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野生食(药)用菌主要品种及其药用价值
2017-01-14张微思
华 蓉,张微思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科学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1)
云南省野生食(药)用菌主要品种及其药用价值
华 蓉,张微思*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科学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1)
云南省的野生食(药)用菌资源丰富,在分类学上有2个纲、11个目、35个科、96个属、约882种,占世界资源种类的40.7%,中国资源种类的90.1%。故云南被誉为“食(药)用菌王国”。食用菌含有多种功效成分,如多糖类、多肽氨基酸类、核苷类、三萜类、矿物质、维生素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为了解及合理开发云南野生食(药)用菌资源,调查了云南省野生食(药)用菌主要贸易品种,通过对这几类野生食(药)用菌的生物学特征、药用价值进行概述,综述了云南省野生食用菌在食用、药用等方面的开发前景。
云南;野生食用菌;药用价值;应用
祖国医学认为:“药食同源,食药兼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真菌防治疾病的国家,药用真菌是我国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年间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已有药用真菌的论述,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最早提到马勃和地星。苏恭的《唐本草》有木耳食用、药用的论述。元代吴瑞的《日用本草》、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都有药用真菌的记载。古代对真菌的入药应用有2种类型,一类是直接将真菌的子实体、菌核等入药,如茯苓、灵芝、僵蚕、木耳、马勃、香菇、冬虫夏草、银耳等20多种,至上世纪六十年代药用真菌总数约30种;另一类是经一种或多种真菌在各种基质上自然发酵形成各种曲、酱、酒等用以入药,共有约10种[1]。据Eric Boa统计,世界范围内的药用真菌有470种,其中133种仅作药用,另有337种则药(食)兼用[2]。随着真菌资源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用真菌的种类也不断增加,2013年吴兴亮、卯晓岚、李斌等编著的《中国药用真菌志》[3]记载了630多种药用真菌。大型真菌的多种药用功效是由其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决定的。主要的药效成分有多糖和糖肽类、萜类、生物碱等化合物[4]。据卯晓岚[5-6]和黄兴奇[7]报道,全世界食用菌约有2000多种,全国大型食(药)用菌共有978种,云南有882种,占全国的90.1%,其中伞类有526种,占全世界伞菌类的80.4%;非褶菌类有227种,比全世界统计165种多62种;胶质菌类有20种,全国有的种云南均有;按大型真菌分,子囊菌类58种,占全国的89.1%;腹菌类62种,占全国的68%。根据生育营养类型,腐生菌约200种,共生菌约700种;资源种类占世界资源种类的40.7%,中国资源种类的90%,故云南被誉为“食(药)用菌王国”。
1 干巴菌
子实体丛生,珊瑚状多次分枝,漏斗状,中部层迭呈莲座状。因具有酷似牛干巴的浓郁香味而得名。味道鲜美,菌肉坚韧、纤维质细嫩,菌香浓郁。云南市场上出售的干巴菌类主要有6个品种,分别为干巴菌 (Thelephora ganbajun)、莲座革菌 (T. uialis)、橙黄革菌(T.aurantiotincta)、淡褐革菌(T.fuscela)、日本革菌(T.japonica)、掌状革菌(T. palmate),其中前两种在云南市场上占主导[8-9]。干巴菌目前尚不能进行人工栽培,市场的供应完全来自于采集野生资源。
1.1 干巴菌的生物学特征
1.1.1 分布
干巴菌主产于云南,分布以滇中高原为主,四川、贵州等省有少量分布。全国年产量超过1万t,云南主产区为昆明、楚雄、易门、保山、曲靖、马龙等地,集中在海拔1 000 m~2 200 m的松林中[10]。年产量在500 t以上。
1.1.2 生态习性
干巴菌是1种共生真菌,夏、秋季生阔叶或针叶林中地上。与伴生植物云南松、思茅松等关系密切,属外生菌根菌类。出菇季节为每年5月末至9月底。
1.2 药用价值
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可治腰腿酸疼,手足麻木,筋络不舒,四肢抽搐[11]。现代医学表明,干巴菌对控制流感和抗肿瘤有明显作用,所含的多糖物质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提高免疫能力,所含有的膳食纤维,能帮助和提高人体内的肠道蠕动,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有较理想的疗效[12]。子实体内含有抗癌物质,对小白鼠艾氏腹水瘤有抑制作用。
1.3 采集应用
药用部位子实体。采摘后仔细去泥晒干,备用。
2 羊肚菌
子实体单生、散生或群生,子囊果较小,圆锥形,顶端尖或钝。羊肚菌以其菌盖表面生有很多小凹陷,外观像似羊肚而得名。羊肚菌是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所有种类的总称,是世界上公认的珍贵和稀有的食药用真菌[12]。羊肚菌有“食用菌皇后”之美誉[13]。卯晓岚[14]在《中国蕈菌》中记载羊肚菌在中国已知有10个种。羊肚菌的栽培主要包括仿生栽培和人工栽培,云南省羊肚菌栽培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栽培规模逐年扩大。
2.1 羊肚菌的生物学特征:
2.1.1 分布
云南、甘肃、湖南、吉林、青海、四川、新疆、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在云南主要产于滇西的高黎贡山区域和滇东北昭通地区的金沙江流域等,滇西北的迪庆、丽江是云南羊肚菌的主产区。
2.1.2 生态习性
春夏交期雨后,产生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林地边缘、草坡、甘蔗地;冷衫、云衫林中地上生;亦可散生于近水沟边的枫香树周围,或生于小灌木、茅草、芒草附近。丽江地区杨树、柳树等次生林地是羊肚菌喜爱的生长环境,出菇季节每年3月~6月份。
2.2 药用价值
味甘、寒、无毒。益肠胃、消食和胃、化痰理气。在《本草纲目》中有对羊肚菌化痰理气、补脑提神、润胃健脾、补肾强身等功效的描述。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咳嗽气短。对心肌梗塞、中风、肾功能不全及贫血等有预防和一定的治疗作用[11,15]。现代研究发现羊肚菌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多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增强人体的应急能力和免疫能力,有降血脂、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疲劳、保肝、美容增白、抗病毒、抑制肿瘤、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功效[16-17]。
2.3 采集应用
应用部位子实体。采集后洗去菌柄泥土,晒干备用。
3 鸡地从
子实体大型,菌盖初呈圆锥形,中央具乳突,灰色至褐色,表面具放射状纹。鸡地从菌是夏秋季节生于白蚁巢上的一种名贵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开始对鸡地从菌进行科学研究,因其与白蚁有共生关系,至今尚不能成功栽培[12]。付子艳等对云南鸡地从菌资源做了系统学研究指出,中国鸡地从菌的种类为24种[18-19],其中云南有20种,产量最为丰富[20]。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全部来自野生资源,为云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
3.1 鸡地从菌的生物学特征
3.1.1 分布
云南、四川、贵州及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在云南主要分布于滇中和滇南。蒙自鸡地从在清朝时曾作为皇家贡品,特称“蒙地从”。
3.1.2 生态习性
生于山坡,草地,田野及林缘。此菌的假根从地下白蚁窝上生出,6月~8月阵雨后生长。鸡地从的整个生长周期都要依靠土栖性的白蚁,长有鸡地从菌的土壤下面必有白蚁巢架构。
3.2 药用价值
性平、味甘、无毒。入脾,胃,大肠经。据《本草纲目》记载,鸡地从菌有“益胃、清神、治痔”之功效。可清神志、益肠胃、治痔疮。主治: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精神疲乏,脘腹胀满,痔疮等。现代研究表明,鸡地从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麦角甾醇。蛋白质含量高达28.8%,多糖含量达0.99%,8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37.6%[21]。具有抗衰老、抗风湿、抗炎、降血脂、抗氧化等生理活性。鸡地从菌多糖有提高免疫系统的作用,对淋巴细胞转化具有促进作用,对防治高血脂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11-12]。
3.3 采集应用
药用部位子实体。夏、秋季后去泥沙,晒干备用。
4 松茸
子实体伞状散生或群生,菌盖扁半球形至近平展,黄褐色,覆有纤维状鳞片,菌柄粗壮,有浓郁的特殊香味。松茸是全球名贵野生食用菌,除食用外,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我国的松茸出口主要以云南为主,云南46个县市区分布有松茸,其中20个县市为松茸主产区,年产松茸近2 000 t,为全国松茸总产量的70%~80%,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22]。目前为止,松茸共报道15种1变种,我国记载5种1变种,云南分布有4种:松茸、青冈蕈、假松茸和粗壮白蘑[23]。松茸是活体共生菌,菌种的分离和纯培养十分困难,人工栽培难以获得子实体,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松茸全部来自于野生资源[24]。
4.1 松茸的生物学特征
4.1.1 分布
云南、四川、贵州、西藏、黑龙江、吉林、安徽、山西、广西等。在云南主要分布在迪庆、楚雄、丽江、大理等地区。
4.1.2 生态习性
秋季在赤松、落叶松、黑松、云南松、华山松、栎松、杜鹃松等松林或针叶阔混交林中地上单生、群生或散生,与松属植物形成外生菌根并形成蘑菇圈。出菇季节6月~11月份。
4.2 药用价值
性甘,味平。清热利尿,益肠胃,止痛,抗癌。具有强身健体、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治溲浊不禁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有治疗糖尿病和抗癌的效果。新鲜子实体中粗蛋白含量达11%,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24.73%,并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抗肿瘤作用、降糖作用和增加肠胃运动功能[12]。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以及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91.8%和70%,列担子菌类抗癌之前茅[25]。
4.3 采集应用
药用部分子实体。采后切片晒干备用。
5 美味牛肝菌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厚,扁半球形或稍平展,边缘钝,不黏,黄褐色、土褐色或赤褐色,光滑,菌肉厚,白色,味略甜脆,受伤时不变色。美味牛肝菌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世界性著名食用菌[11]。牛肝菌类是云南省食用菌主要出口品种之一,据海关统计,在云南省最重要4种出口创汇野生食用菌中,以美味牛肝菌出口量最大[26]。美味牛肝菌难以人工栽培,云南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全部来自野生。
5.1 美味牛肝菌生物学特征
5.1.1 分布
云南、四川、西藏、贵州、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南、甘肃、陕西、湖南、福建、台湾、安徽等地出产最多。在云南以滇中为主产区。
5.1.2 生态习性
多在每年7月~10月份发生于混交林内地上,常与栎或某些针叶树种有菌根关系。属专性外生菌根菌。
5.2 药用价值
性温,味淡。能追风散寒,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补气提神,舒筋活络。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盘骨不舒,四肢抽搐及妇女白带及不孕等症。并具有抗衰老、抗流感病毒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美味牛肝菌还含有对大脑骨骼发育起一定作用的人体必需元素。美味牛肝菌具有的药用价值与它所含有的腺嚎吟、胆碱、腐氨等多种生物碱有关,美味牛肝菌子实体提取物中的肽类或蛋白质,对小白鼠肉瘤180及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100%,对艾氏腹水瘤的抑制率为90%[27]。
5.3 采集应用
药用部位子实体。采摘后去泥沙,晒干,备用。
6 印度块菌
子囊果不规则球形或不规则椭圆形,咖啡色、粉褐色、棕黑色,表面具桑椹状突疣,有网状沟沟缝分割。块菌是世界上所有食用菌中价格最昂贵的,在欧洲被称为“黑色钻石”、“地下黄金”。我国目前出口欧洲的块菌种类主要是以云南出产的印度块菌为主[26]。块菌类迄今全球共报道60余种,我国报道有26种[28]。块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菌根食用菌,成熟时香味浓郁。
6.1 块菌的生物学特征
6.1.1 分布
在云南主要分布于保山市、丽江市、楚雄州、大理州、昭通市及昆明周边地区。
6.1.2 生态习性
分布于云南、四川,海拔1 400 m~2 600 m的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下。常与锥连栎、毛叶青冈、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松等植物形成外生菌根关系。子囊果埋生于土壤内。印度块菌喜欢生长在偏碱性(pH 6.5~8)的石灰岩土中,一般成熟期为10月~12月[29]。
6.2 药用价值
含有特殊的芳香物质,具有抗衰老、益胃、清神、增强免疫力等功效[29]。滋阴壮阳、主治肠胃不适和营养不良。现代研究表明,块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含氮量高,有多种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和无机盐。拥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已经确认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病毒、抑菌、抗氧化、保肝、抗突变和消炎等[30]。含有雄性激素,有促进人体的性功能这一神秘功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从块菌中提取的物质可作为化妆品的重要组成原料。
6.3 采集应用
药用部位子囊果,采后去泥沙,晒干备用,云南民间多用此菌泡酒。
7 结语
综上所述,食用菌不仅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丰富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对食用菌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关注,对于具有保健和治疗功能的食用菌产品存在巨大的需求。云南省具有丰富的药用真菌资源,目前开发的仅为一小部分,且人们的认知程度较低,开发利用不足。食用菌药用价值的开发可以提高食用菌资源的经济效益和利用效率,进而也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药用菌产业在未来的健康产业中必将占有重要的位置。遗憾的是,目前对于食用菌药用价值的科学研究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研制远远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应充分了解该行业现状,更多地发现不足并加以完善,才能取得长足有效的发展。
保护好资源是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前提。加强对资源保护意识的培训,探索资源保护管理型模式,广泛推广技术应用,进一步加大资源保护的科技宣传力度,普及相关食用知识和药用价值,大力发展野生食用菌栽培基地,开展野生食药用菌的精深加工,开发食药用菌药品和保健产品,提高云南省食用菌与药用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率。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我们相信研究和开发食用菌的药用价值将会是食用菌利用领域里的重大课题。
[1]徐锦堂.中国药用真菌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2]Boa E.Wild edible fungi:a global overview of their use and importance to people[M].Rome: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2004.
[3]吴兴亮,卯晓岚,李斌,等.中国药用真菌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袁明生,孙佩琼.中国大型真菌彩色图谱[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5]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卯晓岚.中国食用菌物种资源回顾与展望[J].中国食用菌,2000,19(增刊):9-13.
[7]黄兴奇.云南作物种质资源(食用菌)[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8]于富强,王向华,刘培贵.云南省食用菌资源应用开发前景与展望[J].中国野生植物源,2002,21(4):21-25.
[9]桂明英.干巴菌生态学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5,18(3):325-327.
[10]傅四清,魏荣城.干巴菌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通讯,1997(8):21-23.
[11]黄年来,林志斌,陈国良.中国食药用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12]李烨,温鲁.羊肚菌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食用菌,2004,23(1):6-8.
[13]卯晓岚.中国蕈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4]刘波.中国药用真菌[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68-69.
[15]应建浙.中国药用真菌学鉴[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86-87.
[16]任丹,郑林用,余勐瑶,等.羊肚菌的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J].中国食用菌,2009,28(5):7-9.
[17]李烨,温鲁.羊肚菌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食用菌,2004,23(1):6-8.
[18]付子艳,李春荣.鸡地从菌属与华鸡地从菌属分类研究现状[J].
广西植物,2009,29(1):32-38.
[19]付子艳,李春荣.鸡地从菌属系统关系的初步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3):271-274.
[20]胡忠策,郑晓冬.鸡地从菌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0,19(4):20-22.
[21]胡清秀.鸡地从菌研究现状[J].食用菌学报,2001,8(1):54-58.
[22]苏广尔.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状况及产业发展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5):26-27.
[23]刘培贵,袁明生,王向华,等.松茸群生物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3):243 -252.
[24]弓明钦.松茸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C]//中国云南香格里拉松茸交易会松茸产业发展论坛文集.昆明:云南省政府,2004.
[25]张光亚.中国常见食用菌图鉴[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26]邰丽梅,赵春艳,郭相,等.云南几类野生食(药)用菌资源开发应用前景[J].中国食用菌,2013,32(2):4-6.
[27]邓百万,陈文强,刘开辉,等.美味牛肝菌的研究现状及药用展望[J].中国食用菌,2012,1(4):8-11
[28]徐阿生.西藏块菌属的分类研究[J].菌物系统,1999,18(4):61-365
[29]陈娟.中国块菌属的分类与系统学[D].昆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7.
[30]孔庆龙,邰丽梅,刘蓓,等.块菌属研究概况[J].中国食用菌,2012,31(6):1-4.
S646.9
A
1003-8310(2017)02-0069-05
10.13629/j.cnki.53-1054.2017.02.019
华蓉(1976-),女,本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科学普及、资源保护宣传一系列科普研究开发工作。E-mail:626300629@qq.com
*通信作者:张微思(1982-),男,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资源的保护开发与研究。E-mail:zws82@126.com
201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