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2017-01-15冯晓晨
冯晓晨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41)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冯晓晨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41)
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3例,全部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12.5mg/d)用药,持续治疗3个月,重点观察患者治疗前与用药之后子宫瘤体面积变化,记录用药不良反应反应。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持续3个月的用药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2.68%(114/123),其中显效62例(50.41%),有效52例(42.28%),无效9例(7.32%);仅统计,79例单发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疗效略优于多发肌瘤;9例用药治疗肌瘤未改善者仅持续监测半年,未发生瘤体增大现象;患者用药治疗期间13例出现恶心感,14例伴有头痛,9例伴有腹部疼痛,上述症状均属于轻度,经暂停用药之后症状自行缓解消散。结论米非司酮用药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遏制肌瘤的发育,促进患者提前闭经,改善盆腔组织血流状态,为患者手术创造价值,减少手术风险。
子宫肌瘤;米非司酮;疗效
子宫肌瘤属现代较为多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有学者统计表示,育龄期妇女病发此病风险可达到17%~24%,而40~50人员罹患该病风险可增长至50%以上。目前临床中对子宫肌瘤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处理,不过手术入侵性操作可造成子宫部位极大的创伤,对子宫在神经内分泌带来不良影响,增加患者后期并发症风险[1];另外部分患者因个人生育需求,因此临床中对于非手术保守用药治疗也有着密切的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资料,采取米非司酮用药,其疗效得到医师及患者认可,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3例,年龄27~53岁,平均年龄(42.56±5.28)岁,全部患者均结合患者体征、症状、实验室查体及B超诊断,符合《妇科学》中子宫肌瘤诊断标准[2];其中79例属于单发子宫肌瘤(52例壁间肌瘤、27例浆膜下肌瘤),44例属于多发子宫肌瘤。症状:23例痛经,21例阴道出血,36例伴有贫血症状(血红蛋白<100 g/L)。已排除伴有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疾病者,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者,对本次用药(米非司酮)过敏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确诊之后,选择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347,于月经第1日起,每日睡前口服用药25 mg,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均在患者治疗前及用药3个月之后给予B超诊断,重点监测患者子宫瘤体面积变化,观察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反应,并记录患者雌二醇(E2)、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等指标变化。
1.4 疗效标准:参考《妇科学》中子宫肌瘤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肌瘤体积缩小率达到40%以上;有效:肌瘤体积缩小率20%~40%;无效:肌瘤体积缩小率低于20%。
2 结 果
2.1 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前雌二醇(E2)指标为(276.58±46.17)pmol/L,血清促卵泡素(FSH)指标为(9.15 ±2.09)μg/L,促黄体生成素(LH)指标为(9.48±1.56)U/L,孕酮(P)指标为(7.65±1.72)nmol/L;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其中雌二醇(E2)指标为(168.55±31.25)pmol/L,血清促卵泡素(FSH)指标为(6.73±1.36)μg/L,促黄体生成素(LH)指标为(7.25±1.41)U/L,孕酮(P)指标为(3.65±0.83)nmol/L。
2.2 临床疗效:全部患者均通过持续3个月的用药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2.68%(114/123),其中显效62例(50.41%),有效52例(42.28%),无效9例(7.32%);仅统计,79例单发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疗效略优于多发肌瘤;9例用药治疗肌瘤未改善者仅持续监测半年,未发生瘤体增大现象。
2.3 不良疗效:经观察发现,患者用药治疗期间13例出现恶心感,14例伴有头痛,9例伴有腹部疼痛,上述症状均属于轻度,经暂停用药之后症状自行缓解消散。未发生用药引起焦躁、潮热或其让症状,对患者自身生活无明显影响。
3 讨 论
当前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子宫肌瘤病理观察指出,子宫肌瘤在生长发育过程可收到孕激素影响而产生促进效应[3]。有学者研究发现,在黄体期肌瘤的生长中伴有明显的有丝分裂现象,即增加妊娠期肌瘤的扩增[4]。孕激素在调控子宫肌瘤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方而起着主要作用。而米非司酮则是当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新型抗孕酮药物,能够有效对孕激素受体形成阻断性合成,从而抑制孕激素生成;同时结合非竞争性抗雌激素机制来达到破坏下丘-垂体-靶腺轴目的,诱使肌瘤萎缩。另外有学者表示,米非司酮可形成闭经反应,以此来降低子宫肌瘤内血循环动力,增加血流阻力,影响肌瘤的生长。另外因闭经现象的出现,对于贫血患者而言有着积极的改善,子宫内膜肌瘤组织的停止发育可改善患者盆腔的过度性充血,即表明在手术前期也可适用本药物进行调整患者机体状态。本院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非手术治疗的需求,开展米非司酮用药,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2.68%,其中显效62例,并在持续的用药治疗过程,患者肌瘤体积也在不断缩小,其单发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疗效略优于多发肌瘤,对于部分患者疗效尚有不足,不过仍旧能够遏制肌瘤的增生。米非司酮在用药不良反应仅仅有着轻微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综上所述,采取米非司酮用药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遏制肌瘤的发育,促进患者提前闭经,改善盆腔组织血流状态,为患者手术创造价值,减少手术风险。
[1] 杨柳,何顺之,黄晓燕,等.米非司酮对减少子宫肌瘤术后再复发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4,43(17):2209-2211.
[2] 方海娅,张海燕,寿华锋,等.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1):987-989.
[3] 潘振球,范丽英,金亚蓓,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 (12):79-80.
[4] 刘梅.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54(15):57-58.
R737.33
B
1671-8194(2017)19-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