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鹤庆县畜牧业发展对策探讨
2017-01-14张子龙张子全张美荣
张子龙 张子全 张美荣
(1,云南省鹤庆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71500;2,云南省鹤庆县畜牧工作站 671500)
加快鹤庆县畜牧业发展对策探讨
张子龙1张子全2张美荣1
(1,云南省鹤庆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71500;2,云南省鹤庆县畜牧工作站 671500)
“十二五”期间,鹤庆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推进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县如何科学定位畜牧业发展区域,合理调整畜产品生产结构,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培养并壮大县域畜牧业竞争力,探索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笔者作一探讨。
畜牧业发展;对策;探讨;鹤庆县
鹤庆县是传统农业县。近年来,全县畜牧业生产实现快速增长,肉蛋奶等 “菜篮子”产品丰收、供应充足,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现代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但总体上看,畜牧业发展区域优势不明显,农村劳动力没有充分利用,融资难、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化经营层次较低、竞争力弱等状况,仍然存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印发 《全国农业现代规划(2016-2020年)》,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讨如何加快鹤庆县畜牧业发展。
1 畜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1 畜牧业持续发展,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16年全县肉类产量达55000t,牛奶产量10998t,禽蛋总产3267t;出栏生猪55.24万头,出栏肉牛3.51万头,出栏肉羊15.01万只;人均肉类占有量为196.95kg,人均禽蛋产量11.70kg;人均牛奶产量39.38kg。
1.2 畜牧业产业地位提升
2016年鹤庆县畜牧业产值132603万元,占农林牧渔业的53.75%,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撑起 “半边天”,对于加速农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市场供给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做了贡献。
1.3 品种改良全力推进
通过实施 “良种良法”,全县畜禽良种覆盖率不断提高,猪、牛的改良面分别达95%、70%以上。近年来,始终坚持“以改促繁、以繁促发展”的方针,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健全。截止2016年末,全县共建牛冻精改良站(点)47个,猪人工授精站(点)2个,牛冻精改良2.4万头,杂交改良猪3.2万窝。
1.4 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
经调查,2016年全县有出栏猪200头以上的86户;出栏牛50头以上的9户,出栏肉羊200只以上的3户,饲养奶牛5头以上的221户,10头以上的140户;饲养肉鸡5000羽以上的4户;蛋鸡5000羽以上的4户,1万羽以上的3户;鸭5000只以上的2户,兔500只以上的12户。全县坝区乡镇生猪和奶牛出现向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的态势,并逐步引领山区乡镇肉羊和肉牛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以坝区辛屯、草海、云鹤、金墩3镇1乡为主的北部生猪、奶牛养殖示范区、以松桂为主的奶水牛养殖示范区和以西邑、黄坪、龙开口、六合3镇1乡为主的东南部肉牛、肉羊养殖产业带。
1.5 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推进
农业产业扶贫力度加强,广大农民群众和返乡创业农民工积极投身畜牧业。
1.6 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基本建成
建有县级生猪交易市场1个,大牲畜交易市场1个和8个乡镇级牲畜交易市场,8个集贸畜产品交易市场。
2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供求结构性失衡
在品种结构中,猪比重大,牛、羊比重低,蛋禽规模养殖比例偏低,畜牧业产值中生猪占72.28%,牛仅占7.89%,羊仅占5.31%;猪肉占肉类总产的82.57%,牛、羊、禽合计占17.43%;产品结构中,肉类产量较大,奶产量低,蛋产量较少。生产结构不均衡,不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还对畜牧业转型升级、集约化、现代化进程带来诸多不利。
2.2 区域优势发挥不力,优质化畜产品生产能力弱
山区乡镇草食畜发展潜力巨大,而受交通、劳动力、养殖技术、市场信息等影响没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坝区乡镇拘于生猪养殖传统而探索优质高效畜牧业动力不足。
2.3 融资难,投入不足,制约畜牧业发展
过多依赖国家政策性补助和项目资金投入来发展畜牧业,民间资本,银行融资不足,导致发展畜牧业存在局限性,也出现专业人才不足和示范作用不够的现象。
2.4 养殖和畜产品深加工落后,抵御市场能力弱
龙头企业、专业养殖大户、示范家庭农场不多,千家万户散养比重较大,特别是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生猪、肉牛、肉羊等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以火腿、猪肝鲊为代表的腌腊制品加工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以 “地摊货”出售,品牌意识淡薄,制约畜牧业提质增效。
2.5 动物疫病威胁畜牧业健康发展
鹤庆县地处滇西北,畜禽饲养和流通量大,每年跨区域、长距离运输生猪、牛、羊等在30万头以上,加之具有便利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网给疫病传入传出的几率增高,动物疫病防控压力日益加大。加之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规模养殖场、户防疫条件相对较差,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规范,给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加大,疫情风险已成为畜牧业最大的风险。
2.6 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的矛盾日益尖锐
在加快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养殖污染能否得到有效处理,实现与生态保护协同已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又一问题不可回避。
3 对策探讨
3.1 调结构,促发展
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畜牧业政策措施,切实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在山区加快草食畜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山地草原和林间灌木林资源丰富的优势,提高肉牛、肉羊养殖比重;在坝区巩固生猪产业的同时,利用洱海保护、欧亚奶牛养殖在鹤庆建设养殖基地的契机,引导奶牛养殖向集约化、适度规模化方向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引导蛋禽养殖上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
3.2 抓品牌,显效应
对本土传承下来的品牌,如 “六合土鸡”、 “鹤庆猪肝鲊”、 “草海生态鱼”、 “甸南柳蒸猪头”等传统畜牧业品牌,政府要加以引导,合理开发并加大投入,在宣传、促销、深加工、集聚合并等方面出台地方支持政策,引进先进生产加工技术,改良加工工艺,创办产业园区,提高地方品牌知名度。
3.3 建市场,兴产业
整合涉农资金加快销售环节市场化建设,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兴建一批活畜及畜产品交易市场,打破现有零星的以乡镇农贸市场为主的交易格局,通过政府立项支持和引导,按 “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在县城周边,交通便利的地方兴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交易中心,搭建销售平台,吸引外商采购,促进产品流通,引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为一体的良性产业发展格局。
3.4 推技术,创效益
不断加强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扩大猪、牛人工授精改良面,肉羊引种及种公羊异地串种工作,及时开展本地土鸡资源保护工作。逐步提高乡村防疫员、冻改员的财政工资补贴标准,培养更多乡村畜牧兽医从业人员从事畜牧科技推广工作,培养一批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牧场经营者、科技兴牧人才。
3.5 扩融资,促创业
申请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作用,建设一批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的畜牧业发展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畜牧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重点的创业创新工程投向畜牧业;利用金融部门资金通过设立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等方式注入畜牧业发展;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创业贷款、互助资金等多种形式向农村发展畜牧业群体倾斜。
张子龙(1980.2-),男,白族,畜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