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丰出了彭湃公》与《歌唱三雄》

2017-01-17

世纪风采 2017年4期
关键词:海陆丰海丰彭湃

彭湃

彭湃,被毛泽东称赞为"农民运动的大王",其壮丽的一生,在近代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今天,人们在海丰红场彭湃铜像前表达对"农运大王"的缅怀之情.红场大门上彭湃所书的"红场"两个大字遒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场纪念墙上老一辈革命家的评说和参观者留言诗作及著名人士的题词,令人心潮起伏.从红场、红宫、故居燃起的农运战火,谱写了彭湃人生的合唱.铿锵有力的《海丰出了彭湃公》和《歌唱三雄》的歌声,隐约在耳旁悠悠响起、在心中阵阵回荡……

彭湃,1896年生,原名彭汉育,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城郊桥东社人.出身于工商地主家庭.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初转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彭湃的文才出众,遗作有《彭湃文集》.

出生在大地主家庭的彭湃信仰马克思主义,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不久,彭湃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海陆丰地区的农民运动掀起了高潮.他带领贫苦农民烧毁自家田契、分土地给农民.1921年10月在海丰县赤山建立中国第一个农会.1923年元旦,领导成立海丰县总农会并任会长.1923年7月至1925年底,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第一和第五届农讲所主任.1925年5月当选为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常委、副委员长.1926年10月任中共海陆丰地委书记兼潮梅海陆丰办事处主任.1927年3月到武汉农讲所工作.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10月,在广东海陆丰地区领导武装起义,创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期间,颇有学识、才华横溢而革命热情高涨、革命素养深厚的彭湃,亲自编写了《五一劳动节》《起义歌》《田仔骂田公》《农会歌》《农民兄弟真凄凉》等歌曲,教给农民们歌唱,向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起义歌》唱道:

我们大家来起义,消灭恶势力!如今大革命,反封建,分田地,坚决来斗争,建设苏维埃!

工农来专政,实行共产制,人类庆大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最后成功!

彭湃编写《田仔骂田公》的民歌,至今,人们提起彭湃,都会提到这首歌:

咚咚咚!田仔骂田公,田仔做到死,田公吃白米.

咚咚咚!田仔打田公,田公唔知死,田仔团结起.

团结起来干革命,革命起来分田地,

你分田,我分地;有田有地真欢喜,免食番薯食白米.

咚咚咚!田仔打田公.田公四散走,拿包斗,包斗大大个,割谷免用还.

彭湃用海丰方言编成的歌谣《农民兄弟真凄凉》,表现了当时农民的真切生活,体现了他对农民生活的真切感受:

山歌一唱闹嚷嚷,农民兄弟真凄凉!

早晨食碗番薯粥,夜晚食碗番薯汤.

半饥半饱饿断肠,住间厝仔无有梁.

搭起两间草寮屋,七穿八漏透月光.

彭湃堪称我党早期领导人中用歌曲宣传革命的倡导者.

当时,在彭湃等人的带动、影响和组织领导下,海陆丰农民歌咏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还产生了《工农听说起》《"七五"莫忘歌》等许多革命歌曲.

海陆丰群众热爱彭湃,编唱了《海丰出了彭湃公》---

(一)

咚咚咚!咚咚咚!

骑马过海丰,海丰出了个彭湃公,

海丰出了个彭湃公,少爷唔做做"田仔",

就像南海出金龙.气死伊个财主老祖宗.

(二)

咚咚咚!咚咚咚!

海丰出了个彭湃公,彭湃唔是疯,

局长唔做做会长,田地本是田仔个(的),

分田烧契人骂疯…….要叫"田仔"变"田公".

(三)

咚咚咚!咚咚咚!

乌红旗相刣刣得凶 (即械斗),来了个彭湃公,

田园发草路生刺,分开苦藤认苦瓜,

孤儿寡妇目哭红.牵兄认弟弟认兄.

(四)

咚咚咚!咚咚咚!

农民兄弟牵手缝,"田仔"跟着彭湃公,

乌红旗成农会旗,要将穷根全挖尽,

"田仔"从此心相通.要叫天地都变红!

1927年8月1日,彭湃参加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在中共"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1月领导海陆丰武装起义,任海陆丰工农民主政府委员长和中共东江特委书记.1928年7月,在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冬任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

1929年8月24日,彭湃因叛徒白鑫告密而被捕,30日在上海龙华与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人同时英勇就义,年仅33岁.壮志未酬,苍天动容.彭湃就义前,大义凌然,他脱下身上的衣服,赠送给狱中的难友,然后赤膊与战友杨殷、颜昌颐、邢士贞一起,高唱着《国际歌》,呼喊着"打倒帝国主义!""中国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走向刑场.

彭湃牺牲的消息传来,周恩来悲伤不已,当晚含着眼泪代表党中央起草了《告全国工人农民及其他劳苦群众书》,通知各级党组织举行哀悼活动.1930年8月30日,彭湃等烈士牺牲一周年时,周恩来以冠生的笔名在《红旗日报》上发表了《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文中写道:"革命领袖的牺牲,有他不可磨灭的战绩,照耀在千万群众的心中,成为大革命的推动之力,燃烧着每一个被压迫群众热情,一齐奔向革命的火原,所以我们在死难的烈士前面,不需要流泪的悲哀,而需要更痛切的继续着死难的烈士的遗志,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

正月梅花开,海丰出了阿彭湃.

彭湃深知农民苦,带了共产红军来.

二月起东风,彭湃战友李劳工.

劳工做事真对板,为俺(我们)农民赶走穷.

三月出彩云,彭湃战友林道文.

道文能文又善武,埔仔出兵歼白军.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于海陆丰的著名民歌《歌唱三雄》,里面分别歌颂了彭湃、李劳工和林道文三位英雄,从中可看出海陆丰人民对他们的器重、爱戴和无限崇敬之情.这首歌谣是海陆丰人民群众借助民歌十二月调的形式,根据彭湃、李劳工和林道文三位革命人领导海陆丰民众开展农民运动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事迹而创作的,感情充沛真挚地讴歌了彭湃、李劳工和林道文在海陆丰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开创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功绩,突出了他们在革命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彭湃,是三雄中的第一雄.

"彭湃深知农民苦",这种理解、这种知道,尤为可贵.因为,彭湃出身于大地主的家庭,据他自己所说,平均他家里每一人,都拥有近50个剥削对象.这种出身,这种生活,即使同情、倾向农民,但对农民生活的感知也会隔着一层,但是,他没有,他不但感知了,而且是深知,他彻底地背叛了自己的家庭,以致他的大哥恨不得要杀掉他.

有一次,他向农民讲解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他说:"全世界约十五万万人,其中分为两种:一种发财人---资本家、地主,一种是穷苦人---工人、农民.这两种究竟哪一种多?……无钱的十居九人,有钱的只有一人.现在是一个有钱的人欺负九个无钱的人,但是无钱的人,不愿受他的欺负,起来反抗他,这就叫做阶级斗争."歌词里"红军",是对当时革命武装的通称,这里指彭湃在海陆丰组织和领导的武装力量.人们不会忘记,他在海陆丰曾举行过多次武装起义,建立的苏维埃政权.

"彭湃战友李劳工",李劳工(1901-1925),是彭湃的战友,也是海陆丰农民运动的三雄之一.

提及李劳工,他原名克家,广东省海丰县捷胜所城第五街人,出身农家.高小毕业后当小学教员.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得阅进步书刊,接触民主革命思想.1920年海丰蚕桑局招收学员,他乃弃教就学,志在致用.掌握蚕桑知识后,即回捷胜实践,向地主何念阳租荒地30亩作桑田,拚力垦殖.经一年栽种,生势甚旺.何念阳见地有利,提出升租.他屡与之争辩无效,一怒之下,砍光桑树,并发誓说:"我不骑马不回乡."遂奔海城,在蚕桑局工作.

1922年彭湃在海丰致力农民运动,他深受感动.与彭湃交谈后,即放弃自己的蚕桑事业而参加农民运动,为了表示工农劳动神圣,他把自己名字改为劳工.随后,深入区乡组织农会,成为彭湃的得力助手,声誉日著.1923年海城成立广东省农会,被选为执行委员,任农工部长兼宣委.同年农历七月发生"七五"农潮,县政警逮捕农会干部25人,宣布解散农会.劳工等转入地下秘密活动,后随彭湃到广州开拓革命新局面.

1924年李劳工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由党组织选送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8月31日,大总统孙中山视察黄埔军校,李劳工第一次见到孙中山,无比喜悦.入校不久,即参加中国国民党,10月10日,广东商团军(买办阶级反动武装)在广州发动反革命军事叛乱,开枪射杀参加双十节游行的人民群众,使其死20多人、伤100人,还有数十人被逮捕,并张贴"打倒孙中山政府"、"孙文下野"的标语,还在市内建筑炮台,意图建立商民政府.在这危急关头,李劳工配合黄埔军校学生军及粤、桂、湘、豫等军,后分五路,冲入商团军巢穴西关,经几小时奋战,终于平定叛乱.在战斗中,李劳工表现突出,英勇顽强,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慨!

1925年1月,李劳工参加"青年军人社",成为该社的主要骨干.2月初,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李劳工受周恩来指派,率先遣队进入惠海边境占据制高点.2月28日,东征军在惠海农民武装配合下击溃敌军,进占海丰县城.党组织派李劳工负责训练海陆丰农民自卫军,任大队长.旋被委派为黄埔军校后方主任和东征军驻海陆丰后方办事处主任,不久调任陆丰县党组织领导.6月,东征军回师广州,陈炯明部将刘志陆部重占潮州、汕头等地,9月,进攻陆丰.时李劳工接到周恩来、彭湃的紧急通知,"劳工同志:逆党刘志陆、罗觉庵所部数千人,在陈炯明的指令下,正沿广汕路南下,进犯海陆丰.前哨已到甲子、湖东等地,张威仍在狙击.接信后,立即前往田墘区池刀乡,那里有船只接应,速撤香港.火速勿缓.珍重!珍重!"在这万分火急的情况下,他立即布置陆丰农军大队到海丰汇合,自己则暂留陆丰做善后工作.其时陈军刘志陆部已进入陆丰边境,李劳工遂觅山区小路回海丰.当越过海陆丰交界的大德岭时,因天黑迷路,误投地霸陈丙丁爪牙陈貌的老巢城林埔,被陈丙丁武装扣押.陈丙丁精通武术、身怀绝技,是仇视农民运动的田捷遮地区的头面人物,还是东江保安司令蔡腾飞部将.因此,被陈炯明倚为家乡的"南天柱".

然而,李劳工也具有极好的军事才能,陈丙丁深知他是自己的头号对手,也曾企图说服他为己所用.然李劳工回答说:"头可断,志不可夺!"

1925年9月24日上午,李劳工被押赴田墘郊外刑场,反动头子又企图说服他,但他视死如归,当众揭露土豪劣绅的种种罪恶,传播革命真理.后来,反动头子害怕他被广大群众救走,便草草审讯将他杀害.就义前,他高呼"打倒反动派"、"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声震大地.行刑的反动分子心惊肉跳,开了几枪,均未中要害.只见李劳工胸前喷着鲜血,严辞痛斥反动派的无耻!围观民众掩面哭泣.反动头子陈丙丁见状,急忙亲自操枪连发10弹,这时,他才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后来,海丰农民捕到杀害李劳工的凶手,并解送到县,但因怕影响到与国民党的关系,便将其转送到省.结果,凶手被省政府释放,海丰群众异常愤怒.为了纪念李劳工,1956年,在捷胜镇北门外狗地山上建立李劳工烈士纪念碑.

彭湃战友林道文,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也是民众心目中"三雄"中的第三雄.

林道文(1904-1931),广东海丰人.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和东江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历任海丰县临时革命政府主席团主席、东江工农革命军总队长、中共潮梅特委书记、东江特委书记、广东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南方局宣传部长.林道文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领导海丰县工人运动,使海丰县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海丰的另一支革命力量.1927年10月25日,东江特委发布了第三次东江大暴动的命令,他以工农革命军总队长的身份领导暴动.30日,他率领农军在红二师的配合下,第三次夺取了海丰政权.1931年1月14日晚上,道文和爱人杨梅芳被叛徒出卖,在香港坚尼地道宝龙台被捕.1931年夏,林道文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广州,时年27岁.

"道文能文又善武",是对林道文能力的综合评价.能文,应是指林道文的口头表达能力,能说会道的人,民众往往都给予赞同性的认同,赋予给他们以文化人的身份.这里的能文,应是着眼于此,据说,1925年3月初,他以海丰县农民协会特派员的身份,在第二区各乡组织农会.在那里,他走遍100多个乡村,为了吸引群众,为了群众理解,每次宣传发动,他都或采用说唱形式,或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很快就将建立农会、保护自己利益的道理传到了农民的心中,参加农会的人数迅速增加.能文,可能是指的此,或许也可能是指其他.善武,肯定是指他善于指挥打仗,有关史料对此已有明确的记载:1927年5月,林道文将海丰各区的农民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出任工农革命军大队长,指挥工农革命军运用麻雀战术,打击敌人,搞得反动派一听见林道文的名字,就心惊肉跳;1927年9月l7日,林道文率工农革命军占领海城,第二次武装夺取海丰政权,组成了临时革命政府,林道文任主席团主席,领导镇压反革命,没收反动派财产,分发给工农群众;1927年10月30日,林道文率领农军在红二师的配合下,第三次夺取了海丰政权.

猜你喜欢

海陆丰海丰彭湃
论海陆丰革命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阿什河哈尔滨段水质评价
政治与艺术交融:中共在海陆丰的革命音乐活动
东江红军失败探因
东江红军失败探因
东源县与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纪念彭湃同志诞辰120周年征文启事
烈士的革命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