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勇毅运用升降散医案两则*

2017-01-14张义敬陈勇毅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红疹陈师僵蚕

张义敬陈勇毅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杭州310012

陈勇毅运用升降散医案两则*

张义敬1,2陈勇毅2#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杭州310012

陈勇毅 升降散 医案

陈勇毅主任中医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师从事临床科研工作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陈师,受益匪浅。现就陈师应用升降散验案举隅如下,以飨同道。

1 透邪活血疗久咳

吴某,男,62岁。2015年8月4日初诊。肺部CT示:两肺散在纤维化,部分支气管轻度牵拉扩张。刻诊:咳嗽,痰少色黄,咽痒时作,胃纳可,夜寐宁,二便调,舌质偏黯,脉象细弦。诊断为慢性咳嗽。证属邪阻肺络,气机瘀阻。治法透邪活血,通络止咳。拟方:蝉衣、五味子、陈皮、炙甘草各6g,僵蚕、姜黄各9g,大黄3g,金荞麦、炙百部各20g,炙紫菀、桑白皮、虎杖各12g,北沙参15g,炒麦冬、半夏各9g,当归、生地黄、丹参各1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药后1周复诊,咳嗽明显减轻,偶有阵咳,大便欠实,舌质偏红,脉象细弦。在原方基础上辅以炒薏苡仁、白茯苓运脾化湿。三诊诸症再减,药证相符,效不更方,续服7剂。诸症趋愈。

按:该患者内有伏邪,引发气机失调,肺气上逆而致久咳不愈,升降散中蝉衣,性寒气轻,宣肺开窍;僵蚕,辛平气轻,浮而升阳;姜黄,辛苦而温,有辛散、苦泄、温通之效;大黄,味苦性寒沉而降,攻积滞;四药升降并用,内外通和,调畅气机。再加金荞麦、黄芩清肺热,茯苓利水除湿。肺与大肠相表里,运用通腑泻肺之品,腑通则气降,对肺失宣降的咳嗽上逆等症疗效显著,故升降散中味苦、性寒之品大黄必不可少。咳嗽经久不已,势必由气及血,由经入络,伤及肺阴,由麦冬、北沙参等滋阴润肺之品,润降止咳。陈师认为此患者长期痰热互结,肺气郁闭,致血脉运行不畅,脉络瘀阻,出现瘀血之证,此方佐以当归、丹参、虎杖活血化瘀之品,调畅肺络;虎杖除活血清肺外,更具化痰止咳之效。此案以调达气机,通畅肺络为主线,疗久咳不愈,起效显著。

2 祛风泄热治湿疹

王某,男,65岁。2015年9月29日初诊。额头皮肤红疹瘙痒3月余,大便欠实,小便不畅,脘胀嗳气,胃纳尚可,舌质偏红,脉细濡。证属风邪袭表,湿热内蕴。治法疏风利湿,凉血泄热。以升降散为主方,清解郁热。处方:蝉衣6g,白僵蚕、姜黄、生甘草、姜半夏各9g,白鲜皮、车前子、茯苓各15g,白蒺藜、牡丹皮、泽泻、苏梗、赤芍各12g,徐长卿、炒薏苡仁各20g。7剂。复诊时,额头红疹消退,瘙痒尚存,晨起咳痰,小便淋漓不尽,胃纳佳,夜寐宁,舌质红,脉细弦。守主方,随证加减,服药4周。药后额头红疹消退,皮肤瘙痒已愈。

按:陈师认为,升降散核心作用为解三焦郁热,调整气机。该患者额头红疹瘙痒、舌质偏红,脉细濡,考虑为湿热留恋,湿阻成瘀,和血热搏结成瘀,故风湿热瘀蕴结肌肤所致。升降散宣上导下,畅气机,解郁热,对于皮肤瘙痒疗效显著。《黄帝内经》有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方中炒薏苡仁、茯苓、泽泻、苏梗等除湿健脾,治其本。白鲜皮清热燥湿,赤芍、牡丹皮凉血活血润燥,诸药合用共奏升降气机、清解郁热之效。药证合拍,故顽疾得除。

3 小结

升降散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最早见于明代医家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内府仙方”,后在清代医家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中,将其列为“温病郁热内伏”十五方之总方,备受近代中医名家蒲辅周、赵绍琴推崇。上述两则医案虽病症不同,用升降散加味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所谓“异病同治”。能够“同治”的原因是病症具有相同的病机,即三焦火郁、气机失畅。陈师认为,临床应用时,应抓住上述基本病机,升降散的应用范围就会有所扩大,医者处方时也会更加灵活。

2016-09-2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陈勇毅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

#通讯作者:陈勇毅,E-mail:chenyy50@163.com

猜你喜欢

红疹陈师僵蚕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随陈聆群先生学治史
过敏起红疹的防治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生地黄和大豆黄卷泡茶能退烧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陈从周写《徐志摩年谱》
陈福来教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经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