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017-01-15杨正谦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牛舍犊牛母牛

杨正谦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731100)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杨正谦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731100)

母牛是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尤其要抓好怀孕母牛饲养,现阶段国家有关政策大力发展能繁母牛的扩群增量,努力改善牛产业下滑趋势,本文介绍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旨在让更多的养殖场养好母牛。

母牛;怀孕;饲养管理

抓好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牛繁育场经济效益的关键点,保持良好的繁殖管理才能使牛场盈利。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决定母牛和犊牛的健康生长,在保证母牛有健康的身体状况下才能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才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1 抓好怀孕母牛的鉴定

常用的鉴定方法是直肠检查法。母牛妊娠30d时两侧子宫角不对称,孕角变粗、松软、有波动感、弯曲度较小,而空角仍维持原状。妊娠60d时孕角明显增粗,孕角波动明显,子宫角开始垂入腹腔,但还是可以摸到整个子宫。妊娠90d时可以清晰地触摸到排球大小的胚胎。

2 怀孕母牛应分栏饲养

分栏饲养就是将怀孕母牛和未怀孕、已产带犊母牛分开饲养,这样有利于观察和管理,同时也能避免牛只之间互相斗角。怀孕期一般处在哺乳末期或断奶前后,应饲喂全价饲料。怀孕中期除加强营养外,冬季要注意圈舍保暖,供给能量较高日粮,怀孕末期要增加饲喂次数,供给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等营养,加强管理,坚持运动,以防难产。

3 怀孕母牛的日常管理

(1)怀孕初期基本可以按照空怀母牛的饲喂方式来饲喂,避免过肥造成受精卵不能顺利着床,但不能跟空怀孕母牛同栏饲养。

(2)怀孕中期可以稍微增加青贮草的饲喂量,要让母牛觉得有饱感。为防止流产,饲喂方面,不喂冰冻和霉败、有强烈刺激性的饲草料、不饮冰雪水。饮水温度要求不低于10℃,温度最好恒定不变,忌过冷过热,冷热交替。

(3)怀孕后期也就是临产前3个月左右是胎儿增重最多的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要满足母牛的营养需要,如增加精料、补钙、添加维生素,需要注意的是在加料时逐渐增加,有条件还以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式饲喂,切忌突然过多增加。使母牛保持中上等膘情即可,不宜过肥进而影响分娩。如果在这时候母牛缺乏营养可能造成胎儿发育不良、犊牛出生重低,母牛体弱供奶不足,严重还可引起母牛生产瘫痪。

(4)保持牛舍、牛体清洁和牛舍的消毒工作。避免人为惊吓而产生应激反应,经常刷拭牛体也可以避免在助产和护理时不会引起牛的恐慌。

(5)对怀孕母牛不能驱赶猛跑,防止剧烈运动造成流产。给予母牛充足的运动时间和日光浴,增强体质,促进消化吸收,防止难产。在分娩一周内可以适当减少运动时间。

4 分娩预兆

临产母牛食欲减退或废绝,表现起卧不安,常回顾腹部、嗅地,排尿次数增多,另外可见乳房膨大、乳头发红、阴唇肿胀,临产前1~3d尾根两侧凹陷,这时就应做好接产准备,安排特定人员按时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兽医人员。

5 小结

(1)目前,部分育肥场通过转型变为母牛繁育场,以栓系为主,即使有运动场,也很小,不利于规模饲养母牛。

(2)有些繁育场由于收购回来的母牛年龄3~4岁,本来就是农户自家栓系饲养,放在同一牛舍内饲养,合群性差,顶角的多,也不利于规模饲养母牛。

(3)建议规模母牛饲养场从育成牛开始饲养,培养合群性,期间进行去角、上卧床、颈枷、运动等,有条件的繁育场 (德系)还可以进行挤奶,尽量从标准化角度出发,才是规模母牛繁育场养好母牛的前提。

杨正谦 (1962.12-),男,甘肃省康乐县人,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牛舍犊牛母牛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潮湿环境对肉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