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100例临床探讨

2017-01-17马慧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支原体住院小儿

马慧娟

(冠县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冠县 25250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100例临床探讨

马慧娟

(冠县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冠县 252500)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主要肺外表现。方法选取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照患儿是否合并肺外并发症分组,观察组(n=47)患儿合并肺外并发症,对照组(n=53)患儿未合并肺外并发症,对2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总结临床诊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肺外并发症主要为消化系统损伤24例,泌尿系统损伤12例,心血管系统损伤5例,神经系统损伤3例,皮肤黏膜损伤13例;观察组患儿高热、肺不张、大片状阴影发病率分别为31.91%、27.66%、48.94%,高于对照组(5.66%、3.77%、9.43%),2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52±1.32)d、(6.89±1.56)d、(11.39±3.07)d,均高于对照组,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并发症,可导致多系统受到损伤,可加重患儿病情,增加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

肺外并发症;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小儿肺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若合并支原体感染,则可加重呼吸道反应。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后,可对多个器官与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增加诊疗风险的同时,对患儿预后的不利影响也比较大。本研究主要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外并发症情况,为此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9月100例就诊患儿进行分析,现做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就诊资料,所选病例均满足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诊疗标准[1-2]。根据患儿是否合并肺外并发症进行分组,即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53)。其中,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年龄(5.82 ±1.24)岁,本组患儿均合并不同程度咳嗽、发热症状。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年龄(5.63±1.28)岁。2组患儿家属对临床相关治疗情况知情同意,且本研究满足伦理委员会相关标准。2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本组患儿均通过实验室血清检查及X线诊断方法确诊,病情明确,排除病例主要标准:①合并先天性严重疾病者;②合并肝肾功能、心肺功能严重损伤者;③多种原因致无法配合临床诊疗工作或治疗中断者;④无陪护家属及法定监护人者。

1.3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患儿合并肺外并发症情况。对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表现进行了解,同时对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关注。

1.4 评价指标:对观察组患儿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做好详细记录。与此同时,比较2组患儿高热、肺不张、大片状阴影发病情况,并对比2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进行相应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有效治疗[1]。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就成为了几乎唯一的治疗手段。但仍需注意的是,手术方法治疗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术后发生积液和坏死,无法起到较好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分析了探讨乳腺

2 结 果

2.1 观察组肺外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患儿肺外并发症主要为消化系统损伤24例,泌尿系统损伤12例,心血管系统损伤5例,神经系统损伤3例,皮肤黏膜损伤13例,各系统损伤发病率分别为24.0%、12.0%、5.0%、3.0%、13.0%。

2.2 临床症状比较:观察组患儿高热15例,肺不张13例,大片状阴影23例,发病率分别为31.91%、27.66%、48.94%;对照组高热3例,肺不张2例,大片状阴影5例,发病率分别为5.66%、3.77%、9.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明显(χ2值分别=6.817、6.636、7.638,P值分别=0.000、0.001、0.000)。

2.3 预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52±1.32)d、(6.89±1.56)d、(11.39±3.07)d;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89±2.74)d、(11.58±2.97)d、(15.87±3.56)d。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存在明显差异(t值分别=6.574、7.892、8.526,P值均=0.000)。

3 讨 论

肺炎支原体属于病原微生物,其往往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具有较强的超滤过性[3]。临床实践经验表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逐年增加,成为造成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临床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不断重视,加之近年来医学领域对此种疾病认知上的加深,人们的关注焦点不仅仅局限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内症状上,而是开始逐渐关注肺外并发症[4]。

针对肺外并发症,临床对其发病机制的认知尚未完全统一,主要可能为以下几种机制:①支原体感染直接侵害作用:权威文献[5]研究认为,可在部分患儿血液、脑脊液、胸水中分离一定量肺炎支原体病毒,但至今未在肺外器官中分离出病毒或细菌。②免疫反应:在对肺炎支原体结构进行分析时,认为其顶端结构可分泌出黏附蛋白,与人体内复合体淋巴细胞蛋白进行有效融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质,从而对肺外系统造成严重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肺外并发症(消化系统损伤、泌尿系统损伤、心血管系统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皮肤黏膜损伤)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系统上,其他系统也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表现。此研究结果说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导致多种肺外并发症,对患儿身心健康具有明显影响。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高热、肺不张、大片状阴影发病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权威文献[6]报道内容基本相同。说明一旦合并肺外并发症,可加重患儿病情,从而增加临床不良症状发病率,需要相应延长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患儿正常预后产生一定不良影响。

通过本研究做出如下总结: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并发症,可导致多系统受到损伤;②合并肺外并发症,可强化高热、肺不张等临床症状,加重患儿病情;③肺外并发症可增加临床处理难度,从而延长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诊治工作,应积极关注其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若出现肺外并发症,则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科学预防及控制,从而减少肺外症状,为患儿预后创造必要条件。

[1] 庞学问.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器官损害21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14(6):851-852.

[2] 陈咏丽,严晓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22(7):863-866.

[3] 杨红梅.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30):71.

[4] 董汉权.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6(22):3821-3823.

[5] 张佳,张建国.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7(31):44-46.

[6] 李丽君.不同年龄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肺外表现[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1.

R563.1

B

1671-8194(2017)08-0058-02

猜你喜欢

支原体住院小儿
妈妈住院了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夜盗小儿(下)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夜盗小儿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小儿涵之三事
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支原体属感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