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产妇健康管理之产后访视

2017-01-16王鑫鑫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产褥期哺乳乳房

王鑫鑫

孕产妇健康管理之产后访视

王鑫鑫

作者单位:110014 沈阳,沈阳市妇幼保健院

文章介绍孕产妇产后家庭访视及保健指导的具体内容。

产后;访视;健康指导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 d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访视前电话预约,社区访视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上岗证。进入产妇家,在接触母婴前,清洁双手,按照先检查新生儿后检查产妇的顺序进行。访视包应包括: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75%酒精、酒精棉球、消毒棉签、塑料布、一次性消毒手套、婴儿秤、手电筒、镊子、拆线剪、处方、新洁尔灭酊、母乳喂养指导资料、一次性鞋套等。

1 了解产妇一般情况

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饮食、睡眠、二便等一般情况,为产妇测量体温、脉搏、血压。饮食应富有营养、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若哺乳,应多进食蛋白质、热量丰富的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推荐补充铁剂3个月。产后5 d尿量明显增多,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产妇产后因卧床休息、食物缺乏纤维素,加之肠蠕动减弱,产褥早期腹肌、盆底肌张力降低,容易发生便秘,应鼓励产妇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动,若发生便秘,可口服缓泻剂。

产妇产后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产后3~4 d出现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乳房胀大,伴37.8~39 ℃发热,称为泌乳热,一般持续4~16 h,体温即下降,不属于病态,但需排除其他原因尤其是感染引起的发热。还应预防产褥中暑,该病是因产褥期高温环境使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常见原因是由于旧风俗习惯怕产妇“受风”而要求关门闭窗,包头盖被,使居室和身体小环境均处在高温、高湿状态,影响产妇出汗散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而出现高热、意识丧失和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中暑表现。虽不多见,但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处理不当能遗留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应注意与产后子痫、产褥感染、败血症等相鉴别。治疗原则是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风环境,迅速降温,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其中迅速降低体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做好卫生宣教,破除旧风俗习惯,居室保持通风,避免室温过高,产妇衣着应宽大透气,以舒适为宜。产后脉搏在正常范围内,一般略慢,60~70次/min。产后呼吸深慢,一般14~16次/min,是由于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由妊娠期的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所致。产褥期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变化不大。

2 检查乳房,了解哺乳情况

推荐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母乳喂养对婴儿和母亲健康均有益。对婴儿:可提供营养及促进发育;提高免疫功能,抵御疾病;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保护;婴儿与母亲皮肤频繁接触,母婴间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对母亲:有助于防止产后出血;哺乳期闭经,母体内的蛋白质、铁和其他营养物质通过产后闭经得以储存,有利于产后恢复及延长生育间隔;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性。鼓励母婴同室,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哺乳的时间及频率取决于新生儿的需要及乳母感到奶胀的情况。哺乳前,母亲应洗手并用温开水清洁乳房及乳头。哺乳时,母亲及新生儿均应选择最舒适的位置,全身要放松,母婴紧密相贴,做到“三贴”,即胸贴胸、腹贴腹、新生儿下巴贴母亲的乳房,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嘴与乳头在相同水平上。一手拇指放在乳房上方,余四指放在乳房下方,用乳头去触碰新生儿面颊或口唇周围的皮肤,引起觅食反射。当新生儿张口时,迅速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用手扶托乳房,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孔。当新生儿含接姿势正确时,母亲不会感到乳头疼,新生儿的吸吮轻松愉快、缓慢有力,能听到吞咽声。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乳房。哺乳后佩戴合适棉质乳罩。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 min,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对于阳光照射有限的新生儿,美国儿科协会(2008年)推荐最初2个月每日补充维生素D 400 IU。哺乳期以1年为宜,可根据母亲及婴儿的意愿持续更久。乳汁确实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按比例稀释的牛奶。如哺乳时遇下述情况,应分别处理。

2.1 乳胀 多因乳房过度充盈及乳腺管阻塞所致。哺乳前湿热敷3~5 min,并按摩、拍打抖动乳房,频繁哺乳、排空乳房。

2.2 乳汁不足 主要与喂哺次数过少、吸吮时间过短有关,鼓励乳母树立信心,指导哺乳方法,按需哺乳,应尽量多喂、勤喂,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技巧。产妇注意合理的营养和休息,保证心情愉快,适当调节饮食,喝营养丰富的肉汤。

2.3 退奶 产妇因病不能哺乳者,应尽早退奶。最简单的退奶方法是停止哺乳,不排空乳房,少食汤汁,但有半数产妇会感到乳房胀痛,佩戴合适胸罩,口服镇痛药物2~3 d后疼痛减轻。目前,不推荐用雌激素或溴隐亭退奶。其他的退奶方法有:生麦芽60~90 g,水煎当茶饮,1剂/d,连服3~5 d;芒硝250 g分装两纱布袋内,敷于两乳房并包扎,湿硬时更换。

2.4 乳头皲裂 轻者可继续哺乳。哺乳前湿热敷3~5 min,挤出少许乳汁,使乳晕变软,以利新生儿含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哺乳后挤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和干燥,也可涂抗生素软膏或10%复方苯甲酸酊。皲裂严重者应停止哺乳,可挤出或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后喂给新生儿。

2.5 婴儿吐奶和溢奶 每次喂哺后都应将婴儿竖抱起来,靠在自己肩上,轻拍婴儿背部,使之将胃中的气体吐出,平卧时应取右侧卧位并将上半身垫高。

3 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

胎盘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称为子宫复旧,一般为6周,其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的再生,同时还有子宫血管变化、子宫下段和宫颈的复原等。产后第1天宫底略上升至脐平,以后每日下降1~2 cm,至产后10~14 d子宫降入骨盆腔内。测量前应嘱产妇排尿。如果子宫不能如期复旧,则要注意子宫复旧不全。每日应观察恶露数量、颜色及气味。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为250~500 mL。根据颜色、内容物及时间不同,分为三种。

3.1 血性恶露 含大量血液,色鲜红,量多,有时有小血块。血性恶露持续3~4 d,出血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3.2 浆液恶露 多含浆液,色淡红。镜下见较多坏死蜕膜组织、宫腔渗出液、宫颈黏液,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且有细菌。持续10 d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变为白色恶露。

3.3 白色恶露 含大量白细胞,色泽较白,质黏稠。镜下见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持续约3周干净。若子宫复旧不全时,血性恶露增多且持续时间延长,应及早给予子宫收缩剂。若合并感染,恶露有腐臭味且有子宫压痛,

应给予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4 观察会阴切口、剖宫产腹部切口

观察会阴恢复情况。会阴部有缝线者,应每日检查,如会阴切口出现红肿、硬结、痛、有脓性分泌物,说明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愈合不良者应保持会阴清洁,可每天用洁尔阴溶液冲洗会阴两次,有水肿者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可以用微波治疗仪进行理疗。严密观察恶露颜色、量、气味及体温变化。加强健康指导,鼓励下床活动,促进分泌物及恶露排出,大小便后清洁会阴部,勤换产垫,多采取健侧坐位、卧位,减少恶露对伤口的污染。指导产妇合理饮食,注意营养摄入,给予高维生素C、高蛋白、高热量及水分补充,促进伤口愈合。观察腹部切口恢复情况,有无切口愈合不良、脂肪液化等。

5 了解产妇心理状况及情绪变化

产妇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后,精神极度放松、对哺育新生儿的担心、产褥期的不适等,均可造成产妇情绪不稳定,尤其在产后3~10 d,可表现为轻度抑郁。应帮助产妇减轻身体不适,并给予精神关怀、鼓励、安慰,使其恢复自信。应注意产妇是否患有产褥期抑郁症,产褥期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指产妇在产褥期间出现抑郁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和严重的情绪低落,以及一系列症候,如动力减低、失眠、悲观,甚至影响对新生儿的照料能力。情绪改变:心情压抑、沮丧、情绪淡漠,甚至焦虑、恐惧、易怒,夜间加重;有时表现为孤独、不愿见人或伤心、流泪。自我评价降低:自暴自弃、自罪感,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创造性思维受损,主动性降低。对生活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出现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性欲减退。严重者甚至有绝望、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于错乱或昏睡状态。通常在产后2周内出现症状。治疗手段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包括心理支持、咨询与社会干预等。通过心理咨询,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如婚姻关系紧张、想生男孩却生女孩、既往有精神障碍史等),为产妇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及社会支持,指导产妇对情绪和生活进行自我调节。对产褥期妇女多加关心和无微不至地照顾,尽量调整好家庭关系,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药物治疗适用于中重度抑郁症及心理治疗无效者,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用药。

6 产褥期常见并发症

6.1 产褥感染 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热、疼痛、异常恶露为产褥感染三大主要症状。产褥早期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脱水,但在2~3 d低热后突然出现高热,应考虑感染的可能。由于感染部位、程度、扩散范围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依感染发生部位,分为会阴、阴道、宫颈、腹部切口、子宫切口局部感染,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腹膜炎、血栓静脉炎、脓毒血症及败血症等。产妇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孕期贫血、孕期卫生不良、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慢性疾病、产科手术、产程延长、产前产后出血过多、多次宫颈检查等,均可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治疗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再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调整种类和剂量。

6.2 晚期产后出血 指分娩24 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2个月余发病者。阴道流血少量或中等量,持续或间断;亦可表现为急骤大量流血,同时有血凝块排出。产妇多伴有寒战、低热,且常因失血过多导致贫血或失血性休克。胎盘、胎膜残留为阴道分娩产妇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原因还有蜕膜残留、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感染、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等。临床处理包括抗感染、促进子宫收缩等;疑有胎盘、胎膜、蜕膜残留或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者,在静脉输液、备血及准备手术的条件下刮宫;大量出血时需手术治疗。

7 保健指导及健康教育

合理饮食,保持身体清洁,产妇出汗特别多,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干燥,勤擦身,勤换衣服和被褥。每天两次用温开水清洁会阴部,经常更换卫生巾,注意口腔卫生,做到早晚刷牙,每次进食后要漱口。经常梳头,勿进行盆浴。居室应清洁通风,注意休息,至少3周以后才能进行全部家务劳动。适当活动及进行产后康复锻炼,有利于体力恢复,避免或减少静脉栓塞的发生,能使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产后健身操应包括能增强腹肌张力的抬腿、仰卧起坐动作,锻炼骨盆底肌及筋膜的缩肛动作,锻炼腰肌的腰肌回转运动。产后2周时开始作胸膝卧位,以预防或纠正子宫后倾。产后42 d内禁性交,于产后42 d起若恢复性生活应采取避孕措施,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

对康复正常及出现母乳喂养问题、产后便秘、痔疮、会阴伤口等产妇,要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和相关问题处理。发现有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嘱产妇产后42 d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分娩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R173

A

1672-7185(2017)11-0040-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7.11.017

2017-09-27)

猜你喜欢

产褥期哺乳乳房
2019-2021年本院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会哺乳的树
延续性服务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产褥期营养保健教育对产妇产后康复进程的影响观察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