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治疗消渴诸方浅析*
2017-01-14翁思颖王磊周建扬
翁思颖王磊周建扬#
1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浙江宁波315010
2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学术探讨
《太平圣惠方》治疗消渴诸方浅析*
翁思颖1王磊2周建扬1#
1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浙江宁波315010
2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太平圣惠方消渴中医学术发掘
《太平圣惠方》是一本收集了大量宋代以前医药方书及民间验方的方书类著作,其既阐明诊断脉法,又叙述用药法则,按类分述各证病因、病理、方药,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经籍访古志补遗》称其为“经方之渊薮”。该书共收载消渴证方剂170首,其中汤剂78首,丸剂52首,散剂37首,膏剂3首。深入学习《太平圣惠方》治疗消渴诸方,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1 沿袭汉唐承上启下
张明华认为[1],《太平圣惠方》的医学理论基本取材于《诸病源候论》及《黄帝内经太素》。就其收录的方药而言,主要借鉴《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唐代医学的成就,此外《太平圣惠方》还大量吸收了隋唐以前的医学成果,本书有方有论,方论兼备,其论述病因、病机、证候及方剂宜忌、药物用量,对于临床辨证施治具有指导意义。在对消渴病的认识上,本书立“三消论”,将消渴分为“消渴”“消中”“消肾”,重视消渴引发的变证。常见口渴多饮、多尿、甚则随饮随消、消瘦、易饥多食;其变证可见消渴烦躁、口舌干燥、饮水过度、饮水腹胀、消渴水病等。
2 病因病机肾虚为本
《太平圣惠方》认为:“三消者,本起肾虚……肾为少阴,膀胱为太阳,膀胱者,津液之府,宣行阳气,上蒸入肺,流化水液,液连五脏,调养骨髓……腰肾冷者,阳气已衰,不能蒸上谷气,尽下而为小便,阴阳阻隔,气不相荣,故阳阻阴而不降,阴无阳而不升,上下不交,故成病矣。”肾阳充足则肾气蒸化膀胱津液以润养全身。腰肾虚冷,肾阳不足,不能气化,谷气不能蒸腾,上焦津液不敷则口渴,中焦谷气不化则多食,下焦浊水泛滥则多尿,如是三焦水液失常发为消渴。消渴变证之病机该书分而论之,“消渴烦躁由肾气虚弱,心脏极热所致。肾主于水,心主于火,肾水枯竭,不能制火。此皆由下焦久虚,因虚生热,积热不散,伏留于上焦之间,故令渴而烦躁也”。可见肾虚在消渴及其变证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与后世的认识大体一致。
3 法尚清热甘寒甘滋
刘媛[2]认为《太平圣惠方》集宋以前治疗消渴方药之大成,其用药总不离清热生津的思路。张山广等[3]研究《太平圣惠方》消渴方得出结论:应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麦冬(40%),其余依次是天花粉(38%)、甘草(35%)、黄连(32%)、茯苓(30%),频率在13%以上的还有人参、黄芪、黄芩、知母、竹叶和地骨皮。麦冬、天花粉、人参、竹叶等药性味以甘寒为主,功效以清热生津、益胃补虚为主,甘寒药物治疗热病消渴的深意在于甘寒生津、甘润补津、益胃补虚。以甘寒法[4]、甘滋法[5]统摄消渴诸方,甘能补益,甘能益胃;寒以清热,热清则津液自生,甘寒相辅,则清热不伤胃气,益胃而养津液。后世医家叶天士于此处受到启发,而进一步完善了甘寒益胃法。
体现甘寒法疗消渴的主要药物有麦冬、天花粉、人参、竹叶等。麦冬甘寒,具有滋养津液,润燥清热,养胃和中的功效,《名医别录》载麦冬主治“虚劳客热,口干燥渴,强阴益精,消谷调中”。天花粉苦寒,《神农本草经》载其“治消渴,大热,补虚,安中”,天花粉清热与生津并重。人参甘微寒,《名医别录》载其“止消渴,通血脉,补五脏六腑”,能补胃气,生津液。竹叶甘寒,可清热泻火,生津下气,《神农本草经》载其“益气,补虚,下气”。笔者认为麦冬、天花粉、人参、竹叶为《太平圣惠方》甘寒治法疗消渴的代表药。
4 汁类入药辅以食疗
《太平圣惠方》喜以自然汁类入药,如“治热病,热毒攻心、烦躁狂言、精神不定方”,其组成为生地黄汁、生姜汁、薄荷汁、白蜜、地龙。如内热炽者,用生地黄煎,方中生地黄汁、生麦门冬汁加白蜜,甘滋甘寒急补津液。如阴虚劳热,羸瘦者,宜麦门冬煎方,以生地黄汁、麦门冬汁、青蒿汁、童便等汁类入药。食疗方有白羊肺(切片和牡蛎同煮)、蚕蛹、乌麻油、生萝卜汁、豆豉汁、烧竹沥汁、荞麦仁粥、活蜗牛、田中活螺(以糯米二升,煮为稀粥)、桑葚、冬瓜瓤、黍米泔、牛乳。汁类入药可以急补津液,甘寒甘润,生养津液,同时可以起到顾护胃气的作用。黄连丸、赤茯苓散等方12首方剂服用时须饮米粥,这体现了本篇治疗消渴病时时不忘“保胃气,存津液”的思想。汁类入药结合食疗对于今日糖尿病病人的调护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张明华.《太平圣惠方》的编纂特点[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6):3-5.
[2] 刘媛.基于中医古籍研究的“消渴”理论源流及内涵探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47.
[3] 张山广,王金荣.《太平圣惠方》消渴证方药分析[J].河南中医,1994(4):236.
[4] 王莉.《太平圣惠方》甘寒法举要[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6):236-238.
[5] 王莉.《太平圣惠方》滋润治劳论[J].浙江中医杂志,2004,39(6):250-251.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气虚痰浊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编号:2013ZB111;宁波市科技项目基于GPR40介导的信号通路探讨益气降浊合剂降糖作用机制,编号:2017A610262
#通讯作者:周建扬,E-mail:yiwukezjy@163.com
201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