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宇:做大做强中国农业 企业家义不容辞
2017-01-17张红宇
张红宇:做大做强中国农业 企业家义不容辞
建设与中国大国匹配相称的强势农业,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 张红宇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三五”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关键时期,我认为做大做强中国的农业,各位企业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农业具有强势产业特征
从全球农业发展史看,传统农业具有弱势产业特征。但最近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的快速成长,农业的产业特征开始不断改变,强势农业已经在全球形成了基本趋势。从全球各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来看,无论是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亦或是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农业无一不表现出强势产业的基本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劳动生产效率高。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农业国家,每年提供给全球的粮食总量大约是3.5亿—4亿吨,美国的人口总量是3.2亿,人均占1200公斤。事实上,美国的农业从业人员一年生产的谷物达到140吨,也就是28万斤。在欧洲的资源小国丹麦和荷兰,农业同样表现出强势产业的特征。丹麦有500万人,每年出栏生猪2500万头,出栏牛1000万头,也就说每年丹麦生产的农产品可以满足全国人消费3年。荷兰的农业从业人员大约只占全国人口的2%,但是荷兰农业创造的增加值是4%。以色列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大约是2%,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7.5%。
二、农业组织化程度高。最近这些年,农业越来越集中化、专业化。从美国来看,20世纪30年代家庭农场有630万家,2014年家庭农场减少到140万家,虽然家庭农场的数目在减少,但是规模却在不断地扩张。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个家庭农场拥有的耕地规模大约是60公顷至70公顷,2014年平均规模则达到180公顷。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劳动生产效率还是非常高的,组织化也非常高。丹麦在20世纪90年代,谷物和奶类合作社有1073家,2015年只剩下了20家,但这20家合作社生产的谷物和奶制品大约占丹麦全部需求的80%以上。
三、出口竞争力强。这些国家无一不表现出强大的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美国每年出口的大豆、玉米和棉花分别占全球同类出口量的39%、36%和32%。巴西一个国家出口的大豆占全球大豆出口量的40%,第二位的美国占了39%左右。美国2015年出口的农产品大约1400亿美元,是世界第一。排名世界第二的荷兰,2015年农产品出口创汇824亿美元。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出口国,2015年进出口农产品1876亿美元。但是我们进口了多少?1169亿美元,出口只有707亿美元,而丹麦出口了828亿美元,荷兰也有824亿美元。这些国家在农产品出口创汇方面无一不表现出强势产业的特征。
由此我有一个基本判断,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的弱势产业基本特征越来越被强势产业基本特征所替代。我们讲一个国家的强势不仅仅表现在它的科技,不仅仅表现在它的非农产业,甚至不仅仅表现在所谓政治或者经济总量为大,而同样表现在农业的强势产业特征。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强势特征已经越来越凸显。
从中国来看,很多人一直以为中国的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但是我最近对这个看法越来越持审慎态度,我以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强势产业的基本特征,或者说已经有了一个夯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中国农业具有足够强大的总量特征。其一,2015年我国粮食总量12429亿斤,6.21亿吨,排名世界第一;其二,2015年豆类农产品8625万吨,也是世界第一;其三,2015年我国生产的水产品,特别是养殖类水产品达到6699万吨,同样是世界第一。从人均的角度来看,我国人均粮食占有水平450公斤,人均肉类占有水平64公斤,人均水产品占有水平47公斤,都分别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优势不在资源性农产品,表现在园艺农产品和养殖产品,特别是养殖水产品。2015年水产品出口创汇220亿美元,其中主要就是养殖类的水产品,例如对虾、蚌类。蔬菜2015年创汇122亿美元,茶叶、梨、苹果在世界出口方面都有极强的竞争力。换句话说,原始农作物在出口方面有绝对的竞争力。从长远来看,怎么样让园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扩大到资源性农产品上、怎么样提升资源性农产品的发展,是一个发展的重点。
二、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具有庞大的绝对总量需求。目前,中国还处于人口净增长阶段。如何满足净增长人口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绝对总量需求?同时怎么样满足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对农产品不断增加的多样化、高端化、品牌化、差异化的需求?这为我们的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三、中国的农业最近这些年表现出极强的成长性。农业是传统产业,但农业在中国这些年却表现出新兴产业的基础特征。2015年中国农业增长值超过6万亿元,占整个GDP总量的9%。但是中国农业劳动力仍然占全部劳动力的28%,表面上看就是三个农民生产的产值相当于一个城镇人,这也是城乡收入差距达到1∶2.73的根本原因之一。但是,在10年前的2006年,中国的一二三次产业劳动生产效率是1∶7∶4,换句话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仅仅相当于第二产业工业的1/7,是第三产业的1/4,但这个数据到2015年变为了1∶4∶3。也就是说,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这些年呈快速增长之势。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农业极具成长性。
中国农业极具成长性还表现在全社会对农业投资的热情不减。2016年的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第一产业的增长率达到22%以上,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6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就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约只有8%—9%,而农业的投资增速是22%以上。其中民间资本投入到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8.6%,高于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即民间资本投入到全部产业的固定资产只增长2%,而且主要集中在农业投资领域,增速达18.6%。
四、中国农业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年一直在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业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5年习总书记在吉林省调研时又提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忽视农业、忘掉农民、淡漠农村。
2016年4月25日,习总书记在视察小岗村后组织召开的深化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又鲜明地提出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农村经济;坚定不移地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发展。习总书记讲“强、富、美”“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农业、农村、农域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我们实现“十三五”发展纲要的一个基础,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基础。
所以,我们要把握大势,这个大势就是中国农业一定要成为强势农业。
发挥企业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建设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强势农业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事实上,按照“十三五”规划,我们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走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怎么样实现“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我以为,需要政府的努力,需要各位企业家的努力。
从企业家这个角度来看,有三个方面需要把握:
第一,要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什么叫明确的发展目标?如果说发展阶段三年、五年,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长性的目标。在近期的目标,中国农业的基本目标是使我们的农业现代化跟上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的节拍,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如果从长期的目标来看,中国农业不仅应该成为全球农产品生产大国,而且应该成为全世界响当当的农产品强势农业大国。我们要不断减少中国对全球农产品对外依存度,减少依存度就是说能够自给自足。到了中期阶段,我们能够实现这样的平衡,到了更长远的目标,就是我国农业要以某些农产品为突破,使整体农产品在全球具有竞争力。
第二,对企业来讲,要在三大体系建设中发挥我们独到的作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产业体系方面各位企业家能做什么?基本的农产品数量满足不是企业的职责所在,数量满足要依靠数以亿计的、分散的农户家庭,特别是这些年不断成长的家庭农场、合作社。但是产业体系是什么概念?是从横向的角度不断拓展农业的外延。传统农业农林牧渔这四大产业,如果聚焦的是物质性的,农产品、林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的话,下一步从横向的角度来看,是不是有旅游休闲、生态文明保护、包括文化传承等这类非物质性生产的从外延拓展产业体系的边界。这些新产业、新业态靠谁做?靠的就是各位企业家。
“互联网+”是一个时代的话题,也是各位企业家应该着力的一个基本方式。从生产体系来讲,企业家需要做的工作更多,或者说在生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企业家的用武之地更加广阔。我们讲生产体系是从纵向的角度深化农业的内涵。所谓的生产体系就是要构建打造农业的全产业链,提升农业的价值链,实现农业的供给链,拓展农业的生态链。什么叫做产业链?所谓的全产业链条就是“从田间到餐桌”。伊利是生产企业,首先是着眼于第一产业,然后进行加工成为加工企业,再向生产领域建基地,向后沿做品牌塑造,做自己的专营店。中粮集团是典型的商贸企业,属于第三产业,但中粮集团这些年不断地建生产基地,不断地从事加工产业,已经成为全球一二三产业结合的重要巨头企业。又比如北大荒,最早是做产品的,现在加工产品、卖产品,这都叫全产业链的打造。
从价值链的塑造来讲,更离不开各位企业家。简单地从种到收是难以致富的,但是在“从田间到餐桌”产业链不断拓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品牌塑造、营销阶段、加工阶段、冷链设施运输阶段,企业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
我在四川调研过很多农民合作社和企业。以韭黄为例,尽管都是有机作物,但同样的产地、耕作技术,同样的不施化肥和农药,老百姓卖韭黄每斤是10元。但同样的产品如果由企业来做,按照企业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包装,每斤韭黄就可以卖到60元。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农业的价值链是不断延长的。我曾经考察过联想集团,联想在四川生产猕猴桃,仅仅是经过联想佳沃的品牌塑造,其猕猴桃的价值就远远高出当地同类产品的一倍,这就是典型的价值链的延伸。
要打造供给力。农产品生产是典型的季节性生产、季节性消费,但在这些年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农产品生产的时空分布是完全可以打破的。比如联想集团在南美的智利建基地,在南半球的新西兰建猕猴桃基地。从时间分布和地理概念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位于南半球的国家正好和中国生产错了半年的季节时差,这半年的季节时差从成本的角度讲,既能满足全年的均衡供给,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相应的储藏成本也得到了大大的降低。
拓展生态链。中国下一步的农业发展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性的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生产方面,还会越来越多地表现在绿色产品方面。这种绿色产品一次性投资大,回报低。比如说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草,有志于做这方面产业的企业,从长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来看,一定是有所作为的。
第三,塑造建设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到今天,确确实实已经呈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例如,2015年底全国平均规模200亩的家庭农场有87.7万家,有153万家各种各样的合作社。 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10月全国合作社达到173万家,各种各样的龙头企业有12万家,其中国家级的龙头企业1245家。
那么,在多元化的农业新兴经营主体中,农业企业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引领作用?
我认为,在多元化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定位是不一样的。保证数量生产要靠家庭农场、合作社;要实现农民共享、增加农民收入靠合作社、农业企业;但真正要塑造农产品的高端化、品牌化、差异化,在座的企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背景之下,在塑造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方面,农业企业要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这种示范表现在如何使生产更好地满足需要和怎样更加透彻地理解消费导向上。
政府应完善政策稳定企业预期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建设强势农业,塑造与中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强势农业,促进农业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也是非常强大的。我认为这个作用表现在三个大方面:
一、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要义。我在成都调研时专门问了很多企业家,知不知道三权分置的理论?三权分置的理论对你们有什么样实际的意义?他们说,现在企业无论是出让土地,还是在土地上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或者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更加放心了,因为经营权完整了。按照三权分置的要义来讲,严格保护承包权,加快放活经营权。经营权越来越成为一种承包权派生出来的独立权益,我们有了独立权益,我们发展事业当然就有了稳定的预期。所以,政府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有稳定的预期。
二、培养造就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和一大批成长性的职业化农民。随着三权分置要义的不断实践,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兴经营主体,将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留在农业内部的人会越来越少,但留下的人一定是愿意从事农业的新型农民。
另外,前不久国务院刚刚发布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样吸纳有一定技能、有一定资本积累的有志于农业的农民回归?将来农业的身份特征要越来越淡化,甚至剥离。将来农民职业特征要越来越凸显,农业要成为一职难求的产业。
三、政府一定要帮助企业家在发展现代农业时适应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企业的诉求是什么。我询问过很多农业企业,他们缺人才、缺用电用水的政策、缺补贴政策,但林林总总反映更多的还是缺乏与农业相适应的金融保险政策。现在农业的金融需求不像过去金额小、短期借贷,现在动辄百万、千万的额度。过去仅仅是信贷需求,现在又有了保险需求,还有期货需求、证券需求等这一类金融衍生品的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过去的金融需求可能就是实体金融,现在能不能有一个线上线下“互联网+”的需求?满足这一类的需求是我们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农业企业家的特殊责任
什么叫企业家的责任?企业家是关键少数,理应有所作为。
一、企业家要有理念,要有抱负。在座的各位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一定有中国梦的抱负,企业家除了要有中国梦抱负还要有企业家抱负。什么叫企业家抱负,现在是全县第一,明天应该是全市第一,后天应该是全省第一,大后天应该是全国第一,再往前走能不能成为世界第一?企业一定要有这种梦想。
习总书记提出的打造企业家精神。什么叫企业家精神?永不满足,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实现完美。这叫企业家精神。正是有了这种企业家精神,我们很多的大型农业企业才能从小企业起步不断发展壮大。
我调研了联想集团、温氏集团、新希望集团。新希望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刚刚起步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公司,2015年已经成为世界五大饲料制造商之一,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设了600多个分公司。
温氏集团在本世纪初还是很小的一个企业,但是温氏集团2015年上市市值2000亿元。温氏集团只做两个产品:生猪、禽蛋。生猪占其整个产业的60%,去年出栏的生猪1535万头。丹麦一个国家每年的生猪出栏量是2500万头,温氏集团一家企业的生猪出栏量就超过丹麦一半以上。换句话说,两个温氏就能够替代丹麦整个国家的生猪产量。企业家就应该有这样的理想和抱负。
二、要有远见。所有的企业家应该是政治家,你要洞察中国的国情、农情,你要了解产业以及这个行业在全国处于什么位置,在全球处于什么位置。你要有客观思维,要有很准确的判断能力,审时度势。
你要是一个经济学家,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你对企业所有生态环境了如指掌,懂得算好企业的一本账。你要具有工匠精神,农业企业家一定要有工匠精神。中国企业很难做到百年老店,这其中有文化因素,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也有我们对某一个产业马马虎虎,有钱赚就可以的思想因素。如果真的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做长久,一定得有工匠精神。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有品牌,一个劲儿做到底。
三、农业企业家们要有责任心。农业企业和一般企业最大区别是,一般企业做大做强,做到本行业的第一位,这是企业成功的标志。农业企业除了这个标志以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要服务农业、联系农民。国家级1245家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平均联系农民每一个达到5万户,你赚钱的过程中,背后一大批农民也跟着发家致富,你挣一万,让老百姓挣一千、两千。
在这个要求之下,第一,农业企业要与农民群众形成紧密的联系机制。发展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还有一个共享理念,共享理念体现在什么地方?就体现在企业和农民这个联系链条上。20年前订单农业可以独步天下,现在虽然订单农业仍是主流,但是有没有可能实现股份合作?农民的土地经营权,老板出资本,技术人员出技术,我们还可以发展混合经济、股份经济。
第二,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户的收入增长,贫困地区的农业企业要帮助农民致富增收和脱贫。脱贫靠一般的主体可以做,但是农业里边的产业扶贫很大层面上需要靠各位企业家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农业企业还要致力于绿色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靠各位企业家顺应国家的要求,为全中国人民提供福祉。就像习总书记提出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谁去打造这种绿色产业?靠农民当然可以,但是应该把希望寄托在企业家们身上。
所以,建设与中国大国匹配相称的强势农业,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只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效益合而为一,我们的中国梦才能够真正实现,各位的企业家梦才可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