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面世界”
2017-01-17
缤纷“面世界”
小记者报道
前不久,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面塑老人”李烈光在旧州小学上了一堂面塑课,各色面团在李爷爷手中化作了栩栩如生的孔雀。心灵手巧的小记者们把色彩各异的面泥变成了一个个神气活现的小动物,一张张形态各异的京剧脸谱、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快和我们一起走进面塑的缤纷世界吧!
蓝、白、绿等面团在十指中揉、搓、拈、压、贴、拍,一只翎毛精美的孔雀就成啦
宜宾面塑可不简单,先要学好理论知识
原来是这样捏成型的
李爷爷教我们搓面团
记录“酒都”宜宾酿酒技艺的传奇面塑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堂面塑课,老师教我们做兔子。首先,我们把白色面团搓成锥形。搓好之后,把锥尖卷进去,用剪刀剪开就成了兔子的“耳朵”,在另一头剪出四条“腿”,配以简单造型,加上红色“眼睛”和“萝卜”,一只兔子就制作出来啦。学习面塑技艺既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我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小小的贡献。
小记者:刘明静
★面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开始我们都不了解,通过简单的学习后,我们了解了这门艺术,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教我们上色,用自己调配的彩色面团塑形,经过揉、搓、压等各个环节后,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面塑便出现在眼前。我们爱上了这种指尖上的艺术。
小记者:陆美君
★我很开心,通过四年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本领,我已经会用面泥捏出花草、动物、人物等造型。我们学校为传承面塑技艺设立了专门的工作坊,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好评,作为旧州小学的一名学生,我感到骄傲、自豪。
小记者:刘家铭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旧州小学校/供稿 指导老师:牟亚莉)
面塑课堂小知识
面塑艺术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塑造各种形象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它以糯米面为主料,将面团调成不同色彩后,经过反复地捏、搓、揉、压等,用拨指、滚珠、剪刀、梳子等工具进行切、按、划,精细繁杂的制作过程使面塑得以呈现多样又栩栩如生的形态。
辣椒、茄子和蚕豆,难辨真假
咦,趴在枝干上的昆虫是不是真的?
看,螳螂正准备一跃而起
作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宜宾面塑经历了百年的历史,以其传神、夸张、简练的艺术特性和独特的上色、烫面配方和技法,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中的“天府奇葩”。这样独树一帜的宜宾面塑,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❶和面:将面粉和糯米加水调和后,添加一些中药材,达到防腐、防裂的效果。
❷蒸面:把面浆装入蒸笼蒸熟。
❸揉面:把蒸好的散面揉成团,让面团表面光滑,拉一拉,有柔韧感。
❹上色:取一小块面团,压成薄片,抹上染料或食用色素,再拧成麻花状,反复揉捏,让颜色分散均匀。
❺塑形:巧手加上巧工具,面塑更精致。用这些塑形工具,五彩缤纷的面泥就能完成“大变身”啦!
白乳胶:粘接面塑与底座。
拨指:塑型的一种工具,用于切花纹和挑眉眼等。
梳子:压面塑人物的衣服片、薄片、花瓣,搓圆条、细条,或者切割面片等。
剪刀:制作人物时剪头发、衣服片、手指和脚趾等。
滚珠:圆棒形状,在面塑时用于人物、卡通的开脸,压出眼窝、袖口、山石,以及人物、动物的肌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