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肢软组织肿瘤行多层螺旋CT与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17-01-17张艳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四肢螺旋病理

张艳平

(辽宁省抚顺市矿务局总医院CT室,辽宁 抚顺 113008)

四肢软组织肿瘤行多层螺旋CT与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张艳平

(辽宁省抚顺市矿务局总医院CT室,辽宁 抚顺 113008)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肿瘤行多层螺旋CT与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8例原发性四肢软组织肿瘤,所有患者均予以多层螺旋CT与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行CT检查时主要对各类型肿瘤的CT值进行比较。MRI检查时,扩散敏感因子选取0、500 s/m2,比较肌肉组织和良、恶性肿瘤的表观扩散系数的差异。结果CT检查有90例与病理相符,MRI有174例相符;MRI检测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CT。结论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测四肢软组织肿瘤的水平明显高于CT,其结果与病理相符度更高。

MRI扩散加权成像;多层螺旋CT;四肢软组织肿瘤

四肢软组织肿瘤主要起源于间叶组织,近些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治疗前对肿瘤的良恶性质以及肿瘤的范围进行评价显得尤为必要[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08例四肢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四肢软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08例四肢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患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肿瘤组织。其中良性肿瘤136例;恶性肿瘤7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多层螺旋CT与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

1.2 影像学方法

1.2.1 CT方法:患者采用仰卧位扫描,平扫采用GELightspeed4层CT机,增强采用GELightspeed16层CT机。扫描参数120 kV,层厚10 mm,矩阵512×512,125~150 mA。

1.2.2 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设备为GE1.5TSIGNAEXCITEII MRI扫描仪,所有检查序列都采用相控阵表面线圈,行同层面的DWI和T1WI、T2WI检查。DWI序列应用自旋平面回波技术,横断面、矢状和冠状成像,成像参数为:层间距=1 mm,层厚=5 mm,矩阵=128 ×128,FOV=220~320 mm,TE=45 msec,TR=6000 msec,扩散敏感系数取0、500 s/mm2,序列采集时间为48 s。通过处理软件Functool2对DWI图像进行分析。选择病变范围内最大以及病变实质最大层面的感兴趣区,将感兴趣区的ADC平均值作为ADC值,尽量避开肿瘤坏死、出血、钙化和瘢痕的区域。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多层螺旋CT结果:CT检查结果中90例与病理结果相符,118例与病理结果不相符。

2.2 MRI扩散加权成像结果:MRI检查结果中与174例病理结果相符,34例与病理检查结果不相符。

2.3 CT和MRI对四肢软组织肿瘤诊断水平比较:MRI检测结果准确率高于CT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多层螺旋CT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在四肢软组织肿瘤中应用CT平扫,可发现大部分肿瘤的范围及位置,且CT能清楚显示骨膜反应、皮质侵袭作用软以及钙化、骨化组织等。由于CT的密度分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比较高,因此其对位于皮下组织、皮肤、血管、肌间隙、关节囊或神经等部位的肿瘤能较清晰的显示出来,同时还能显示出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2]。在本研究中,CT对所有病例均获得比较清晰的定位。CT主要依赖CT值对肿瘤进行定性,但是很多软组织肿瘤由于缺乏CT值特异性,因此如果单单靠CT诊断定性是不可行的。本研究中,由于脂肪瘤的组成成分比较单一,CT值为-120~-80 Hu,因此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特异性;囊肿样病变多为水样密度,并且还有完整的包膜,清晰的边界,CT一般能明确诊断;而脂肪肉瘤由于分化程度不一致,如果分化较差则呈混杂密度,较难诊断。

3.2 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MRI能在任意平面成像,且其对软组织的分辨率也比较高,因此能清楚的显示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扩散加权成像是指通过组织水分子的扩散,对不同细胞组织密度进行反映,包括低细胞密度的坏死组织和高细胞密度的脂肪组织。脂肪瘤的特点是短T1长T2信号;血管瘤的特点是特征性血管流空信号改变;囊肿呈长T1、长T2信号;滑膜肉瘤在T1WI的信号相等或稍高于周围肌肉信号,在T2WI的信号与“三重信号征”(纤维组织稍低信号、脂肪信号中等信号、液体高信号)类似。

近几年,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主要用于鉴别诊断软组织肿瘤良、恶性肿瘤。在MRI扩散加权成像中,血肿与脂肪类的肿瘤信号独特,含有黏液样变、软骨性样变以及囊性样变的肿瘤ADC明显升高。有研究发现,良、恶性肿瘤的MRI扩散系数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中,恶性肿瘤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结果表明ADC值能通过对肿瘤组织水分子的扩散程度判断来评价细胞密度的大小,从而进一步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开瘢痕、坏死、钙化、出血等成分不均质的区域,防止造成误差。

[1] 刘志霞,全冠民,耿左军.四肢软组织肿瘤CT与MRI诊断[J].河北医药,2009,34(17):2222-2223.

[2] 胡玮.CT和MRI在四肢软组织肿瘤中的检出率及影像特点[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5(21):2985-2986.

R739.96;R445

B

1671-8194(2017)08-0129-01

猜你喜欢

四肢螺旋病理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跟踪导练(四)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