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龙泉青瓷热”与其体现的禅意美学特点浅析
2017-01-13方海方岳
方海+方岳
摘 要:龙泉窑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陶瓷窑系之一,尤其在日本广受喜爱。文章介绍了龙泉窑青瓷进入日本的历史和现存日本的重要的龙泉窑青瓷珍品,以及在特别珍爱龙泉窑青瓷才有的文化背景下日本对龙泉窑青瓷的命名、收藏和传承,并重点分析了龙泉窑青瓷的工艺特点与日本禅意美学的契合之处。
关键词:日本禅意文化;龙泉窑青瓷;美学特点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1-0137-02
Discussion of the Conjunction of Longquan Celadon Aesthetic Features and Japanese Zen Culture
FANG Hai1,FANG Yue2
(1. Longquan Juyatang Celadon Estate, Longquan 323700,China; 2.Office of Zhejiang Longquan Committee of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Longquan 323700,China)
Abstract :Longquan celadon is one of the most world-famous kiln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ceramics industry, especially popular in Japan.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export history of Longquan celadon to Japan and the most important Longquan celadon collection in Japan now. The article also analyzes how the Japan culture influences the naming, collecting and inheritting of Longquan celadon in Japan, and explores the conjunction of Longquan celadon aesthetic features and Japanese zen culture.
Key words :Japanese zen culture; Longquan celadon; aesthetic features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日本对龙泉窑青瓷的进口和收藏史
龙泉窑青瓷历史悠久,是我国最为著名和重要的陶瓷窑系之一,与景德镇青花瓷并列为中国陶瓷史上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陶瓷产品①。南宋时期,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政府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国际贸易,龙泉窑青瓷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大量外销②。到了元代,龙泉青瓷被列为重要外贸商品销往欧亚各国③。在欧洲,龙泉青瓷成为中国青瓷的代表,被形象地称为“雪拉同”,欧洲的贵族都以拥有龙泉青瓷为荣。而日本社会更是对龙泉青瓷情有独钟,大量进口和收藏来自邻国的龙泉青瓷精品。
日本的许多文献中都有龙泉窑青瓷的记载。日本的考古资料表明,13世纪中叶之后,中国陶瓷在日本呈现猛增之势,尤其是在日本出土的13世纪下半叶(元初期)至14世纪中叶(元后期)的中国贸易陶瓷中,龙泉青瓷已经占主流地位,成为中国贸易陶瓷的代表。究其原因,是随着镰仓时期中国禅宗文化传入日本,符合禅宗美学特色的宋、元时期的陶瓷、书画等工艺美术品大量也涌入日本社会,在日本贵族阶层中形成了一股对从中国舶来的美术工艺品(“唐物”)极尽追捧的“唐物潮”,而其中龙泉窑青瓷是唐物潮最主要的代表器物之一④。并且这种对龙泉窑青瓷的喜爱一直持续至今,迄今在日本被认定为国宝的中国陶瓷仅8件,其中龙泉窑青瓷就占了3件⑤402。
二、日本对龙泉窑青瓷的命名和典故
日本人还将不同年代及工艺特征的龙泉青瓷冠以不同的名字,如将南宋时期的粉青色龙泉青瓷称为“砧手(砧青瓷)”,元明时期青绿色的龙泉青瓷称为“天龙寺手(天龙寺青瓷)”,明末与清代的青瓷称为“七官手”,而采用点褐彩工艺的龙泉青瓷则被称为“飞青瓷”⑤ 402。此外,还有许多精美的龙泉窑青瓷被取了动听的名字和传述了风雅的传说,如被定为“国宝”的南宋龙泉窑“万声”凤耳瓶(图1),被定为“重要文化财”的南宋龙泉窑“千鸟”香炉(图2),都有风雅诗意的名字和传奇的故事。这些都是在特别珍爱龙泉青瓷的日本才有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名称。
三、日本主要博物馆和大财团等收藏的龙泉窑青瓷珍品
收藏龙泉青瓷也被视为物主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镰仓至室町时代,在武士贵族之间盛行的茶会仪式,龙泉青瓷常被陈列于茶室中以示荣耀。在日本,主要的博物馆、大财团、寺庙及古玩商都收藏有众多龙泉窑青瓷珍品,如被列入日本“国宝”的元代龙泉窑青釉褐斑玉壶春瓶(“飞青瓷花生”)(图3),最早于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8年)被大阪富商鸿池家收藏,江户时代宽政三年(公元1791年)鸿池家的账本中就可以看到相关收藏记载⑤ 403,后被日本战后十大商社之一的安宅产业株式会社购买作为企业的收藏,最后传至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又如,被列为“重要文化财”的南宋龙泉窑“筍花生”弦纹瓶(图4),原为17世纪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網赐予堀田正俊,后由佐仓崛田家收藏,最后被根津美术馆收藏。著名的列入“重要文化财”的南宋龙泉窑“千鸟”香炉,曾为战国时代霸主之一丰臣秀吉所有,现收藏在名古屋德川美术馆。而其它曾为大家族收藏并列入“重要文化财”的还有:南宋龙泉窑凤耳瓶,曾为丹波青山家族收藏,现由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南宋龙泉窑牡丹唐草纹深鉢(图5),曾为鸿池家族收藏,现由静嘉堂文库收藏;等等。
四、龙泉窑青瓷的工艺特点与日本禅意美学的契合之处
日本社会之所以对龙泉青瓷情有独钟,特别偏爱,主要原因是日本文化深受禅宗思想影响,自镰仓时代禅宗思想从中国传入,形成了日本特有的禅宗体系,禅宗思想渗透到了日本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的茶道、花道、庭园建筑、传统文学等到,都受到禅宗美学思想的很大影响,禅宗美学深刻融入到了日本的民族文化,而龙泉青瓷的美学特点又恰好完美地体现了禅意之美。
(一)宁静之美
古代日本战乱纷争,人们需要参禅静坐以求心灵平静。日本禅宗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摆脱和超越世俗烦扰,保持内心宁静。禅宗思想经过镰仓、室町、德川幕府时期,深深根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和文化的各个层面,日本人对艺术品格调逐渐从奈良、平安时期争相追逐浓艳华丽的唐风,转趋崇尚淡雅隐逸的宁静之美,而龙泉窑青瓷以其含蓄、静谧的风格和素雅的釉色、端庄的造型、简洁的装饰等工艺特点,特别符合禅宗文化的“宁静之美”。而中国宋瓷的第一境界为“静”,龙泉窑青瓷为这一境界的最典型代表。唐司空图在《诗品》中写道:“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似乎正是龙泉窑青瓷纯静的审美形象的写照⑥。龙泉窑青瓷能使人感觉心平气和、返璞归真,烦躁纷乱的心灵得到平静,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和修炼。可以说,“宁静之美”既是禅宗美学的灵魂,也是龙泉窑青瓷工艺之美的灵魂,二者在这一点上达到了高度的契合。
(二)简约之美
禅宗主张朴素、简洁、有无相生、虚实而合的精神境界,认为事物表面呈现的绚丽多彩,有如镜上的尘埃般迷惑了人们的心智⑦-⑧。因此禅宗美学重简朴自然,轻奢华修饰,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美,而不会被事物表面繁琐、华丽的装饰所干扰,如日式茶道、庭园建筑等都体现了禅宗美学的简洁之美。龙泉青瓷的工艺特点,造型上,器形圆润简朴,线条简洁流畅,装饰以刻划花、贯耳、弦纹、贴棱、鼓钉等简单、小巧的要素为主而无多余的修饰;釉色上,主要采用单一的“青”色或以“青”色为主,辅以少部分的点彩褐色、露胎红色、镶铜口金黄色、转角及扉棱处灰白胎色等,少有五彩斑斓、浓墨重彩的亮丽色调,充分表现了龙泉青瓷省繁就简、饰极返素的简洁之美,因此也特别符合禅宗美学的特点。
(三)自然之美
禅宗崇尚自然,认为自然万物应以本来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日本文化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在禅宗的影响下,推崇自然原初之美,:在原料上尽可能使用未经加工的天然材料,如日式设计装饰材料多用原木、竹子、石板、细石等天然材料;用色上在选择自然色,多以“白、黑、赤、青”几色为主⑦;艺术表现手法上减少人为刻意创作的痕迹,使之更加接近自然。龙泉青瓷自古就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釉色上以“青”为主,色泽上完美地浓缩了“雨过天青云破处”“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样纯净、澄澈的自然之美,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理念;质地上尤如青玉,莹润而有自然质感,同时还通过采用点彩、露胎等装饰手法增加青瓷的肌理之美,表现出原汁原味、天然质朴的原生态美感。
注释:
① 马聘,杨寒桥.龙泉窑[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
② 陈进海.世界陶瓷(第二卷)[M].沈阳:万卷出版社,2006:271.
③ 何鸿.域外浙瓷[M].南昌:江西古籍出版社,2009:12-13.
④ 矢部良明.茶道具の世界·9·花入[M].京都:淡交社.1999.
⑤ 小林仁. 国宝“飞青瓷花生”考——传到日本的元代龙泉窑褐斑青瓷[M] 陈馨 译.中国古陶瓷学会.中国古陶瓷研究·龙泉窑研究.北京:故宫出版社,2011.
⑥ 叶永平.论宋代龙泉窑青瓷的艺术特征 [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278-280.
⑦ 苏畅,徐雷,郭雨.禅茶一味——从日本茶道中体味禅宗文化[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11):66-67.
⑧ 吴瑶.禅意之美——论日本艺术设计中的禅意美学[J]. 艺术科技,2014(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