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业盈利水平的影响

2017-01-16任玉

中国经贸 2016年22期
关键词:建筑业营改增影响

任玉

【摘 要】我国经济现阶段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正在对于有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进而推动“营改增”政策的落实。为了能够保证“营改增”政策在各个领域内顺利落实,对于国家经济结构进行完善,推动经济发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于“营改增”分析研究中,以建筑业盈利水平作为研究对象,希望有效降低企业税负。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业;企业税负;盈利水平;影响;分析

一、前言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定最为主要税收减免措施为“营改增”政策。我国在落实“营改增”政策,主要目的就是对于我国税收结构进行完善,降低企业在经营建设过程中所需要承受的税负。“营改增”政策在我国推行之后,对于各领域经济建设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建筑行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环节较多,牵涉到的面积较大,整个工作十分复杂。“营改增”政策在建筑行业落实之后,最为显著的影响方面就是盈利水平。在对于建筑行业“营改增”政策落实分析研究之后,能够有效根据建筑业在税收政策修改之后所受到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意见,降低建筑业所需要承受的税收负担。

二、“营改增”政策

“营改增”主要表示企业在缴纳针对性税款之前,需要将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税收部门在对于税款征收之前,企业需要针对生产及服务对于增值环节完成税收缴纳,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在税收在缴纳上面所存在的重复性问题。“营改增”政策的落实不仅仅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同时也是必然需求。首先,企业同时缴纳营业税与增值税,税收制度在不断进行调整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限制,进而对于增值税造成影响;其次,企业在税款缴纳过程中需要同时缴纳两种税款,税收部门在税款征收上面所存在的难度显著增加。这样就能够发现,“营改增”政策的落实,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营改增”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有效解决企业重负缴纳税款的问题,还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在经营建设过程中所需要承受的税款负担,在经营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建设。与此同时,“营改增”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对于企业生产模式提升具有促进性作用,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内需需求,顺利完成经济转型的需求。在税收改革之前,建设企业在经营建设过程中税金超额的情况十分严重,不仅仅表现在营业税上面,在所得税上面也具有这种情况。造成出现税金超额问题出现,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在资金回收上面的速度要远远超过工程施工建设进度。“营改增”政策在落实之后,企业需要对于收入等等款项进行确定,然后在缴纳有关税款,保证企业资金能够顺利流转。

三、建筑业“营改增”后盈利水平的影响分析

1.税负水平

“营改增”政策在正式落实之后,建筑业在增值税上面所需要缴纳的资金比例为11%,增值税计算通过传统计税模式就可以。正常情况下,纳税人在对于增值税缴纳过程中,最佳比例为3%,税收计算公式为:应缴纳税款=销项税额-进行税额。

“营改增”政策就是在税制结构内颁布的,企业所需要缴纳的税负能够显著降低。税收制度在更改之前,建筑企业所需要缴纳的税款为企业营业税的3%。建筑也在在对于进项税审核过程中,能够将建筑材料在采购与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建筑业投入系数与毛利润要是分别为70%与10%,这样在业务成本内有60.76%都能够对于进项税进行抵扣。这样企业固定资产在营业内收入所占有的比例就将增加1.54%,按照这种条件折扣率将为16%,企业所需要缴纳的增值税就需要进行转移。在税款转移过程中,建筑行业在材料采购方面所具有的成本要是超过70%,这样税负水平就将小于5%。要是建筑材料采购成本无法进行转移,并且超过56%,这样企业税负水平就将小于3%。这些计算还属于理论性计算,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税负水平根本就没有办法达到3%。

建筑企业所需要承受的税负与增值税发票之间有着十分紧密关联,发票对于进项税抵扣数额具有影响。但是从现阶段实际情况而言,建筑企业在建筑过程中所需要涉及到的材料类别较多,采购途径较多,这样就造成很多材料将无法获取增值税发票,进项税抵押将无法顺利完成,建筑业在税收上面所承受的压力显著降低。这样也就表示,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对于建筑材料采购环节的管理水平,最大程度保证增值税发票的完整性,提高进项税抵扣数量。

2.盈利分析

从理论角度而言,“增值税”在落实之后,企业能够将增值税抵扣为进项税,进而有效降低建筑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经济成本,保证建筑材料采购质量,建筑企业在固定资产上面的成本也能够显著降低,在保证收入固定的大体基础条件之下,建筑企业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将显著提高,但是,笔者在对于建筑企业实际收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发现,建筑企业想要提高盈利水平,需要控制在大体条件之下,也就是建筑企业需要足够数量进项税提供给增值税进行抵扣,同时还需要对于施工成本进行忽视。营业税额在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之下,建筑业所能够获得的净经济效益将显著提高。但是,建筑企业想要具有这两个前提条件,还是具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建筑企业在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这样就造成增值税在对于进项税进行抵扣上面,进项税数量并不充足,建筑企业所需要承受的税收负担将显著增加,建筑企业盈利会逐渐呈现减小态势。

四、建筑业“营改增”的应对策略

1.改变管理模式

在“营改增”税收制度并没有推出之前,大部分建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主要都是通过营业税进行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模式根本就无法满足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所以建筑企业必须开展改革工作,对于原有管理模式进行转变,进而保证与“营改增”税制相吻合。在建筑行业重点环节之中,需要保证各个环节之间经济的健康流动,对于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制度不断进行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将“营改增”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所能够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保证管理模式与“营改增”政策相吻合。

2.提高进项税数额

建筑行业进项税数额在提高过程中,最为主要影响因素为建筑材料采购,因此建筑企业在对于原材料企业选择上面,一定要认真谨慎进行筛选。主要原因是由于纳税人正常情况下能够提供建筑材料采购增值税发票,这样企业就能够应用增值税发票抵扣进项税,减少企业在税收上面所需要承受的负担。建筑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数量的进项税金额,这首先就需要在建筑材料采购之前,对于有关企业开展深入性研究分析,了解不同建筑材料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企业在对于建筑材料企业选择过程中应该最大程度选择一般纳税人企业,提高增值税发票,这样企业在税款金额缴纳上面就会大幅度降低。

五、结论

综上所述,从理论层面而言,“营改增”税收政策在落实之后,能够有效降低重复性纳税的问题,部分企业就能够应用进项税完成抵扣操作,企业在税负上面所需要承担的压力也能够显著降低。但是建筑企业在实际经营建设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税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降低,反而出现了增加的情况,这就需要对于建筑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之后所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刘爱明,俞秀英.“营改增”对建筑业企业税负及盈利水平的影响——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例[J].财会月刊,2015,01:15-18.

[2]熊玉红,梁萍.建筑业“营改增”后的税负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分析[J].会计之友,2014,17:103-105.

[3]周萍.建筑业受“营改增”影响的会计解读[J].税收征纳,2013,12:34-36.

[4]郝江涛.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时代金融,2015,32:322-323.

[5]袁书琼.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后的税负变化及应对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263.

[6]白彦锋,张静.我国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影响分析[J].财政监督,2016,07:62-69.

猜你喜欢

建筑业营改增影响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2018年一季度建筑业总产值3.8万亿元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3600万建筑业农民工纳入工伤险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