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回来
2017-01-16姜钦峰
一名身绑炸药的歹徒闯入校园,挟持两名中学生与警方对峙。歹徒时而仰天大笑,时而痛哭流涕,情绪异常激动,而他提出的条件更令人哭笑不得:要求警方立即枪决犯人李某,否则就与人质同归于尽。歹徒已经失去理智,人质生命危在旦夕。
警方迅速查清了歹徒的身份背景。此人曾在采石厂工作多年,精通爆破技术,后来改行经商,一个月前被最好的朋友李某骗得倾家荡产,因此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李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逮捕,法律自会给他公正的判决,歹徒提出的条件近乎荒诞,警方当然不可能答应。歹徒虽然失去理智,却丝毫不笨,他身上绑的是挤压式炸药,只要受到三公斤以上外力压迫就会引爆,如果他倒地同样会引起爆炸,因此警方不能将其击毙。
为了稳住歹徒,警方派出了谈判专家与其周旋,准备伺机而动。谈判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中午,歹徒的情绪稍稍稳定,再加上长时间的高度紧张导致体力下降,他不自觉地放松了警惕,两名特警悄无声息地迅速向他身后接近。
那名被挟持的女生忽然向歹徒提出要上厕所,另一名男生一下子被提醒了,也跟着说要上厕所。歹徒先是一愣,顿时警惕起来:“想逃跑,没那么容易,当我是傻瓜啊?”他环顾四周,立即发现了身后的一切,下意识地拉紧了手中的炸药引信,暴跳如雷:“骗子,你们全都是骗子!”警方功亏一篑,气氛骤然紧张。
此时哪怕尿裤子也不能吭声啊,可他们毕竟只是两个大孩子,一辈子没经历过这种场面,哪能想到那么多。片刻之后,歹徒忽然又大笑起来,一跺脚,大声叫道:“好,我同意你们上厕所,但是只能一个一个轮流去,如果有一个不回来的话,那么剩下的人就给我陪葬!”他已不再相信警察,那种口气根本不容商量,两个孩子吓得脸色煞白。这一招真够歹毒,谁都明白,在那种场面之下,无论谁先走了都不会再回来送死。让谁先离开呢?
事发突然,此刻连警察也拿不出更好的应对之策,空气顿时凝固了,犹如箭在弦上,悲剧一触即发。两个孩子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再不走,你们两个现在就陪我一起死。”歹徒为自己的“创意”感到得意,不断威胁催促。僵持片刻,男孩首先开口,对女孩说:“我是男子汉,你先走吧。”女孩仿佛得到特赦,转身就走,刚走出两三步,忽又停住,回过头告诉男孩:“请你相信,我一定回来。”声音很小,却字字清晰。男孩苍白的脸上泛出淡淡的笑容,冲她点了点头:“我相信你。”女孩一路小跑,离死神越来越远……
此时,如果从全局着想,最完美的方案当然是女孩上完厕所再回去当人质,至少这样不会刺激歹徒的情绪,然后再从长计议。可是女孩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警方总不能劝人家再往火坑里跳,是否回去只能由她自己做主。每一秒钟都像过了一年,现场一片寂静,只有每个人心跳的声音。
还好,几分钟后,女孩上完厕所后主动回去了。歹徒大感意外,有些沮丧,又有些不甘心,只好把男孩放出去。男孩临走时也告诉女孩:“请你相信,我一定回来。”女孩报以信任的微笑。男孩上完厕所,正往回走,围观人群中忽然跑出一个女人,一把将他抱住,放声痛哭,男孩叫了一声“妈”。歹徒隔得不远,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幕,掩饰不住得意之色,他知道,世上没有一个母亲会眼睁睁地看着儿子涉险。歹徒手拉着引信仰天狂笑,凄厉的笑声撕破了校园的宁静,令人毛骨悚然。
女孩的身体在微微颤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谁也没料到,那个母亲擦干眼泪,松开手,拍了拍男孩的肩膀:“儿子,你是男子汉,有警察叔叔在,咱什么都不怕!”得到母亲的鼓励,男孩继续向歹徒走去。
看到女孩和男孩先后回来,歹徒一脸的不可思议,双眼死死盯着两个孩子,表情复杂而又奇怪。出人意料,几分钟后,他举起了双手,向警察投降。
几天后,警察在看守所又见到了那名歹徒,问他那天为何突然放弃了抵抗。他说:“自从那次被朋友欺骗之后,我就开始怀疑全世界,再也不相信任何人,所以我要报复所有人。但是那天,当我看到两个孩子彼此以生命相托时,我突然发现,我错了!”
创作谈
本文首发在《读者》半月刊“原创精品”栏目,这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文摘刊物,每期只发一篇原创首发作品。文章刊登后,经读者投票被评为当期“最受欢迎的文章”,后来被几十家报刊转载,还被改编成了广播剧。
故事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一个警察讲述了一个案子,一名犯罪嫌疑人绑架了两个学生做人质,在警察与嫌疑人谈判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嫌疑人不让上,最后嫌疑人被警方制服。就这么一件事,警察讲得很平淡,却触发了我的创作灵感。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值得深挖。
意在笔先,下笔之前,首先要确定写作的角度和主题。我最先想到的,是从警察的角度来写,歌颂人民警察英勇无畏的高尚品格。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否定了,这样的角度太常见了,老生常谈,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怎样才能不落俗套?反复构思之后,我决从两个学生的角度来写,主题就是“诚信”。
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只有两个:一是你想表达什么;二是表达的方式好不好。主题已经确定了,我想表达的是“诚信”,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讲好故事(即表达方式)。我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裁剪素材,让故事生动有趣,扣人心弦。于是,作为人质的两个学生成了故事的主角,警察变成了配角。当然,要让故事精彩,虚构是必需的。
我虚构了哪些内容呢?全文百分之八十的情节是虚构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嫌疑人的职业和犯罪动机、嫌疑人投降的情节、所有的人物对话、男孩的妈妈,都是虚构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突出主题服务,其次是要让故事生动有趣,吸引眼球。故事的节奏很快,几乎每一段都是一个转折,这种效果不是妙手偶得,更不是随便写写得来的,而是精心构思、反复修改的结果。
我把这篇文章的创作过程写出来,是希望为大家写作文带来一些启发。一篇文章从构思到形成文字,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从主题到故事;二是从故事到主题。这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不论文学创作还是考场作文,都是常用的方法。比如命题作文,就是从主题到故事,主题已经限定了,你要围绕主题去组织素材。材料作文就是从故事到主题,给你一段材料或者一幅漫画,你先要选定角度、归纳主题,再写故事。《我一定回来》就像是一篇材料作文,同一个素材,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写,提炼出多个主题,我们要选择一个最有把握的主题来写。
表达诚信的文章很多,几乎每个同学都写过,比如借钱要还,捡到钱要交还失主,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一诺千金。这样的素材没什么不对,但是太平常了,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不容易出彩。我用了一个惊险的警匪故事来表达诚信这个主题,效果就不一样了。
作文的主题必须积极向上,反映真善美,如果仔细罗列,你会发现,符合这种要求的主题其实不多,无非是诚信、勇敢、勤奋、奉献、博爱、环保、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等,各种褒义词。如果你敢反着写,挑战社会道德底线,三观不正,不管文采多么好,基本上就是零分作文。主题其实是很难创新的,那么问题来了,作文应该怎么创新?
一篇记叙文由主题和故事两部分组成,既然主题很难创新,我们就只能从故事里面想办法了,尽量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的好文章,通常不是因为你讲了一番大道理,而是因为你讲了一个新鲜感人的故事。《我一定回来》之所以成功,我想,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角度创新,故事生动。
作者简介:姜钦峰,江西南昌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读者》签约作家。在《读者》《羊城晚报》等开设专栏,已在《青年文摘》《意林》、香港《大公报》等数百家报刊发表二百万字,出版散文集七部。作品收入《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全国中考语文热点作家美文新阅读》《中考语文阅读和写作》等百余种丛书,并有散文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