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霉变玉米对养猪危害及处理方法
2017-01-14刘涛陕西省旬阳县赵湾镇农业综合服务站725781
刘涛(陕西省旬阳县赵湾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725781)
浅析霉变玉米对养猪危害及处理方法
刘涛(陕西省旬阳县赵湾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725781)
对于玉米而言,气候环境是其发霉的主要原因之一,猪食用了霉变玉米加工的饲料后,不但无法获取到足够的营养价值,还会滋生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引发猪急、慢性中毒等问题,使猪的生长发育、母猪生产、繁殖性能和仔猪存活率受到严重影响。本文简要阐述霉变玉米对养猪造成的危害,并对防治霉变玉米的方法以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养猪;霉变玉米;危害;处理方法
近年来,霉菌毒素中毒是生猪群体健康水平下降的罪魁祸首。笔者对赵湾镇养猪场户不完全统计,约有30%左右猪饲料使用的玉米被霉菌毒素感染,对养猪生产带来了不同程度危害。因此,加强对霉变玉米危害的宣传和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1 霉变玉米对养猪的危害
长期喂食霉变的玉米会使猪只霉菌中毒,失去免疫能力。感染霉菌毒素的后备母猪会出现肛脱、子宫脱、阴道脱、假发情等情况。而哺乳母猪会出现便秘、进食量和产乳量减少、高烧等情况,延迟下次发情时间,严重时不发情或是不会孕育等。而仔猪会由于母源抗体水平低,在产房内出现腹泻、高烧等症状,免疫力下降后部分仔猪还会感染猪瘟、蓝耳病等其他传染病。怀孕母猪会出现流产、胎死亡等情况。公猪会出现性欲下降、睾丸变小、精子活力弱、影响母猪怀孕率等情况。育肥猪会出现呕吐、拒食、胃溃疡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死亡。
2 防治霉变玉米的方法
2.1 生产中防治玉米霉变
在玉米生产时即时抢收,防止在植株上霉变变质。严格控制玉米收获、干燥储存过程中的环境,注意玉米棒或玉米颗粒通风、降水、降温。堆集尽量散开,并确保水分干燥时储存,将任何能滋生毒素的条件清除;发现有霉变现象时一定及时处理,尽量不使用霉变玉米作为饲料,可作为烧酒原料或留做它用。
2.2 霉变玉米的处理措施
2.2.1 水洗法
将霉变的玉米粉碎后加入3~4倍水量,搅拌后静置浸泡,每日进行2次搅拌换水,直到浸泡的茶色水成为无色,并在洗净后立即使用。此法不适合大量使用,费时费力。
2.2.2 热处理法
对轻微霉变的原料用暴晒的办法处理,可破坏其中大部分的霉菌毒素。
对较为严重的利用高热蒸煮法或是高压蒸煮法能将玉米中的霉菌毒素清除。此法适用于农村少量饲喂,但会降低玉米的营养价值。
2.2.3 脱胚去毒法
玉米胚芽是霉菌毒素的主要聚集地。将霉变玉米粉碎成1.5~4.5mm的小颗粒后加入5~6倍的水量并搅拌,密度较低的胚芽碎片会浮至水面,捞出或随水倒掉,重复数次后便能清除毒素。此法浪费较大,费工费时。
2.2.4 石灰水浸洗法
将霉变玉米粉碎成1.5~4.5mm的小颗粒,然后以0.8~1%的比例加入通过120目筛后的石灰粉,并将加入石灰粉的饲料和水以1:2的比例导入容器中搅拌1min左右,随后静止0.5~5h,倒出水后用清水冲洗2~3次,能达到90%以上的去毒率。
2.2.5 药物吸附法
部分矿物质(沸石、硅藻土、活性炭、膨润土和硅酸铝盐等)能将霉菌毒素分子吸附并捕获,但加入量过大会使玉米养分浓度降低,且原材料宜购买。
把饲料中拌入脱霉剂能尽最大可能的吸附毒素。此法简单且费用不高,相对节省劳动力,但应注意,最好是先将玉米与脱霉剂搅拌后再加入豆粕和预混料,这样因开始时脱霉剂能迅速而且已经大部分用于吸附霉菌毒素,就没有多余的再去吸附营养,体现有两个好处:一是脱霉剂能尽最大可能的吸附毒素,减少对猪体的危险;二是能最大限度减少饲料营养损失,使猪长的更快。
3 生猪霉变玉米中毒病的防治措施
3.1 及时更换饲料
发现猪群有霉玉米中毒症状后及时停喂原饲料,更换新鲜优质无霉变的饲料。
3.2 补充营养
在猪只进食的饲料中添入硒、蛋白质、维生素等,能使猪只肝脏净化霉菌毒素的能力加强。
3.3 隔离治疗
当养殖猪群内有猪只感染霉菌毒素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并对圈舍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随后采用青霉素、链霉素合用加病毒灵注射液和安乃近及地塞米松对猪只肌肉进行2次/d、3~5d疗程的注射。同时为全群仔猪进行0.1%亚希酸奶VE的补注,年龄为10d的补注1ml,年龄为20d的补注2ml,断奶猪补注 2~3ml。
4 结语
大部分饲料厂和养殖场(户)未能对霉变玉米的危害有着足够的认知,并未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安康地区玉米收获季节又正值阴雨季节,因而玉米收获、干燥、储存过程中很容易会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霉变,因此,在对霉变玉米处理方法中,通过收获季节的提前防范、干燥、储存过程管理及加强原材料筛选和无毒化加工等措施能最大程度控制霉变玉米中的毒素进入猪体,从而降低猪群发病率。
[1]张隽.霉变玉米对生猪生产的危害及处理措施[J].畜禽业,2014(6):30-31.
[2]欧邦科.玉米霉变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与防制措施 [J].畜禽业,2016(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