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说》阅读题河南省试题

2017-01-13王丹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设题文段千里马

王丹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第1~4题。(10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闻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

(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虽有名马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食不饱,力不足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策之不以其道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把文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3.“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文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4.根据文段(一)和文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

两个文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文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________;文段(二)用②________的论证方法,强调⑧________。

[推荐理由]

河南省试题采用课内外文段对比阅读的形式,从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及写作手法等角度设题,考查比较全面。第1题侧重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除涉及试卷上的材料外,还考查了《醉翁亭记》《出师表》《送东阳马生序》《爱莲说》等4篇课内篇目中的词语,涵盖面广。第3题通过对结尾语气词的考查,引导考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设题角度比较巧妙。第4题通过对两个文段写法和主旨的对比,考查考生对两个文段的整体理解情况。

猜你喜欢

设题文段千里马
WILD RIDE TO XANADU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求同存异,异彩纷呈——例谈高考古典诗歌比较鉴赏题常见设题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