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象,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2017-01-13邢玉英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渭北游子思念

邢玉英

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真正的创造是艺术想象活动”。可以说,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特别是怀人诗作中那些璀璨无比的诗歌,那些掀起读者心海之波的诗歌,往往离不开想象的妙用。

诗歌中的想象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想象是有区别的。那么,什么是诗歌中的想象呢?诗歌的想象在于“它是为创造艺术形象和意境而进行的再现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思维活动;或者说是在回忆、联想过去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又克服这种经验的障碍而进行创造新颖、独特审美意象——意境的想象活动”。因为这种想象是基于生活经验,又高于生活经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所以它不仅能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而且能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经验,勾起读者相似的情愫。就这一意义而言,我们可以说,诗歌因想象而散发出耀眼的光彩,因想象而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因想象让我们品味出别样的滋味。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如何巧用想象的呢?就怀人的诗作而言,作者或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往往从所思念对象入手,通过高超的想象表达自己深挚而丰富的情感。我们比较熟悉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 想象对方的谈资

在思亲怀乡的诗作中,作者或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常常借助亲人的叮咛、祝愿或家人之间的谈话内容来表达自己浓烈的思乡怀亲的感情。

如《诗经》中的《陟岵》一诗: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这首诗歌抒写行役的小儿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歌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借助想象中亲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在抒情主人公登高思亲之时,似闻父亲说:“我的儿啊行役忙,早晚不停好紧张啊。可要当心身体呀,归来莫要留远方。”又似闻母亲说:“我的小儿啊行役忙,没日没夜睡不香。可要当心身体呀,归来莫要将娘忘。”还似闻兄长说:“我的兄弟啊行役忙,白天黑夜一个样。可要当心身体呀,归来莫要死他乡。”一声声呼唤,一句句叮咛,饱含了多少牵挂、多少爱怜啊。亲人的体贴和嘱咐更能激发起羁旅之人浓烈的思亲怀乡的情感,更会唤起他们思归而不得的惆怅和酸楚。

再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后两句:“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作者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家人在深夜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表现作者自己“思家”的愁苦和怀亲的真挚。

二、 想象对方的心理

在怀人的诗作中,作者或抒情主人公借助对方的心理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浓厚而绵长的思念之情。

如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这首诗歌写作者思念友人李白,同时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具体表现在“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中。“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当时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想象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作者遥望江东时,只见春日里天边的云彩,李白瞻顾渭北时,只见远处暮色下的树色。身处异地,彼此相念。可见两位诗人的深挚友情,更见作者对友人的想念和牵挂。

再如李清照《一剪梅》中,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也是独具匠心的佳构。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推想到对方也在害着相思病。夫妻二人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可见两心之相印,夫妻之恩爱。由此也越显彼此欲见而不得见的愁苦之深。

三、 想象对方的形貌

作者或抒情主人公还可以在异地他乡推想对方形貌,通过一肌一容、一颦一蹙等形貌的刻画来表达自己的思亲怀乡之情。

如李白的《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游子思归乡”。下面就这一说法稍作分析。

一、 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想象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想象游子思念的那个“她”在暮色笼罩大地时因难以排遣思念“游子”的愁绪,由高楼而下,站在白石台阶上等待着“游子”的归来,但望眼欲穿却终不见踪影。“空伫立”写出“她”在冷风吹拂下久久站立,有所等待而不得的怅惘。而归宿之鸟的疾飞入巢,则更加剧了“她”的期待之情和相思之苦。这幅感人至深的画面是通过想象勾勒出来的,其实越是想象对方如何愁苦,就越是能够凸现“游子”思归之心切,思归不得之惆怅。

杜甫的《月夜》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也是一幅想象的画面。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云鬟湿”,“玉臂寒”,可见望月时间之久,望月愈久而思念愈深挚。除了思念之外,更多的是对丈夫安危的牵挂和担忧。而困居长安的杜甫对妻子、儿女的牵挂因这幅想象的画面显得更为深重。

四、 想象对方的活动

基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作者或作品的抒情主人公通过想象所思对象的惯有的活动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身在异地他乡的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想必从前作者在家里时每逢重阳节总是有和“兄弟”们一起登高过节的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才有了“遥知兄弟登高处”这种过节活动的想象,才有了“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揣想。故乡的兄弟们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即作者本人,兄弟们该是多么遗憾和失望啊。其实,不能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不能在佳节与兄弟们共乐,这应是作者的遗憾和怅惘。如此想象对方的佳节活动和对方的几多遗憾更加深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和失望之感。

再如韦应物的《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中“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作者推想所怀念之人在空山的静寂中因怀念作者也是难以入睡,也是在夜幕下徘徊踱步……整首诗在推想对方秋夜的活动中收束,表达了异地相思的真挚而深厚的情感。

五、 想象彼此相会

所思所想的人本来难以见到,但作者或通过有意的想象或无意的想象,让这种相见的愿望达成。由此表达出的情感或令人肝肠寸断或黯然销魂。总之,这类想象最能引发作者和读者心头别样的滋味。

如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几句诗:“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与妻子王弗伉俪情深,但妻子不幸早逝,这给苏轼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梦境虽然不是作者的有意想象,但也是一种想象——无意想象。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愿望的达成。俗语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说法。夫妻感情深厚,乃至妻子去世十年之后她的形象还历历在目。阴阳两界,唯有在梦中遂愿。以上几句诗正是作者思念妻子,与妻子相见的愿望的达成。但见了面,为何不能相拥在一起,为何不能互诉衷肠,为何不能尽叙相思之苦呢?我们可以推想梦中的妻子还是年轻时的样子(王弗死时年仅二十七岁),而作者已是妻子去世十年后的作者了。作者已经是“尘满面,鬓如霜”,与其说这是作者生理年龄的变化使然,倒不如说是作者的境遇的变化使然。“王弗逝世这十年间,东坡因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是悲愤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的地步。”

这种种悲苦的经历,使得作者显得有些早衰了。因此,即使梦中相见,妻子也不一定能认出自己;即使妻子能够认出自己,也因丈夫容颜的苍老和处境的悲苦心痛得无从说起;即使妻子能够认出自己,也因作者有太多的相思之苦和境遇之悲心酸到无法倾诉。“‘无言,包括了万语千言,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作者通过梦境或者说通过无意想象得以与妻子相见,但相见的场面却令人心碎。此情此境,化用古人一句诗就是:黯然销魂者,唯梦中相会而已。

“想象,特别是创造性的想象,能使一首诗熠熠生辉,就像绿叶使树木春意葱茏,就像早霞使黎明绚丽多彩。”“在诗歌创作中,最美好的想象是植根于生活和激情的创造性想象,只有那种新颖独特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的想象,才能使人耳目一新,给人以真正的艺术享受。”的确,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怀人诗作通过想象的手法不仅呈现出了感人至深的画面和鲜明生动的形象,而且使得作者怀人情感的程度得到了深化;不仅突显出作者构思的奇异,而且使得情感的表达深婉真挚;不仅能使我们领略到作者心头殊异的滋味,而且基于生活经验我们也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简言之,怀人诗作因想象,不论是作者(包括抒情主人公)还是读者,都会在心底生出别样的滋味,这正是此类诗歌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渭北游子思念
两个苹果品种在渭北旱塬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潮细胞
游子
思念
游子归家
红色渭北颂
渭北明珠
——林皋湖
游子之心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
思念那么长,寂寞那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