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医药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2017-01-14韩玉茹田华咏张登巧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苗药伦理思想三本

韩玉茹 田 兰 田华咏 张登巧

(1.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 湖南 吉首 416000; 2. 湘西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 湖南 吉首 416000)

苗族医药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韩玉茹1田 兰2田华咏2张登巧1

(1.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 湖南 吉首 416000; 2. 湘西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 湖南 吉首 416000)

对苗族医药理论、苗医行医、苗药文化、苗家防病养生等苗族医药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概述,提出苗族医药文化中蕴涵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苗族;医药文化;生态伦理

苗族是一个具有六七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942万,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排第5位,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等省[1]。苗族先民因战争因素进行了多次迁徙,深山密林成为躲避战乱的地方,这也造成了苗族社会生产落后和物资匮乏。但苗族先民依靠勤劳智慧和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繁衍至今,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而苗族医药文化是其中历史最为悠久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苗族医药是苗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也是苗族人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对抗疾病、顺应自然而保身延年、思索自然以探寻自身奥秘的重要手段。苗族医药是苗族文化中人类与自然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全面的表现形式,既有对人与自然认识的理论思考,又有人与自然相处的深刻实践。苗族医药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无疑是自古至今苗族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很好保护、苗族医药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将对苗族医药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作一概述。

1 苗族医药理论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仅认识到大自然是食物、物资的来源,也认识到人体的健康、平衡与大自然密切相关,自然万物中存在着使人体平衡或失衡的物质。苗族医药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及无数代人的实践积累和潜心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理论体系较为完善的独立学科。基于对自然界、人体的认识和临床实践中的总结传承,形成了独特的苗族医药理论,其中“三本论”最为著名[2],它对人类起源、人体生理、病机、药理、药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于人类的起源,依据“三本论”,能量、物质和结构有机结合为三本一体的生命物,人类则是简单生命物循着事物增多变好的演进规律而出现的。关于人体的生理,依据“三本论”,人是能量、物质、结构三本一体生成的,出生前继承了父母遗传的生命能量,人体生成的物质是光、气、水、土、石等,生成物质经过自身制造后成为不同的结构。人体如统一的大家庭,内脏、器官等家庭各成员共同发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破除均衡、创建新序的生命功能。关于疾病产生的的机理,病因分外来摄入的物质质量不纯与内起的功能失常、异物蓄积,病症也是一类事物,致病物质在人体部位形成病理结构以后,就可以变成危害人体的能量,进而破坏人体的生态结构。关于药理药性,依据“三本论”,药性是药物的能量,它对人体三大根本能产生一定的作用机理。

除“三本论”以外,苗族医药还有“五基成物学说”、“三界学说”、“气、血、水三要素论”、“苗医毒气说”、“毒乱致病论”等理论[3,4]。这些苗医理论学说中蕴涵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包括对自然的认识、人体的认识、自然对人体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说明人来源于自然、受自然影响,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平衡才能在自然界中安身立命。

2 苗医行医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苗医行医过程中,蕴涵着许多生态伦理的思想。如“神药两解”就是一种苗医行医一大特色,除了依赖于药物以外,在行医过程中苗医还借助神灵的力量以帮助病人恢复。其实这也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在于激发人的内在自然力,而非完全依赖药物、器具的作用。非特殊情况下,苗医一般选择自然疗法——即使用刮痧、化水、推拿、采气、光照、火针、揩吓、滚蛋术等非药物疗法。苗医还擅用鲜药,所谓鲜药就是苗家药匠从山里采回的药材,不需要经特殊炮制(如烘、炙、炒、煎)即可应用于治病疗伤,也不需要经历诸如提取、储存、运输、包装、生产等过程。苗医在治病时也常常“就地取材、随手行医”,往往苗医的一个医疗包和周围随手一抓的草药就能解决病人的痛苦[2,3]。

苗医行医时采取的疗法有时不需要耗费自然资源和大量人力、物力,不需要借助一些耗费巨大的高科技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对自然资源的有效节约,也是一种回归自然、有效利用自然的表现。

3 苗医药物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自古医药不分家,没有苗药就没有苗医,就没有保障苗族人民健康的根本。苗药说的简单一些,就是我们的自然资源。据统计苗族药物达到1500 余种,包含了植物、动物和矿物,苗医们常常用“三丈之内必有药”来形容苗药的丰富异常。“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三千苗药,八百单方”,体现的正是苗药价值——自然资源的价值。苗药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叙述了一个个苗药治病救人的故事,从心里打动着每一位苗家药匠、苗族人民。当看到一种植物、动物甚至矿物,更多了一份对自然的感恩和崇拜。在采集药物时,苗家药匠要“敬神”,是对自然的敬畏;采药要在规定的时间、季节,这是对自然的顺应。苗药的命名也常常与人和动物联系在一起,如命名药物时常常使用一些与人类组织、器官或用品相关的词语,如“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散血莲”等等。这其实是一种拟人化的命名方式,一方面容易记住,另一方面使得人们潜意识里认识到这些植物与人类的密切相关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苗家药园,据悉至今存在的苗家药园已经有300年的历史,这比世界上最早的植物保护园至少早了200年,苗家药园是对植物的直接保护、是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多重生态价值[5]。

苗医药物是苗族医药文化中最能体现苗族医者肯定自然价值、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正确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苗家防病养生的生态伦理思想

苗族先民认为,要保持身体健康的第一要点是尊重自然界的万物,与它们相知、相处和共存,第二要点是把人与自然万物视为一体,互相尊重、互相协调、要顺应自然。那么,从古至今遗留下来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就体现在了苗族防病养生的风俗禁忌中。风俗是本民族所接受的对人体有益的事物,禁忌是本民族所排斥的对人体有害的事物。苗家防病养生习俗的主要方面有养心养德、四时养生、自然保健、药食养生、改善环境、维护自然等,禁忌的主要方面有饮食有节、欲望有度、不做破坏环境、违背自然和残害生灵的事[6]。

苗家防病养生的习俗禁忌中包含了许多顺应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节约利用、对个人欲望限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

综上所述,苗族医药文化中蕴涵了“人源于自然、受自然影响,肯定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

[1]田华咏, 杜江. 中国苗医史[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8.

[2]田兴秀. 中国苗族医学[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13.

[3]陆科闵, 王福荣. 苗族医学[M]. 贵阳: 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4]袁航, 郑健, 陈抒云, 等. 苗族医药理论及发展现状概述[J]. 中医杂志, 2014, 55(17): 1513-1518.

[5]滕建甲, 黄爱辉. 苗乡采药习俗与方法[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4.

[6]滕建甲. 苗家养生秘录[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

297.3

B

1006-6810(2017)07-0006-02

2017年3月29日收稿

猜你喜欢

苗药伦理思想三本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贵州苗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苗药阿锐布提取物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莲菊两歧”与甲戌、己卯、庚辰三本成立的序次——《红楼梦》创作过程研究又一例
面向苗药药性挖据的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方法研究
“三本提”葡萄芽变“11-06-25”的遗传鉴定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追溯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会思考的食物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