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

2017-01-17吴晓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腹腔镜

吴晓阳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400)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

吴晓阳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40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行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38例),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包括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胃穿孔修补术;腹腔镜;优质护理

急性胃穿孔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情危重的特点,常需进行紧急手术治疗。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身体损伤小的优点,已逐步取代开腹手术[1]。在现代化医学模式下,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外,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此,笔者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行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现将所得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76例,入选患者均经胸部X线及腹部穿刺确诊。按入院顺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5~68岁,平均(41.2±2.3)岁;胃溃疡穿孔20例,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18例。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6~68岁,平均(42.6±2.4)岁;胃溃疡穿孔21例,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17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存在可比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对照组在围手术期中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方法、手术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术前做好常规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心电图及药敏试验等;使用胃管持续负压引流,并遵医嘱适当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准备手术中需要的腹腔镜器械,如单极电凝器、长分离钳、抓钳、吸引器、持针器等,并仔细检查仪器和器械性能是否良好;做好手术区皮肤准备工作,剔除整个腹部直至会阴部的毛发,术前使用松节油对脐孔进行清洁,减少术口感染;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尿管、胃管等;术后做好饮食护理,术后肛门排气及胃管拔出后,可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禁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包括:①心理护理:因患者对住院环境的陌生以及病情引起的剧烈腹痛,患者极易产生恐惧、焦虑、不安情绪,加上患者对腹腔镜手术方式的不了解,患者对手术心存疑虑。此时护理人员采用和蔼、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及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详细向患者解释腹腔镜手术的方式、优越性及术后配合和康复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手术方法有一定了解,可提高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②术后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温湿度适宜,温度控制在24 ℃左右,湿度控制在50%~60%[2]。麻醉苏醒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保持半卧位,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卧位方式和方向的交替时间,保持患者呼吸通畅,防止膈下脓肿,减轻腹部切口张力,从而缓解腹部疼痛;留置胃管并不能减轻胃肠道压力,反而会刺激咽喉部,易引起患者不适;尿管在术后24 h后即可拔除,可减少泌尿系统感染。③疼痛护理:术后疼痛会引起患者精神紧张及烦躁不安,会增加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疼痛轻的特点,一般无需特别处理,对痛阈较低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认真倾听患者诉苦,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必要情况下采取音乐疗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可缓解疼痛[3]。④早期下床活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功能锻炼方案,积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注重运动强度适宜,从而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包括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对其进行统计对比,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详细统计记录本组所得数据结果,计量资料如组间手术效果的比较采取检验,单位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如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采取χ2检验,单位以(%)表达,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水准,当检验结果显示P<0.05时,则代表组间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有1例穿刺口感染,1例穿刺口渗出,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有2例腹腔镜、3例穿刺口感染、3例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0.9119,P=0.0009)。

3 讨 论

急性胃穿孔是临床消化科常见急诊之一,是指由腹部外伤或胃内异常引起活动期胃溃疡组织向深部侵蚀,穿破浆膜的结果,主要以腹部剧烈疼痛症状为主,且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有研究表明,急性胃穿孔占溃疡住院治疗总人数的25%~30%[4]。临床一般对小穿孔、单纯性溃疡穿孔、无严重感染及休克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而大多数需采取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抢救患者的生命。手术治疗比较可靠,其中单纯穿孔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但大部分溃疡会复发[5]。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胃穿孔修补因其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对患者组织器官影响小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现代医学模式下,除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外,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优质的护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手术前准备工作、术后病情观察、术后胃管尿管护理以及术后饮食护理等。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无法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若患者胃管、尿管长时间留置,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优质护理通过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疼痛护理等,其中,心理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患者对手术方法的不了解,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极易产生焦虑、不安情绪,此时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顾虑,可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 石玉兰.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期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14):230-231.

[2] 熊小兰.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72例护理干预探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2(4):328-329.

[3] 王晓颖.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 (21):118.

[4] 姬敏,陈阳静.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4,16(11):1746 -1747.

[5] 杨又专.PDCA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58-59.

R473.6

B

1671-8194(2017)08-0261-02

猜你喜欢

胃穿孔修补术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对胃溃疡并发胃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分析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