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鱼的安全旅程
2017-01-16付伟
付伟
如果从采购和销售网络来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的福融八达水产有限公司的确“名副其实”。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1000多公里外的上海和成都……以珠三角为原点,连接国内30多个城市的销售通道辐射八方,编织成纵横交错的物流网络:北边的清远、西边的肇庆、南面的江门、东面的东莞。每天,来自上千亩鱼塘的15万斤鲜活水产通过八达水产这个枢纽,开始它们从渔业产品到美味食材的漫漫旅途。
然而,在厂长曾爱桂看来,无处不在的风险也埋藏在水产物流的诸多环节中。从农户鱼塘到市场摊位,最长要经历三四天时间。期间,产品要经历换水、降温、运输等多重考验,“对于一条鱼来说,这条安全‘长征路同样险阻重重,稍有不慎,便会踩到地雷。”对他来说,“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点”的牌匾,既是再接再厉的动力,更是如履薄冰的压力。
链条管理全程防控风险
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系数,全链条管控成为佛山不少水产流通企业的共同做法。走进八达水产耗资80多万元自建的质量检测室,迎面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透明塑料箱。“这是样品留置容器。”曾爱桂解释道,在捕捞前两天,检测人员会到鱼塘采取背部剜取方式对鱼肉进行取样,只有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绿灯才会向下一道程序亮起。而样品则会继续在检测室冷冻存放10天。“那时,同批次产品早已上了消费者的餐桌。”曾爱桂说,下一步,留样时间将延长到3个月之久。
对于一条鱼来说,跃过捕捞前的检测关,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要想从养殖水塘游到百姓菜篮,前方还有10来个环节等待它继续穿越。从上岸装箱的一刻开始,阶梯形降温催眠技术将让鱼儿们逐渐安静下来,从而降低活跃程度,以减少其对水体溶解氧的需求。在八达水产有限公司,从最远鱼塘到暂养车间有150公里,行程需要2个多小时。“装箱时通过加冰,箱内水温会比鱼塘低2℃-3℃,在运输过程中,每个小时还会加冰一次。”曾爱桂说。
两幢共6000平方米的工厂化暂养车间,是八达水产有限公司的镇企之宝。每天,近百个鱼池白浪翻滚,最多能够吞吐40万斤鲜活水产在此中转。“池中全部用自来水。”按照曾爱桂的说法,如此做法虽然成本高昂,但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水体不受污染。
6-8小时的稍事休息之后,在水池尽头,等待鱼儿们的,便是再次装箱后被搬进一辆辆卡车敞开的货厢大门。接下来,它们将各奔东西,开启十几到几十个小时的漫长旅途。200多辆冷链车组成了八达水产有限公司物流车队的壮观阵营。在货厢内,冷气和冰块降温双管齐下,加上四五个一人多高的氧气瓶,水产保鲜一路上“粮草充足”。
曾爱桂告诉记者,中途换水是水产运输中的大忌,也是最容易被攻破的安全后门,而为了实现“不换水”目标,除了继续低温催眠以降低水产品需氧量之外,窍门还在于保持合适的水鱼比例,“冬季一般为1∶1,夏天由于气温较高,要提高到3∶1甚至5∶1,这样一趟下来,成活率一般可以达到96%以上。”
产地标识把住市场关口
相对于水产流通企业对于生产链条安全过程从头至尾的精心打造,渔业监管部门更加看重的是用事实说话的终端数据。近年来,农业部、广东省、佛山市三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表明,佛山市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逐年向好,2015年的合格率比2013提高了2.5个百分点,达到98.1%。不过,这样的成绩,还不足以让佛山市农业局有丝毫怠慢。毕竟,对于佛山这样的水产养殖、流通与消费大市,推进产业经营的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依然任重而道远。
2013年,一项名为淡水鲜活水产品标识管理的试点工作落地佛山,鳜鱼、乌鳢、黄颡鱼获得尝“鲜”机会。当年5月1日起,凡在佛山市水产品批发市场、水产贩运企业销售这3种鱼的,全部需要取得产地标识。2016年,鳖、大口黑鲈和长吻鮠成为第二批试点品种。
虽然大部分主打品种还没有被纳入标识管理的范围,但对于八达水产有限公司来说,无论是站在未雨绸缪的角度,还是出于自身管理的需要,质量溯源体系的建设都必须驶入快车道。“目前,公司已经初步实现了从鱼塘到市场的全程质量追溯。”曾爱桂说,“但相关信息还主要采用手工记录方式,我们正在与西门子等厂家联合研发新一代的信息化水产品物流管理平台,来解决追溯的效率和精准问题。”
这样的想法与佛山市正在推动的水产品标识溯源数据中心平台建设不谋而合。“逐步推行机打标识码,使水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达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水平。”佛山市农业局渔业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近3年来,全市共登记发放水产品产地标识18658份,可溯源水产品总交易量达6.56万吨。
“本地有些企业正在研发像生猪耳标一样,可以打在每条鱼身上的质量标识,从而实现更为精确的单品追溯。”按照当地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的说法,如果相关瓶颈可以获得突破,这一技术将会让佛山水产品质量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