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起三落半世纪,谁是前“首富”牟其中的患难知己

2017-01-13谢新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南德首富

谢新

2016年9月27日,牟其中离开了湖北洪山监狱。一时间“狂人归来”的信息铺天盖地。人们没有忘记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造的神话:他靠300元钱起家,成功促成了“飞机易货”、“放卫星”、“把满洲里造成北方香港”的项目;他筹划在喜马拉雅山炸开个宽50公里的口子,引入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将西南和四川五条大河之水引至黄河源头,让下游民众共享“清水”……

然而,这个“中国首富”却一夜之间变成了“中国首骗”,2000年他因犯信用证诈骗罪被判无期徒刑。他一生三次入狱,监狱生活超过24年,而这三次入狱,也牵扯出他三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让他愧疚的结发妻子

1940年6月,牟其中出生于四川万县。年轻时他的人生并不顺利,1960年进入中南工业设计院大专班,因无粮食供应关系于当年秋季退学;1961年去新疆准备报考乌鲁木齐的“八一”艺术学院,因该学院撤销只好返回万县。在万县他做过担煤苦力,当过玻璃厂炉前工,于1969年和第一任妻子杜宗莲结为连理。

杜宗莲性格温顺、心地善良,对生活无所欲求。牟其中在外奔走的年月里,全靠她一个人赡养老人、抚养儿子。1975年35岁的牟其中因与马列小组成员共写《中国向何处去?》一文,被捕入狱并判死刑。在大难临头的日子里,杜宗莲和婆婆一起抚养着3岁和5岁的儿子,一家人相依为命。

幸运的是,恰逢邓小平复出,牟其中最终在1979年获得释放,这让杜宗莲欣喜若狂。她希望丈夫不要再折腾了,稳稳当当地过好小日子。可牟其中岂是安分之人,他在1980年1月2日辞去公职,向亲友借了300元人民币和一张饭桌,注册了“江北贸易信托服务部”,这家公司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成立的私营企业之一,也是后来南德集团的前身。放弃铁饭碗,去做个体户?母亲和杜宗莲都极力反对。

女人们的担心很快成真。1983年9月牟其中因被指控为“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第二次入狱,刑期一年。1984年秋出狱后,牟其中带着仅剩下的2000元进了北京,住在打磨厂防空洞改成的旅店里开始了北漂生活。他的创业之路极其艰难,一度每天的生活费只有1块钱,且身负重债。他无力摆脱困境,看不到出路,甚至有过到天安门自焚以谢罪家人的念头。

珍视安稳生活的杜宗莲和牟其中终究不能成为同路人,两人于1988年分道扬镳。大儿子牟枫判给牟其中,二儿子牟樱判给母亲。因为被伤透了心,离婚后,杜宗莲从不主动联系牟其中,即使在他风光无限时也不提任何要求。而牟其中对杜宗莲心怀愧疚,一直想找机会报答她。

1992年牟其中飞机易货成功,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为他付出了青春代价的杜宗莲。牟其中回到成都时,特意派人将杜宗莲从老家万县接来见了面。牟其中此时很希望为前妻做些什么“赎罪”,最后给她一套房子,作为她后半生安身立命的窝。杜宗莲没说什么,默默回万县去了,这次见面仅有一小时。

后来,牟其中又派人为杜宗莲送去生活费,但都被杜宗莲拒绝了。她说:“我生活得很好,什么都不需要。”

其实,杜宗莲对牟其中的命运也心有牵挂,在他第三次被捕时杜宗莲痛哭流涕,她是亲属里最先申请探视的人。可惜的是那次探视请求未被批准,无奈之下她留下了几百元生活费以表心意。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像亲人之间的关心,却少了精神层面上的交流。

漂亮精明的合作伙伴

1980年代初,牟其中开办“中德商店”时,遇到了精明强干的夏宗琼。夏宗琼时年36岁,杏眼如潭,冷峻含情。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家里七个女儿一个儿子,夏宗琼是老四。因为家境困难,她只读过初中,曾和一个工人结了婚又离了婚。夏宗琼不仅人漂亮,而且聪明、果敢。当时牟其中因为被诬告“投机倒把”入狱,掌管公司财务的夏宗琼也被抓起来接受审讯。

1985年,由于国家银根紧缩,三角债压垮了中德。牟其中在北京多方求援未果,准备在天安门前点汽油自焚,以引起关注。夏宗琼得知此事,通宵愤然写了三十多页的长信,竟把“一时糊涂”的牟其中“骂”醒了!她在信里说:“如果真有一天因为公司破产又无力还贷,要以生命来了结这桩冤债的话,我愿意献出这条命,换取你以后继续完成自己的事业。”在牟其中最艰难的时候,夏宗琼坚决地和他站到一起,协助牟其中把摇摇欲坠的“中德”撑了下来。

当“中德”走过风雨飘摇,迎来春天时,牟其中在庆贺的晚宴上突然大声说:“今天我宣布,正式向夏宗琼女士求婚!”员工和夏宗琼都懵了,鸦雀无声后是一片热烈的掌声。夏宗琼含嗔带怨:“我们啥时候有过预备?你何时又征求过我的意见哪!”牟其中霸气地说:“爱你没商量。”

1988年,思想层次相当、志同道合的夏宗琼和牟其中结了婚,成了战友和生活伴侣。夏宗琼全身心辅佐牟其中的事业,她的能力也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南德集团的一笔笔巨额贷款,都是靠她一次一次跑下来的,她这个副董事长、金融总裁当得让人心服口服。

1991年冬天,牟其中开始实施他“飞天计划”——用中国积压的日用品换前苏联的飞机。南德既没有对外贸易权,又没有进出口权,人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天方夜谭”。不仅如此,南德内部还出了“叛徒”,一夜间卷走了全部计划及合同。更令人头大的是,没过几天“苏联事变”,戈尔巴乔夫下台,政局动荡,牟其中先期投入的1000多万元如何收回?公司上下一片哗然。但牟其中却临危不乱,经过一系列组合变化,运筹奔波,终于使“飞天计划”顺利成功。他一举成名,1992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十大新闻人物。”

不久,他又兵分三路:一路到美国注册卫星公司,一路去莫斯科找星源,一路在西方找客户,将美国的资金、俄国的资源、中国的智慧组合起来。人们先是惊讶,后是质疑,一个民营企业能做到吗?结果1994年到1995年,南德先后发射了两颗卫星,他再一次让国人刮目相看。

随着南德公司的不断壮大,牟其中和夏宗琼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首先是对家庭生活方向产生了分歧。夏宗琼满以为拼命多年,发财了,“应该坐下来好好安排一下如何居家过日子、如何教育小孩”。可是牟却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南德,不顾一切地要做更大的事。

牟其中年轻时始终徘徊在社会的底层,养成了节俭本色。他“从没去过歌厅,也不打牌、洗桑拿,不抽烟,有应酬时才偶尔会喝点酒、打打网球,高尔夫连球杆他都没有摸过”。一天,他的皮带断了,秘书给他花200多元买了一根金利来的皮带,他还嫌贵。

牟其中在飞机贸易中赚了不少钱,但他却没有个人财产。夏宗琼跟着他转战南北,好不容易赚到钱,却被牟其中拿出来给员工当福利。牟其中甘之如饴,住职工宿舍,吃职工食堂,从不讲究吃穿。这种对乌托邦理想的探索和实践,常人难以理解,也让身为妻子的夏宗琼不能接受。

1993年夏宗琼去意已决,牟给夏定了离婚的条件:“我们是政治夫妻,离婚之事不得向外界公布。”就这样,曾经志同道合的伴侣被历史奇妙地捏合在一起,又奇妙地分开。这或许也是无数合作伙伴的缩影——经得起贫穷,经不起富贵。

不离不弃的患难知己

因为牟其中独特的人格魅力与高瞻远瞩的魄力,崇拜他的人很多,夏宗琼的八妹夏宗伟就是其中一个。从1991年5月到1999年1月,她一直是牟其中的秘书。刚到南德时,牟其中被誉为当时中国商界最耀眼的奇才,夏宗伟感到在“英雄”身边工作无比光荣。

1994年的一天,牟其中突然对她讲:“你四姐和我貌合神离,她不敢为南德服务了,害怕跟我再坐牢。”夏宗伟这才知道四姐已经和牟其中秘密离婚了。从此夏宗伟成了牟其中的生活秘书,那年,夏宗伟25岁,牟其中53岁。

1993年初,牟其中的资金链出了问题。他在银行有一笔24亿元的长期低息贷款,结果国务院突然下令:银行所有的违纪贷款、拆借,都得于8月15日前全部“缴回”。为还上这笔贷款,牟其中拆东墙补西墙,捉襟见肘。他还向中央领导人打了包票:三个月还清所有债务。

然而,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债务的黑洞依然如旧。1997年9月12日,地摊上出现了一本名为《大陆首骗牟其中》的刊物引起了轰动,“首骗”一词一出,南德商业信誉扫地,崩溃如多米诺骨牌:美国业务拉闸了,满洲里工程停摆了,全保真音响无疾而终……职工领不到工资也渐渐走人了,牟其中面临着第三次牢狱之灾。

1999年1月7日早晨,夏宗伟和牟其中在上班途中被捕。2000年5月30日牟其中被判无期徒刑,夏宗伟被释放。夏宗伟没有回家,而是留下来为牟其中写上诉书。

2000年6月5日,南德集团及牟其中、夏宗伟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8月22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维持原判。9月1日牟其中由武汉市第二看守所转到湖北省洪山监狱,开始入监服刑。

夏宗伟不断穿梭于北京和武汉之间找律师、找法院、找监狱、建网站、开博客、写微博,三句话不离案子。她的博客页面上有一个孤独的小女孩,站在飘雪的铁轨上徘徊,“伤离别”的曲调循环播放,仿佛是在诉说着自己一次次申诉、驳回、再申诉的过程,也仿佛在描述着自己幻灭、希望、幻灭的心路历程。从2001年11月起,她向法院寄出了证明材料高达几千份、上千万字。

牟其中在第三次入狱后,他已妻离子散,众叛亲离,唯一探视他的只有夏宗伟。为了离牟其近一点,夏宗伟在监狱附近租住了农民的房,她要为牟其中监测高血压病情,还要给他买书、买报纸、买药……她是连接牟其中和外界的唯一通道,也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牟其中每月有10次亲情电话,每次通话有5分钟,这些电话都是打给夏宗伟的。每个月20分钟的探视时间,也是他隔着玻璃和夏宗伟对话。

夏宗伟已经47岁,她也试图建立自己的生活。她在2003年结婚了,2014年又离了,起因和结束都是因为申诉这件事。她也想过要孩子,憧憬着“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事。”可是她收入不稳定、生活颠沛流离,无法养孩子。为调整心境,她在朋友的公司里兼职;为了使自己快乐一些,她健身、打球、学拉丁舞,可牟其中的一个电话就把她拉回那个忧郁的世界。

是什么力量能让夏宗伟一个女子为前老板、前姐夫守望一生?有人说,牟其中塑造了她,也毁了她。但夏宗伟不这么看,她说:“时至今日,我在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他是我的人生导师。”牟其中曾说:“有种鸟没有脚,一生只落地一次,也就是在它们性命完结的时刻。所以无脚鸟只有选择飞翔,没有停歇地飞翔。它们一边寂寞地扇动翅膀,一边凄厉地歌唱。我就是一只在中国商界飞翔的无脚鸟。”这个故事彻底打动了夏宗伟。铁窗里面的牟其中还鼓励她说:“从此你就和伟大联系在一起了。”也许是英雄情结所致,也许是同情牟其中的悲壮和无奈,总之,夏宗伟被成功地绑架在“被伟大”的高台上。

出狱那天,牟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扔到垃圾箱里,换上了夏宗伟给他带的一套新衣服。18年的变迁,早已物是人非,75岁的牟其中除了对“青山依旧,几度夕阳”的感慨,还有对三个女人的内疚。她们和牟其中牵扯在一起,就有了说不完的心酸故事。无论是帮助他建功立业的夏宗琼、为他生养儿子的杜宗莲,还是为他牺牲一生幸福的夏宗伟,都是牟其中“还不清、还不起的人情债”……

编辑/平凡

猜你喜欢

南德首富
2.5万元起家,现在身家355亿,成湖北首富马云多次拜访他
TV南德:以四大发展战略赢得“双循环”新机遇
《西虹市首富》:套路是永恒的,冷暖是自己的
吴亚军:白手起家的女首富
“中国首富”为啥都“短命”
“捡”来的世界首富
王健林 亚洲首富
新能源公司获中国首张2.5MW风机TUV南德GL型式A级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