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底血管荧光照影心理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造影荧光常规

唐 雅

(莆田市第一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 临床护理 ·

眼底血管荧光照影心理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

唐 雅

(莆田市第一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目的 研究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80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安排所有患者进行FFA检查,观察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检查发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2.5%,远远低于只进行常规护理的62.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护理干预;效果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眼科检查方法。该技术可以清楚发现眼底镜难以确定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为眼部检查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支持[1]。关于眼底相关的许多疾病,如黄斑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央静脉阻塞、Coals病等,都可以通过该技术进行检查分析,了解眼底病变情况,为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2]。但由于对比剂的原因,该检查会导致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了降低其发生率,研究者选取我医院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接诊的80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对患者加以心理护理可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80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15~72岁,平 均年龄为(46.3±5.4)岁,病程为0.5~12年,平均病程为(7.4±2.6)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为14~75岁,平均年龄为(47.5±4.6)岁,病程为0.6~13年,平均病程为(7.6±2.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我院应用YZB/GEM6134-2O12眼底照相机进行检查,10%的荧光素钠注射液(美国爱尔康)是其对比剂,取对比剂0.1 mL,并把其稀释成5 mL的混合液,以此作为缓慢静脉注射液,然后进行过敏试验。试验后,观察30 min,如果没有发生过敏反应,再用对比剂5 mL配合医师在2~4 s内快速静脉注射。在进行造影前应充分散瞳,患者眼部滴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57919,沈阳圣元药业有限公司)3~4次,每次1滴,6~12 min滴用1次,待瞳孔扩大至7 mm则可以进行拍片检查。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如:①耐心解答:对患者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答,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②室内环境:改善病房的住宿环境、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等,令患者处于放松的状态接受治疗;③安全保护:造影室内备好各类应急药物及抢救设备,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心的环境;④健康指导:给以积极的鼓励、告知检查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在治疗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令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反应情况。

1.3 观察指标:根据不良反应评价体系[3],将不良反应分为三个等级。轻度反应:包括呕吐、恶心、胸闷、瘙痒、头晕等症状;中度反应:包括荨麻疹、昏厥、血栓性静脉炎等症状;重度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局部组织坏死等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根据spss18.0软件统计数据,t检验计算计量资料,χ2检验计算计数资料,秩和检验计算等级资料,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组在轻度反应、中度反应、重度反应等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中总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的患者为62.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有研究表明[4],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术是眼科一种重要的检查技术,可以更加清楚发现眼底镜难以确定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为眼部检查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是眼底激光治疗前后的常规检查及治愈的标准。

据报道[5],在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术检查的过程中,我们应密切关注该检查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该检查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可分为轻度反应:包括呕吐、恶心、胸闷、瘙痒、头晕等症状;中度反应:包括荨麻疹、昏厥、血栓性静脉炎等症状;重度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局部组织坏死等症状。临床显示[6],患者积极配合与否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密切相关,而患者配合与否又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对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否具有很大的影响。故本研究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检查,研究发现,加以心理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12.5%,而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在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意义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陆莹,赵菊莲.进口与国产荧光素钠在眼底血管造影中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2,32(3):233-236.

[2] 王方群,刘陵,涂运输.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防治与护理[J].重庆医学,2012,41(5):514-515.

[3] 刘延东.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眼底影像检查特征[J].眼科新进展,2012,32(12):1165-1167.

[4] 魏丽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江苏医药,2014,40(12):1470-1471.

[5] 廖琳,旷琳,彭晟,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92-393.

[6] 李林,李斌.高危因素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J].广东医学,2013,34(5):786.

R473.77

B

1671-8194(2017)26-0201-02

猜你喜欢

造影荧光常规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常规之外
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高荧光量子产率BODIPY衍生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