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2017-01-16闫占云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胃肠炎流行性周龄

闫占云

(青海省湟中县大才乡兽医站,811600)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闫占云

(青海省湟中县大才乡兽医站,811600)

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致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其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黏膜,在鼻腔、气管、肺的黏膜及扁桃体、颌下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也能查出病毒。

1 流行特点

猪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最为易感,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根据不同年龄猪的易感性,传染性胃肠炎为可呈三种流行形式。

其一呈流行性,对于易感的猪群,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入侵之后,常常会迅速导致各种年龄的猪发病,尤其在秋冬季,大多数猪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

其二呈地方流行性,局限于经常有仔猪出生的猪场或不断增加肥育猪的猪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能长期存在于这些猪群中。

其三呈周期性流行,常发生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重新侵入有免疫母猪的猪场,由于前一冬季感染猪在夏天或秋天已被屠宰,新进的架子猪和出栏猪便成为易感猪。

2 临床症状

一般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小时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明显脱水,发病2~7天死亡,死亡率达100%;在2~3周龄的仔猪,死亡率在10%~80%。断乳猪感染后2天发病,表现水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在5~8天后腹泻停止,极少死亡,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有些母猪与患病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重脱水而死亡。

3 剖检变化

主要的病理变化为急性肠炎,从胃到直肠可见程度不一的卡他性炎症。胃肠充满凝乳块,胃粘膜充血;小肠充满气体。肠壁弹性下降,管壁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肠内容物呈泡沫状,黄色透明;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淋巴管没有乳糜。心、肺、肾未见明显的肉眼病变。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判定,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5 治疗方法

5.1 首先,先注射阿托品,按照每头2-4mg注射;严重病猪可后海穴封闭。

5.2 口服次硝酸铋2-6g或鞣酸蛋白2-4g,活性炭2-5g。

5.3 中药疗法:厚朴100g、黄连100g、黄柏 100g、秦皮 100g、地榆炭 100g、莱菔子 150g、诃子 150g、藿香 150g、白头翁 200g、山楂 200g、甘草 50g,将上述中药材水煎制成汁毎头猪毎次30ml灌服,每日2次。

6 预防措施

6.1 该病应以预防为主,施行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猪体的免疫能力。由于该病多发生于当年12月至次年的3月至4月间,因此首先应当考虑用疫苗进行预防,目前猪场多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在母猪产前5周、产前2周各打一次免疫接种。也可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或灭活菌在母猪产前两个月或半个月分别免疫一次可保护仔猪。

6.2 猪场实行严格的综合性防疫措施,病毒对日光和热敏感,对胰蛋白酶和猪胆汁有抵抗力,常用的消毒药容易将其杀死。及时清粪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消灭病原微生物;执行严格的出入场制度,切断传染途径。消毒药可根据不同猪场选用过氧乙酸、季铵盐、氯制剂、络合碘等,需按说明书配成相应的浓度交替使用。严格控制非猪场人员的进入,防止外来细菌和病毒的入侵。

6.3 气温波动大的时候,在饲料中加入抗病毒药物,如:黄芪多糖、灵芝多糖、金丝桃素等中药制剂,连用一周。清洁饮水中加入抗应激的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连用3-5天,提高猪体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

6.4 对仔猪对症治疗,可减少死亡,促进早日恢复。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子猪舍的温度(最好30℃)和干燥。让子猪自由饮服下列配方溶液: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维多利 1ml、水 1000ml。为防止继发感染,对2周龄以下的子猪,可适当应用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物。如直接在乳猪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每吨拌强力霉素500g。

S858.28

B

1003-8655(2017)05-0056-01

猜你喜欢

胃肠炎流行性周龄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的作用机制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养成健康卫生好习惯 做好流行性疾病预防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