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就“天工”梦
2017-01-17立夏
文/立夏
匠心筑就“天工”梦
文/立夏
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人们常说,巧夺天工,讲的是人工的精巧已经胜过了天然。在凝结人类智慧的建筑工艺上,“巧夺天工”就是对建筑工匠们的最高褒奖。
而在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有这样一大批的工匠们,用自己的匠心,创造了一个个建筑史上的不平凡,让“人工”丝毫不逊色于“天工”。
企业背景
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隶属于国有大型建筑企业集团——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多年来,公司始终以“为人类建设美好的生存空间”为企业使命,建造了一大批“高、大、精、深”的项目,包括上海迪士尼乐园、灵山胜境、牛首胜境、上海国家会展中心、G20峰会主会场项目等。在这些项目中,总承包匠人们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看匠人如何让童话世界走进现实
走进上海迪士尼乐园,《美食总动员》中的烘焙坊、米妮的“甜心糖果屋”、米奇的厨房、托尼的餐馆、黛丝的咖啡屋……动画片中那些熟悉的场景,全都映入你的眼帘,令你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然而,在这些幻想建筑的背后,却是总承包工匠们的反复打磨。“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是基于美方‘幻想工程师’的艺术灵感,这些建筑是他们童话故事中的作品,是他们的核心元素。我们要做的,就是协助业主将艺术灵感变成可实际施工的图纸,再将图纸变成真实的建筑。”总承包公司负责上海迪士尼乐园主入口与花园工程的项目经理王栋告诉记者。
事实上,由于该工程的特殊性,加上中美设计观念的差异,很多合同图纸达不到实际施工的要求,并且随着施工生产任务的推进,图纸随时都在变更。据不完全统计,总承包公司承建部分的迪士尼乐园项目总图纸量超过10万张。
图纸到实物的过程更是不易。举例来说,上海迪士尼乐园主入口与花园工程包含22栋单体,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主体结构为钢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它们构成了这22栋建筑的“骨骼”和“血肉”。而“主题雕刻抹灰”等“建筑魔法”的应用,则为22栋建筑“量身定制”出145套华丽“外衣”,将动画片中的梦幻空间搬进了现实。
王栋说,“主题雕刻抹灰”是一种装饰性砂浆抹灰技术,在建筑外立面安装不锈钢收边条和钢丝网,分层喷涂砂浆,再进行人工雕刻塑型和上色、做旧处理,实现仿石、仿砖、仿木、仿金属等效果。“这项技术在每一幅外立面的应用,都要经过基层清理、钢丝网片安装、抹灰、雕刻、上色、做旧等近20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由匠人们手工完成。”
“创新”解开G20峰会主会场项目难题
随着G20峰会的举行,由总承包公司承建的G20峰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惊艳亮相,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占地19万平方米,南邻七甲河,西距钱塘江800米,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单体建筑。
“体量大,不仅意味着更多人力、物力的投入,还需要整个管理思路、施工方法作出相应改变。”早在开工之初,项目经理张晓勇就预料到这一超级工程带来的难题。
难度也意味着高度,而解开难题的钥匙就是创新。开工伊始,总承包工匠们就根据技术难点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成立了项目科技开发小组,聘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工王玉岭主持“王玉岭鲁班工程创新工作室”,开设“鲁班课堂”,进行鲁班奖技术培训。同时,还开办农民工学校,培养工匠精神,提高工匠技能。
项目以“王玉岭鲁班工程创新工作室”为主体,围绕科技立项计划组织攻关活动,优化取消了混凝土施工中的“后浇带”,引进“跳仓法”等先进技术,彻底抑制了超大面积底板混凝土裂缝通病。
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对工程钢结构体系建模,形成三维模型,在电脑上进行虚拟拼装;总钢构件6万余件,通过对每个构件进行定位编号,工厂按照编号生产加工,再运送到施工现场组装。施工过程中,采用10台轨道式可移动塔吊进行吊运安装,并在钢构件上安装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到手机和电脑,以便随时监测钢结构体系稳定情况。
通过这些方法,项目团队最终完成了从18米到72米管桁架的安装,用最重达每平方米2.8吨的钢构件“织”成了长300多米的飘逸彩带,以及重达1197吨的飘带网架。“城市客厅”为球面直径达60米、高度42米的半球型“穹顶”建筑,钢结构的吊装、玻璃幕墙的安装……这些,都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如今,置身其中,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现代版鲁班”助力最大“四叶草”落地
当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降,从高空俯瞰大地,便能看到一组巨大的银色“四叶草”建筑,这就是全球最大的会展综合体——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同样地,它也出自总承包的匠人之手。
回忆3年前该项目开工之初,项目部面临着诸多“先天不足”:工期紧,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体量大,这是世界最大展馆;周边环境复杂,紧邻地铁,施工组织难度大;土建、钢结构、幕墙、屋面、机电安装、内装饰等界面相互关系复杂,总协调难度较大;此外,还面临着夏季酷暑、夏季台风等的考验。
先天不足,后天来补。上海市劳模、时任公司副总经理的沈健临危受命,毅然挑起了执行经理的重任,他“拼命三郎”的精神很快使不利形势得到扭转,给项目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为了克服前期缺水缺电的困难,项目部主动向闵行区政府申请水电,在对外协调中自力更生。项目地处内部,道路不通,施工员就在一边负责生产的同时,一边去协调交通,有时为了混凝土的顺利运输,甚至要提前一天去寻找进出的道路。尽管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项目部并没有放弃,而是凭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和信心,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与此同时,依托“沈健劳模创新工作室”,这群工匠们还展开了技术攻关,采用分仓递推流水施工、新型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技术以及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技术等攻克了一个个难题。
最终,该项目在上海市优质结构验收中,50万平方米创优面积一次性验收通过。2015年,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荣获中国建筑业最高质量奖“鲁班奖”。
一个个建筑史上奇迹的实现,凝聚着总承包工匠们的专注、专一,凝聚着总承包工匠们的精业、敬业,更凝聚着总承包工匠们的创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