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7-01-16黄善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罗非班格瑞洛心血管

黄善飞

(河南省平顶山军分区卫生所,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黄善飞

(河南省平顶山军分区卫生所,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替罗非班、替格瑞洛联合给药,记录两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0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后)。结果 两组治疗后LVEF、LVEDD均较之前显著改善,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效果更为理想(P<0.05);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仅为13.33%(6例),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达28.89%(13例)(P<0.05)。结论 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替格瑞洛;替罗非班;应用效果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具有突然起病、进展迅速、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1]。本文为提高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特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此类患者(均于2015年1月~12月前来就诊)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48~79岁、平均(64.24±2.25)岁。随机(抽签、就诊序号等方法)将9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n=45),其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可比性)。1.2 方法:两组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经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心绞痛,阿司匹林[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J20130078)]每日1次、每次口服100 mg(首次300 mg),低分子肝素钙[由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提供(J20090006)]每间隔12 h皮下注射1次、每次剂量400 IU,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对应降压、降糖、补液等处理。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由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20041165)]首次给药10 μg/kg,于3 min内推注完毕,维持剂量为每分钟0.15 μg/kg。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替罗非班、替格瑞洛联合给药,其中替罗非班给药方法同对照组,替格瑞洛[由AstraZeneca AB提供(国药准字J20130020)]每天给药2次、每次口服90 mg。两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均连续治疗7 d为宜,记录其30 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源性猝死、心肌再梗死、顽固型心绞痛等)发生率、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后)。

1.3 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输入 Excel 表中(Office 2003),经SPSS.19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本文中两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期(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DD)属于计量资料(表示方法±s、检验方法t)、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属于计数资料[表示方法n(%)、检验方法χ2],统计学结果P<0.05则提示上述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研究组LVEF(34.14±9.20)%、LVEDD(65.12±7.96)mm,对照组LVEF(35.13±9.28)%、LVEDD(64.77±8.14)mm;治疗后,研究组LVEF(50.17±13.34)%、LVEDD(54.62±4.10)mm,对照组LVEF(40.68±11.19)%、LVEDD(59.23±6.12)mm。分析可知两组治疗后LVEF、LVEDD均较之前显著改善,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效果更为理想,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仅为13.33%(6例),其中心源性猝死1例、心肌再梗死2例、顽固型心绞痛3例;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达28.89%(13例),其中心源性猝死3例、心肌再梗死4例、顽固型心绞痛6例,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研究表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实施临床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患者机体内心肌组织微血管灌注状态,有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2]。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给药后可通过对该糖蛋白受体进行竞争性结合从而改善血小板聚集状态。研究显示,虽然目前临床已广泛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疾病并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经常规治疗联合替罗非班疗效及预后并不理想,应引起相关医务工作者注意[3]。

替格瑞洛是新型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拮抗剂,通过对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进行有效拮抗达到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目的。有研究显示,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替罗非班,可有效避免患者间差异所致疗效及预后不理想情况,有利于增强药物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经常规治疗联合替罗非班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较差,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28.89%;研究组经常规治疗联合替罗非班、替格瑞洛后,该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13.33%,提示研究组治疗有效性及预后效果均较为理想,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具有一致性结论[4]。

综上所述,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

[1] 刘晓刚,胡立群,刘玉峰,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9):789-791.

[2] 李秀芬,葛振嵘,许力舒,等.替格瑞洛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4):429-430.

[3] 赵翠花.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7):5333.

[4] 张明亮,郭庆,殷实,等.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600-601.

R542.2+2

B

1671-8194(2017)26-0060-01

猜你喜欢

罗非班格瑞洛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