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世界,一个盲人的环球之旅
2017-01-13老K
老K
2012年起,盲人曹晟康踏上了环球之旅。4年多来,他总共有600多天在环球旅行的路上,凭着一根盲杖,独自穿越了五大洲,游玩了26个国家。如此疯狂的旅程,作为盲人的曹晟康是怎么做到的?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一次又一次“看不见风景”的旅行呢?
不服输的“盲旅人”
曹晟康出生在安徽淮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8岁时,一场车祸夺走了他的视力,从此他只能被迫适应无边的黑暗。
因为眼盲,曹晟康在学校总是被人欺负,日益自卑的他完全丧失了上学的动力。三年级还没读完,曹晟康便辍学回家。为了不成为家里人的累赘,他多次离家打工。在宁波,他睡过天桥,还曾被人用刀抵住腰部抢劫;在东莞,他被人骗走,并以100元的价格卖给一个包工头,逃跑未遂被人暴打一顿,最终以一张残疾人证求得自由。
18岁那年,曹晟康在安徽合肥第一次接触到正骨按摩,之后开始跟着一位老中医系统地学习。学成后,他被留在老中医的店里打工。拿到第一笔工资的时候,曹晟康激动得几乎哭出来,因为人生中第一次挣到了几百块钱,他终于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有了吃饭的手艺,曹晟康开始在合肥、广州、贵州等地之间来回辗转。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了。曹晟康的心情也跟着激动起来,就此萌发了成为一名运动员,将来参加残奥会的想法。从收音机里听说当年的跳远冠军许斌在北京体育大学当教练,便摸黑来到了北京体育大学,向许教练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许斌被他那骨子劲头感动了,决定免费收下他。
从此,曹晟康过上了打工训练两不误的生活。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到北京体育大学训练,然后去按摩店上班,一直到晚上12点才能躺下休息。他先后训练了跳远、短跑、柔道,伤越练越多,左胸一根肋骨摔伤变形。但运动让曹晟康重拾了自信,逐渐走出失明带来的伤痛和压抑。
之后的生活渐渐变得顺利起来,曹晟康用多年打工挣下的积蓄在望京开了自己的按摩店。然后又顺利结婚生子,命运之神仿佛终于开始眷顾他。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曹晟康迷上了炒股,10多万元买房首付款被他赔了个精光,妻子因此跟他离了婚。独自带着年幼的女儿,曹晟康内心充满绝望,把孩子托付给父母后,他自虐般地踏上了西藏之旅。忍受了48小时的头疼后,曹晟康经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拉萨。到达大昭寺时,他听见僧众念经朝圣的声音仿若天籁,长久以来积压的烦闷和愤怒顷刻间也随风消散。
那一刻,曹晟康突然顿悟:“即使我是个又盲又穷的失败者,可这一切美好的东西,我凭耳朵、凭知觉,不是一样可以感受吗?也许这就是佛说的众生平等吧!”
此后,曹晟康又先后去过青海、云南、广西等地。旅行是种释放,充满伤痕的过往不再重要,找地方吃饭睡觉才是头等大事,他甚至萌发了有朝一日去环游全世界的想法。
2011年10月,曹晟康在电视里听到了翟墨的故事——他是中国驾着帆船环球航海的第一人,他忍不住心生向往。一个月后,他卖掉了当时在北京开的门店,到三亚租了个房子,在那开了个临时小店,同时找训练基地学习帆船帆板运动。然而,因为盲人的特殊身份,找到的教练不愿意教他。
曹晟康不服气,他执意要学,教练不收他,他就自己在海中练习。教练被他的执着感动,破例收下了这个盲人学员。因为看不见,他没办法掌握方向和目标。因为不会及时拐弯,有时会把桅杆拉过了头,还看不见漂浮球或水网,常常重重地翻倒在水里,额头也曾被不锈钢桅杆砸出一个洞。但曹晟康从没想过退缩。
2012年3月31日,在三亚举行的帆板热身赛中,曹晟康是唯一的残障选手。他没能进入决赛,却收获了一枚最佳体育精神奖牌。比赛结束后,他没有回北京,而是开始筹备自己一直在琢磨的环球旅行。
环球“盲游”困难重重
出发前,曹晟康环球旅行的想法遭到了身边不少亲友的反对。曹晟康对此并觉得不意外,他清楚,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作为一个盲人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才是最明智的。如果一个盲人还有走遍全世界的梦想,那就是自讨苦吃。当然,这些质疑中也有些不那么善意的,比如“一个瞎子到处瞎跑什么!”曹晟康都一笑置之。
2012年4月18日,曹晟康怀揣4200块人民币,带着一根导盲杖、一个挎包,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磨憨口岸毅然出发,他的环球旅行第一站是宁静的朝圣之城——老挝的琅布拉邦。
第一次踏出国门,曹晟康心中免不了还有些忐忑。不过好在这次同行的还有两位驴友,一路上帮他买票、找旅馆、点菜、描述路上的风景,倒让旅途显得颇为轻松。谁知,同行才4天,他就和两位驴友产生了意见分歧,双方僵持不下,最终曹晟康决定按自己的意见独自继续旅程。
原本以为自己“盲游”经验丰富,谁知真正开始一个人出发,许多困难还是超出了曹晟康的预想。4月23日,他从万荣出发,语言障碍成了横在面前的第一个大障碍。他跟人说自己想住店,说了上百遍对方也听不懂。最后干脆用手比划成打呼噜的样子对方才终于明白了;买面包时,他拿出水杯对着口,让别人明白他要喝水;想找厕所,却没人能懂,情急之下,他只得将裤腰带解开,别人这才明白他想上厕所……
也不是没有信心动摇的时候。在万荣他想去万象,当地人告诉他往南走就是万象。他摸着黑一路往前走,走了五六公里,人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于是,一旦听到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他便停下,做出搭顺风车的手势,可二十多辆车呼啸而过,没有一辆车停下来。更糟糕的是,曹晟康走着走着突然一脚踩空,跌进了旁边3米深的土坑里。那一瞬间,曹晟康突然后悔了,前所未有的恐惧漫过来,他害怕自己就这样死在异国他乡。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曹晟康最终搭上了一辆敞篷三轮车。3个多小时后,他终于第一次在异国他乡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了下一站。那一刻,他百感交集。
一个人的“盲游”是孤独的,所有普通人能轻易办到的事情曹晟康都得求助他人代劳。没钱了,就给当地人做一些按摩和治疗,挣一些旅费再接着走;没办法做到一天吃三顿饭,他只能走到哪里,闻见香气或者听见做菜的声音,就摸过去点菜吃饭;没地方住,他就拿出背包里的帐篷自己摸索着支起来睡一晚。
一次,走在曼谷唐人街上,曹晟康听见有人偷偷给他拍照的快门声。他突然体会到了一种释然和快乐:“一个盲人背着包走来,也是一道风景吧?”这样想着,曹晟康笑了,甚至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笑脸,想“看看”脸颊上有没有酒窝。
“不完美也很精彩。”曹晟康喃喃地说,“既然我看不见这个世界,那么,就让世界看清楚我。”
看不见的风景更美丽
从老挝到泰国、柬埔寨、越南,曹晟康独自一个人在东南亚一口气呆了20多天,一路上受了不少罪,但也交了很多朋友。他经常帮人捏捏颈椎、肩膀,别人则带他去玩、去喝酒、去吃饭、去跳舞,有时他甚至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盲人,语言似乎也不构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
旅途中的风景美不胜收,虽然曹晟康的眼睛看不见,但他能去聆听、去触摸。他能用舌尖上的味蕾品尝泰国的水果,体会不一样的美食。能闻到花香,感受到与国内截然不同的湿热空气,曹晟康觉得旅途中的美好盲人也可以去欣赏。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感受旅途上的人心,那是他所遇到过的最动人的风景。
过马路时,总有人伸过手来,默默扶他一把;车辆远远开过来,他能听见刹车避让的声音。最让曹晟康难忘的,是在曼谷街头遇到的一位略懂中文的当地小伙子。那天,曹晟康身上已经没现金了,买不起去柬埔寨的车票。那个小伙子骑摩托车载着他,四处找中国人或者中国银行,始终没有找到。奔波半日后,小伙子突然一把抱住曹晟康,一边痛哭一边用生硬的汉语说:“对不起!我没有钱!”曹晟康也跟着流泪了,倒不是伤心自己的处境,而是被对方因为帮不了他而如此伤心的表现震撼了。最终,小伙子还是借到了钱,帮曹晟康买了车票。
还有一次,在柬埔寨的金边,曹晟康因为在雨中淋了好几个小时,发起高烧,头痛难忍。那时,是一对台湾夫妇像家人般给他买来药物,并一直在他身边照顾他,直到3天后他完全退烧才辞别离去。
在旅途中,曹晟康渐渐放下戒心,明白人与人之间信任不可或缺,如果没有信任,他走不完这么长的一段旅程。因为不论是结账还是兑换货币,他都得找人帮忙。他没办法分辨货币的面值,说不清是否有人骗过他,但直觉告诉他应该没有。
在泰国清迈古城,旁人引着他触摸那些冰凉的墙砖,还耐心解释:“这些是红色的,就像中国的方砖一样。”在景点前,他请人帮忙照相,还随时将经历录进录音笔。
就这样,在一路的磕磕绊绊中,同时也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曹晟康游览了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四个国家多个著名景点。甚至,他还在越南体验了一回漂流。
回国后,因为迷恋旅途中的经历和感受,攒了些旅费后,曹晟康又迫不及待地出发了。 2013年1月,他重游泰国随后又前往印度和尼泊尔;2013年10月,他独自踏上前往美国之路,成功横跨美国10个州13城;2014年5月,他在澳洲工作并旅行了三个月;2014年9月,他从法国开始,途经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用30天时间完成了欧洲之旅。
如今,距离环球旅行的第一站已经过去了4年多,曹晟康总共有600多天在旅行的路上。他到过五大洲的26个国家。仅美国就去过三次,旅行过十多个州。不仅如此,他在欧洲也游历了9个国家,还去过南美。前不久他刚刚从非洲归来,在那里走了七八个国家,呆了一个多月。
曹晟康不同寻常的经历让他早已成为他人眼中的奇迹缔造者,他却说环球旅行还不是他的最高梦想,他给自己设定的未来目标是——驾驶帆船游遍全世界!因为在曹晟康看来身体的残疾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残疾:“我虽然看不到世界,但要让世界看到我。虽然我是盲人,但我希望自己可以证明,盲人不是坐吃等死,盲人也可以有所追求。我想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人只能活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去经历去感受!”
编辑/王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