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产城融合增活力
2017-01-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要在城市落得住,关键是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
为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要求,坚持以产兴城、依城促产,强化城市产业支撑,繁荣城市经济。通过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吸引要素集聚,拓展产业发展平台, 使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相互促进。
链条集聚 转型崛起
全省106个县市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充分发挥本地资源、技术、人才等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重点引进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集聚群,延伸产业链条,完善配套产业,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促进城市就业、支撑城市发展。
禹州市是传统资源型城市,前些年因为“资源之困”,城市缺乏发展动力,难以集聚优势产业和人才,转型发展的任务特别重,必须找到新的产业点来作为一个城市发展新的引擎。
为给禹州城市发展找到新动能,禹州市确定了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引进社会资本40亿元,建设中原云都大数据云计算中心,为众多信息科技企业建好了快速奔跑的“高速公路”,吸引相关要素有效集聚。6月17日,大数据产业智汇街区一期项目建成投产,1个院士工作站,19个亿元以上国内知名互联网关联企业和项目在这里落户。
南阳这座被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提起了精气神的城市,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吸引着一大批高新技术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项目来此扎根,引发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交融、同频共振的“蝴蝶效应”。南阳市按照“市有千亿产业集群、县有百亿产业集群”的目标和“一县一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原则,加快集群培育,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壮大工程,市级重点打造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三个千亿级产业,县域重点打造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主业突出、错位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集群品牌。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推进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示范园区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力。强力推动服务业提速升级,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打造豫鄂陕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高地;培育壮大生活性服务业,建设豫鄂陕地区特色消费中心;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增强跨区域商贸集散辐射能力,为南阳转型跨越发展提供载体和支撑。
以产兴城 以城促产
城市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内容。只有将不同方面统筹考虑、一体推进,才能建设好现代城市。坚持“产城人融合”理念,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促进城市发展良性循环。
以产兴城,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城因产兴,一个好的产业能影响一座城市的未来。河南省坚持把产业作为立城之基、兴城之本,制定完善产业发展引导规划,设立主导产业引导基金,做活做优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现代高端服务业,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为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供基本条件。在招商引资方面,通过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实现横向做大、纵向拉长,促进生产规模由小变大、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企业关联由散到聚;坚持外资内资并重,突出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招商,突出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和改善城市面貌的地块招商。
以城促产,注重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匹配。在强调以产兴城的同时,还必须注重以城促产。如果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产业发展就会失去基本依托。坚持产城联动,努力使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城市与产业在空间上浑然一体、在布局上功能互补、在作用上相辅相成。按照“强配套、优功能、兴商机、聚人气”的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以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服务,形成吸引企业入驻、吸引人才入城、吸引资金入市的“磁石”效应。同时,大力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提升我省县级制造业水平和集中度,把传统产业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先进制造业,支撑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稳定有序地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