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学历时代高校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研究
2017-01-16闫福军
闫福军
【摘 要】21世纪已步入“后学历时代”,人们获取学历已经不再困难,文凭也不再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首要标准。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成人教育由于发展滞后,面临着学历教育目标不能与时俱进、缺乏独立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可度较低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紧跟中国社会转型升级的步伐,是当前成人教育提升和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关键词】后学历时代;成人教育;转型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6)12-0019-0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基本达成,社会中高学历人才储备总量不断增加,中国逐步进入到“后学历时代”。在此大背景下,高校成人教育要结合自身特点,及时转型升级,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为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一、“后学历时代”的基本特征
(一)文凭不再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首选标准
高等教育经过十多年爆发式的扩张发展,社会中高学历人才储备的总量不断增加,客观环境的变化改变了用人单位的选人用人标准。学历不再是人才选拔的唯一标准,文凭不再是个人能力的象征,高学历和高能力之间并不能完全画等号,能力和经验逐渐成为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选用用人标准。这也是用人单位在竞争日趋加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逐渐形成开放性的竞争环境,效率和效益成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生存保障,而人才则成为提高效率、创造效益的前提。企业对不具备行业经验员工的培养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源,而人才充分流动的市场环境下很难保证培养出的人才会一直留在企业中。在学历和能力不兼备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会优选能够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能力。经验充足、能力出众的员工能够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节省了企业在培养人才上的时间和资源投入,更加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用人单位务实的选择下,社会对更高学历的需求在下降,毕业生选择追求更高学历的热情也在消减。据权威机构统计,2012—2014届毕业生中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分别为68.5%、77%和76.3%,选择出国及在国内继续深造的比例分别为24.5%、15%和19.9%。
(二)获取学历不再困难
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教育事业的停滞使得许多人错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了提高社会中高学历人才的数量,增加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高等成人教育逐步开展并发展起来,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招,每年的录取人数稳步增长。
学历获取难度的降低和高学历人才储备的增多,使得学历进入贬值期。在学历贬值的大背景下,高校成人教育学历获取难度也在降低,含金量也在下降,高校成人教育吸引力减弱在所难免。
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统计,2015年四川省高考录取率达到87%,其中本科录取率达到38%。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已经成为历史,毕业生考上大学已经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反倒是考不上大学成为了小概率事件。在高考录取率提升的同时,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殿堂已经不再是高中毕业生唯一的最优选择,学生拥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无论是直接创业、出国留学还是接受职业教育,都是很好的出路。
二、“后学历时代”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学历教育目标未能与时俱进
高校成人教育创建伊始定位目标很明确,就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用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学历水平。成人教育设置了成人高考、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四种形式,满足了社会不同群体的受教育需求,让众多社会成员在参加工作之余有获取学历和学位的机会。
随着中国进入“后学历时代”,整个社会中高等教育学历人才需求的缺口在逐渐缩小,局部地区甚至出现学历饱和的情况。在普通高等教育降低准入门槛,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的机会唾手可得的时候,普通高中毕业生已经很少选择先工作再通过成人教育弥补学历的方式。
在这种情形下,毕业生追求更高学历的期望收益在下降,愿望和需求也在降低。但高校成人教育的办学仍然以普通高等教育为模板,将自身定位于学科型人才的培养,没能充分考虑到生源的特殊性,未能与时俱进,从而造成成人教育独立性的逐渐缺失。因此,成人教育越来越被边缘化,在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同质化竞争中一步步走向衰落,日渐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最近的成人教育生源统计显示,学生年龄结构有年轻化趋势,以往半工半读生源减少,脱产学生增多,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趋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成人教育相对普通高校天然的教育资源缺失,使其教学、管理在与普通高校的竞争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二)缺乏独立的培养模式
高校成人教育本质上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积极补充,教育目的与普通高等教育完全不同。但高校成人教育依托于高校,在高校的潜移默化影响下,逐渐办成成人教育外衣下的普通高等教育。从学科设置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师队伍,高校成人教育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模仿和复制印记十分明显,缺乏符合成人教育规律的独立培养模式。
机械的复制和模仿导致高校成人教育在专业开设和课程设置时忽视了高校成人教育的特点,不遵循高校成人教育的规律,出现了一些普遍的共性问题。如在专业的设置上,缺少对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导致开设的课程老化固化,不能紧跟形势的变化;一味跟随普通高等教育开设专业的调整而调整,追求大而全,忽视了对自身办学条件的准确把握,往往超越了成人教育的现实需求和自身承受能力。
在课程的设置上,没有考虑到成人教育脱产教育的现实特点,照搬照抄普通高等教育以基础教育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模式,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严重脱节,并不能真正学以致用。过于重视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忽略了实践课程的开设,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严重滞后,在实践中往往不能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教学方式不够合理
当前的高校成人教育主要采取集中时间授课和课下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每学期集中授课学时一般为两周,自学考试为每年的四月份和十月份。由于授课时间集中,授课课时较短,没有过多的时间用于课堂讨论,有限的学时也无法有充裕的时间用于实践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应试教育的特点十分突出,所以教学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弊端。
高校成人教育院校的师资队伍多是由兼职任课教师和在职研究生兼任,因此往往存在教师备课时间不充裕或缺乏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等现象。加之教师和学校之间是一种临时性的聘用关系,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和管理比较松懈,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校成人教育的薄弱环节。成人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造成教师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反过来也影响了教师对成人教育课堂教学的精力投入,课堂教学死板、机械的现象较突出,教学方式不够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可度较低
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创办成人教育院校并不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为最终目的,而是以盈利和创收为目标。虽然在机构架设、专业设置、课程开始上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看似相差无几,但是追求成人教育产业的经济效益才是学科开设的真正目的。
为了节省教育成本,高校对成人教育投入的人力、财力等资源要少很多,甚至只是维持成人教育学院正常运转的基本投入。在缺乏关注和投入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可想而知。此外,高校成人教育对社会需求缺少关注和研究,未能输送社会所急需的人才,多数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目的也并非为了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是用时间和金钱来换取一纸文凭。
成人教育院校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远不及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要较普通高校全日制学生少许多,二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普通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中的占比越来越高,高校成人教育学历在当今社会认可度逐年降低,成人教育学生很难凭借一纸文凭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后学历时代”高校成人教育的转型
(一)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型
长期以来,成人教育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学历人才的重任,随着中国社会进入“后学历时代”,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学历不再是人才衡量最重要的标准,非学历教育也不再仅仅是学历教育的一种辅助。非学历教育已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受教育者个人综合素质培养、业务技能提升的重要手段,关系到个人的持续学习和进步,关系到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和成就。高校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由培养高学历人才向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转变。
1深入调研,掌握社会需求
针对成人教育社会认可度低、教学目标未能与时俱进的问题,要想提高社会认可度,就必须专注于以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对社会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全面掌握社会对非学历教育的需求情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高校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要想真正了解非学历教育市场,必须进行充分细致的市场调研,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培训需求。在操作上可以采用课题调研、企业见面会、网络调研、专家研讨等多种方式,深入到市场中去,倾听受教育者的声音,明晰市场规模和构成,了解企业、单位和个人受教育的动机和目的及想要达到的效果、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等。同时,在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帮助受培训企业、单位和个人深入发掘自身隐含的内在需求,主动拓展非学历教育市场的需求。
2改进非学历教学模式
高校成人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前者应侧重于技能培养,后者更侧重于知识的积累,二者应有所偏重。针对高校成人教育缺乏具备自身特点的独立教学模式问题,可以在对非学历教育模式的改进中得以解决。
在向非学历教育的转型中,在课程设置上要改变以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为模板机械模仿的形式,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此来全面统筹课程的设置。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基础均衡,重点突出,在加强课程设置的专业独立性基础上,加强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富有前瞻性的眼光捕捉社会需求,合理安排理论性课程和技能型课程之间的配比,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成人教育要积极打造品牌精品课程,树立精品意识,以特色教育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教育市场中立足。以往以学历教育为主的高校成人教育中,课堂教学主要是为学期考试服务,多以机械的讲解为主。在非学历教育的转型中,以往的“漫灌式”理论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高校成人教育要根据所设专业的行业特点,面向行业采取灵活的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等培训模式:一方面密切学校和企业的关系,有利于学校进一步了解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和培训需求,提升成人教育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另一方面直接同受教育者及其雇主沟通,能够直接了解受教育者工作中的困难和疑惑,所解决的问题又能直接运用到受培训者的日常工作中,提高了教育的效率,有利于受培训者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企业生产的效益提高。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成人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长久以来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以兼职教师打造师资队伍可能更加符合当前成人教育的现实情况。但在向非学历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成人教育院校在选择非学历课程授课教师时,不应将学历作为唯一的考量,而是需要更多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自身素养、研究能力和一线实践经验等。同时可以在临时合同签订中增设附加条款,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尽量稳定非学历教育教师的构成,逐步在实践中建立一支理论素养底蕴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洞悉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
(二)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型
学历教育时代的成人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延续,有着严格的入学条件、规章制度和既定数量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考核使受教育者符合毕业条件,获取相应的学历证书。而成人教育是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本质上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成人教育的定位应当是满足社会对受教育的需求,满足个人对新知识新技能掌握的需要。
在“后学历时代”,高校成人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模式,向开放式教育转型,才能培养出终身学习的有用人才,从而提高高校成人教育学生在社会中的认可度。
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夜大和函授教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高校成人教育要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快教育网络现代化建设。远程开放教学是依托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打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给予了受教育者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能够自由地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这很好地适应了成人教育的特点,满足了成人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前提下学习的需求。
1加快教育网络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高校成人远程教学的前提。由于高校成人教育受教育者工作日白天需要上班,没有时间学习,在远程教学的条件下可以利用晚上下班时间或者周末休息的闲暇,在家中、办公室、咖啡厅等任何能够上网的地方开展学习。在开放教育的平台上,高校成人教育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平台提供的教育资源,与教师、同学通过网络沟通和交流,解决无法参加面授教学缺少课堂氛围的困难。而且,相对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而言,非即时的课堂交流和沟通给予了双方更多的思考时间。高校成人教育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可能无法吸收理解所学知识,这样就有更充裕的时间来消化课堂所学,结合自身实践提出疑问,教师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以学生最能理解和接受方式给予解答。因此,构建基于网络的教育平台对高校成人教育向开放教育的转型至关重要。
当前远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平台资源还不够丰富,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教育网络技术的研发,并推广到更多的地域和院校。
2建立新的学分认定方式,形成自身独立的培养模式
基于学分的教学效果认定模式是“后学历时代”学习过程和效果的主要认定模式。在具备远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学分的认定标准可以变得更加宽松。考虑到高校成人教育学生在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上的困难,在学分的认定上,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成人教育自身的特点,形成自身独特的培养模式。
通过远程教育在线时长的累计保证学生对该门课程所学习的总时长,结合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学分,这可避免长期集中学习的枯燥乏味,有利于成人教育学生将学习任务分散到零散的时间中。也可以让学生采取完全自学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和自主权,在期末设置考试,通过考试即获取学分,这样既明确了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目标,又给予了其充分的选择余地。或者二者相互结合,既要参加远程教学、完成课堂作业,又要通过相关考试,可有效地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
四、结束语
后学历时代,人们对高学历的认可度降低,由原来的高度重视学历转化为重视能力。由于目前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改进和提升,高校成人教育只有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及时有效地实现转型,才能够迎来发展的春天。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满足社会需求,以实践和应用为导向,才能真正地实现转型。
【参考文献】
[1]马启鹏,汪苑,陈丽珍.高校成人教育转型的路向选择与机制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4(21):36—43.
[2]丁丹,谈传生.终身教育下成人教育转型动力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5):130—134.
[3]尚菲菲,付景川.“慕课”与中国成人教育转型[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8—10.
[4]卢雯璨,曾青云.城镇化视阈下的农村成人教育转型[J].中国成人教育,2013(12):5—9.
[5]卢德生.“后学历时代”高等成人教育转型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33):43—49.
(编辑/乔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