵州。那片生活过21年的土地,仍是叶辛文学创作的精神原乡,至今给他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生生不息的新意。正是在把贵州不断地与上海进行对比观照中,叶辛拥有两副目光看待都市和乡村,总有新的生活形态激起他的创作热情。从令叶辛声名鹊起的《蹉跎岁月》,到让他大红大紫的《孽债》,叶辛始终没有允许自己的笔触离开对时代的关注和表现,从文学家的角度对一些社会现象发出当代的诘问。

2014年,叶辛长篇小说《问世间情》出版,这本书写的是我们两亿多进城打工一族中时有所见的临时夫妻现象,直面新城市人。正如叶辛在座谈会发言中所言:“有人劝我说,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支流,不要去表现它。但是我看到生活中有过这种烦恼的感情经历的男男女女,像生活中漩涡般打转转似的情景,而且全国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呼吁关注这种现象。这是一种新的矛盾,处理好这样的矛盾有这个时代的新意。我还是放下正在创作的另一部作品,把《问世间情》先写出来。书出版短短几个月,就印了好几次。”

在叶辛看来,作家不能对时代提出的命题视而不见,要有慧眼从纷繁复杂现实中捕捉提炼,不回避有争议的话题。“欲求、人心是多层次多元变动的。也许体现在文学写作中的时代气韵气息,在不同作家那里有浓淡之分、轻重之别,但那只是作家在生活认知与艺术追求上的个性化差异。”

刚刚荣获十月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的新作《古今海龙囤》,是叶辛2016年秋天完成的新作。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播州宣慰司使杨应龙公开作乱,明廷对杨应龙之乱举棋不定,未采取有力对策。播州之役是明朝万历年间镇压杨应龙叛乱的一场战争,与宁夏之役、朝鲜之役一同被视为明神宗三大征。平播战争主战场海龙囤,位于遵义县西北50余公里的龙岩山上,因是宋、明两朝修建的关隘而闻名,是目前所知西南土司建筑中规模最大、地形最险、保存最完整的军事遗址,2015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从这处保留至今的明代最大战役古战场起笔,叶辛寻古问今,写到当年的插队生活,直至延续到知青一代人今天的感情生活。

作为在那里生活过的作家,叶辛没有将杨应龙和平播战争简单地处理为逆“改土归流”的历史大势的反面教材,“土司官在这块土地上统治了725年,直到400多年后的今天,贵州遵义地区的老乡中还流传着土司历史与杨应龙的传说,所以小说家在这里有驰骋的空间”。

2016年4月,中国作协组织各地作家重走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叶辛也参与其中。他们从江西出发,走到贵州、四川交界的赤水,沿路而行,作家们都深有感触,许多人一路写了不少诗歌和散文。此后不久,叶辛还受邀参加贵州省报业集团联合美国一家电视台主办的“中美大学生联合体验长征之旅”活动,为中美大学生讲课,当讲到长征途中红军卫生员等一系列小人物、小故事时,美国大学生也流下了泪水。“我们今天坐着汽车,走了红军当年穿着草鞋、面对敌人围追堵截下走出的路,看着贵州的新景象,想到这些,心里面有很多感慨。这些长征路上的感慨,也会促使我继续创作。”

不断地向生活学习、不断地感受生活、不断地在生活中捕捉新意,是叶辛40多年创作的一个信念。在他看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每一个有追求的当代中国作家也应该为我们的祖国和今天所生活的时代书写新的篇章。

文化根基在于对土地和人民的深情

2016年,叶辛就回了7次贵州。多彩之地的文化和生活,是他的关注与牵挂。几十年来,叶辛收集的各历史时期、各民族的各类资料已不知多少。他把他们放在家中,记在心里。近几年,叶辛受聘为贵州省政府学术咨询会专家、贵州省旅游文化形象大使和贵州省茶文化形象大使,对于叶辛来说,履行好这些身份的共通之处,就是对文化的重视和对土地、人民的感情。

叶辛与贵州茶结缘日久。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农村当知青时,到了采茶期,他每天都和当地村民一起上山采茶。当年也正是一杯清茶的悠长滋味,支撑叶辛度过了艰难徘徊的蹉跎岁月,在艰苦环境中笔耕不辍。对于贵州的茶,他报以格外的关切:“我记得1990年我调回上海时,贵州90万亩茶,现在是690万亩,发展茶产业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凭借深厚积累,叶辛建议有关部门,将都匀茶的历史再次发掘,推向海内外。叶辛曾在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地区博物馆看到“鱼钩茶”的史料,而从鱼钩茶到毛尖茶的转折,则是他在贵州省博物馆读到的佳话。

叶辛讲道,300多年后,1956年清明采茶时节,都匀团山几名青年茶农在《贵州农民报》上看到一则新闻——《人民热爱毛主席,万里边疆送虎皮》,就想“别人能寄礼物,都匀盛产好茶,为什么不寄一点茶给毛主席呢?”有了这个念头,几个青年在村里的支持下,采摘第一叶初展的茶叶芽头,加工炒制成3斤上好的茶叶,包好后寄给毛主席。

大约半个月后,村里收到一封发自“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信,让几个采茶青年激动得说不上话。信里写道:“中央曾有规定,不准给主席寄东西。经主席批准,寄给你们16元钱,作为成本费。”信的结尾后面是毛主席亲笔签的几句话:“寄来的茶叶收到了,茶叶很好。今后可在山坡上多种些,茶叶可以命名为‘毛尖茶。”

“我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提倡皇帝,而是为了让顾客,尤其是外国的茶商看到我们深厚的历史。‘鱼钩茶的记载在《明史》里能查到,毛主席亲笔复信的原件在贵州省博物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历史。不论是发展旅游还是茶产业,都要有文化,文化的积淀就要对这块土地有感情,对百姓有感情,对我们的历史有感情。”

“温润人心,传得开,留得下”,习近平曾为优秀作品如是定义。“特别是后六个字,大有道理。传得开,是广度。留得下,是深度。”优秀的作品,考验作家的思想和眼力。“眼力不行,思想提炼不出来,作品就站不住脚。”同样,优秀的作品,同样考验作家的表达能力、表现实力。几十年前的畅销书,几十年后又剩多少仍旧为人渴读?“时间流逝会淘汰一切。最终,还有一个历史,多少年以后,历史会检验你的作品,到底有没有为人记住。”叶辛藏着一把隐形的尺子——作家的名字应当写在人民的心中。

责任编辑 余玮

猜你喜欢

贵州作家习近平
作家谈写作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我和我的“作家梦”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标题党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