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常见腹泻病诊断及防治

2017-01-15李中习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中国畜牧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坏死性胃肠炎肠管

文│李中习(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仔猪常见腹泻病诊断及防治

文│李中习(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一、仔猪大肠杆菌病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仔猪腹泻病,临床上可分为仔猪黄痢型和仔猪白痢型。

1.仔猪黄痢。仔猪黄痢多发生在出生后3天内,病仔猪消瘦,排黄色糊状粪便,粪便内含有小凝乳块,最后多因脱水昏迷而死。剖检可见尸体脱水,皮下水肿,肝脏、肾脏有小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结有出血点,肠管膨胀,肠道内充满液状内容物和气体。

2.仔猪白痢。较仔猪黄痢而言发病较迟、病程较长,死亡率较低,以排有腥臭味的黏液性糊状稀便为主要特征。剖检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肠道内充满黏液性内容物,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病变。

二、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

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发生于1周龄内仔猪。临床上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为特征。病仔猪不见其他症状而死亡或持续腹泻,拉血色、黄色、黄灰色稀便,其内含有脱落的肠黏膜碎片。剖检可见空肠成酱红色,其内充满带血液体,或腹水增多、胸水增多,脾脏边缘有出血点,肾脏呈灰白色,肠黏膜呈黄色或灰黄色且容易剥离。

三、猪痢疾

猪痢疾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其特征为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或纤维素坏死性炎症、出现黏液性或血脓性下痢。病猪拉表面附有条状黏液的稀软粪便,随后病猪消瘦,精神沉郁,弓腰缩腹,食欲减少,饮欲增加,拉水样、带有血液或黏液的稀粪。剖检可见大肠内含大量血液、黏液和脱落的肠组织碎片,大肠黏膜肿胀,有黏液和带血的纤维素性假膜,假膜下出血糜烂。

四、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病仔猪消瘦,饮欲增加,食欲减少或废绝,呕吐,拉黄色、绿色或白色水样粪便,其内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剖检可见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充血、出血,肠腔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液体,肠壁变薄易破裂。

五、猪流性腹泻

猪流性腹泻是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病猪精神沉郁,体温稍高,持续腹泻,吃饱后常伴有呕吐。剖检可见小肠系膜充血、淋巴结水肿,肠管扩张,肠管内充满黄色液体。

六、综合防治

1.提高营养。为了让仔猪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分娩后尽快让其吃足初乳;为促进其消化道的发育要让仔猪认食。母猪或仔猪饲料建议营养丰富、搭配平衡、在保质期内、清洁卫生、无发霉变质,饮水需卫生、充足。

2.加强免疫。

(1)为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分娩前用大肠杆菌血清型疫苗给妊娠母猪接种,或分娩后在母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母子安。

(2)为预防仔猪坏死性肠炎,妊娠母猪在分娩前30天和15天分别肌肉注射5毫升和10毫升C型魏氏梭菌氢氧化铝菌苗,或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本病血清3毫升/头。

(3)为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妊娠母猪在分娩前45天和15天分别用1毫升猪传染性胃肠炎华株弱毒疫苗进行鼻腔和肌肉注射接种,或在仔猪出生后2天内让其口服该疫苗。

(4)为预防猪流行性腹泻,妊娠母猪在分娩前15天接种猪流性腹泻甲醛氢氧化铝灭活疫苗,或猪流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

3.搞好卫生。每周用0.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乳头及乳房3次以上,每周带猪喷雾消毒3次以上,每天清扫猪舍、通风换气。发现病猪及时治疗。

4.加强管理。

(1)冬季需有增温保暖、夏季需有降温防暑措施。更换饲料时要从少到多、逐渐更换。有具体有效的防兽、防鼠、防鸟、防虫害的措施。

(2)仔猪出栏后,需通过喷雾、熏蒸、灼烧或浸泡等消毒方式对猪圈、环境水槽、料槽等进行全面、彻底消毒。饲养期间出现病仔猪,及时用敏感抗菌素或磺胺类药治疗,或按照兽医师的指导治疗。

(3)对外来人员和车辆加强管理,进入的人员和车辆需经过严格消毒。本厂工作人员需搞好个人卫生,各司其职、不串岗。

(4)引进仔猪或种猪时,需按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技术规范依法引进,引进后在隔离圈隔离观察45天,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检疫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

猜你喜欢

坏死性胃肠炎肠管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的作用机制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