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青年卒中患者的抑郁心理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2017-01-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护理人员心理

叶 兰

(辽宁省辽阳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护理干预对青年卒中患者的抑郁心理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叶 兰

(辽宁省辽阳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对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在青年卒中患者的抑郁心理及自理能力方面的影响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88例青年卒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其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44)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n=44)对患者抑郁心理和自理心理能力的影响展开探讨。结果从抑郁心理方面分析,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分析,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青年卒中患者,在治疗的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对保障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有显著的意义。

护理干预;青年卒中;抑郁心理;自理能力

青年卒中属于临床上发作较高且逐渐趋于年轻化的神经系统疾病,据大量医学资料统计:青年卒中的发病占全部卒中的13.44%,且男性略高于女性,该病的发病率可能与居住环境,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联性,病情发作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亦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1]。因此,临床上一致认为,在治疗期间,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关键,就当下实施较为满意的护理措施来看,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更为突出,在下文中,笔者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青年卒中患者的病历进行研究,就此展开实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88例青年卒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其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44)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n=44),其中对照组中,女性有23例,男性有21例,患者年龄是35~50岁,年龄中位数是(41.2±3.5)岁,观察组中,女性有20例,男性有24例,患者年龄是33~55岁,年龄中位数是(42.1±3.2)岁,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基本资料对比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价值。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即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护理等,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

1.2.2 观察组:观察组实施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①心理干预:绝大多数青年卒中患者均存在严重的恐惧、不安、抑郁、焦虑等诸多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主动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消除或者是缓解不良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将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医院的规章制度为患者进行耐心讲解,多为患者讲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从而积极面对医师的治疗。②健康宣教:青年卒中发病率的地区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对神经系统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护理人员在健康宣教期间,切实结合患者的自身特点,对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帮助患者走出认知误区,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并谨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2]。③神经功能恢复护理:针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人员应先对肢体功能障碍程度评估,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指导正确锻炼方法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切忌操之过急,以不引起疲劳为度,循序渐近,幅度由小至大,持之以恒,2~3次/天,20~30分/次;针对语言障碍患者,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说话,纠正发音,对话适当缓慢,指导做口腔操。此外还需要对患者实施日常生活功能训练:需在每日生活起居中贯穿,如移动、吃饭、洗漱、穿衣等,鼓励用患手,训练精细活动[3]。④饮食干预: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出相应的饮食计划,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低热量、低脂、高纤维、低糖、低盐的食物,另外,在用餐时,选择易消化、温热、不含刺激性的食物,但为促进治疗效果,建议尽量饮食流质性食物,同时维持正常作息[4]。

1.3 评价指标。神经功能:应用HAMD量表评定;分值越低,效果越理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分值越高,效果越理想。

1.4 统计学处理:文中涉及数据均在SPSS20.0专用软件中输入,组间计量数据采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不具备任何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44例患者HAMD评分(25.36±5.24);观察组44例患者HAMD评分(16.26± 4.11)。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用t检验后,证明(P<0.05)。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对比分析,对照组44例患者Barthel(55.14±5.31);观察组44例患者Barthel(66.28± 4.10)。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用t检验后,证明(P<0.05)。

3 讨 论

医学上,Bendixen等(2001)对1606例青年卒中的主要病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35岁的青年卒中者,其病因多为动脉夹层分离、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心源性栓塞和高凝状态,其病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为主要特征,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然而在为患者治疗期间,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也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抑郁等不良状态,而且对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也有积极的影响。本次实验研究中,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从心理、健康宣教、神经功能恢复护理及饮食方面具体进行,效果显著,且对于保障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显著的意义,值得在临床神经内科大力普及[5]。总体来说,在护理过程中,心理疏导是一切护理措施的基础,只有切实落实好心理疏导,及时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并结合其他综合干预,方能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加快机体各项功能的恢复。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青年卒中病例,在HAMD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Barthel指数,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幅度更高(P<0.05)。

综上,针对青年卒中患者,在治疗的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相比其他护理干预措施来说,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对保障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有显著的意义。

[1] 袁兰萍.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3):39-41.

[2] 金博,张悦,胡娟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系统评价[J].甘肃科技,2015,31(2):136-140.

[3] 赵钰.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24(4):1963-1964.

[4] 魏頔,闫涛.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24(6):33-34.

[5] 迟星云,朱晓莉,宋伟.延伸康复护理对 脑卒中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2):92-94.

R473.74

B

1671-8194(2017)08-0246-02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护理人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心理小测试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心理感受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