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西洋参根腐病
2017-01-13毕乃亮,侯丽娟
如何防治西洋参根腐病
西洋参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是土传病害,主要通过土壤内水分、地下昆虫和线虫传播。根腐病主要危害幼苗根部和根茎部(地表以下茎部),腐烂的参根呈黑褐色湿腐状,后期糟朽状,仅存中空的根皮。被害参苗地上部初期无明显症状,中后期叶片退绿变黄、萎蔫死亡。
一、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在西洋参根背向上表一侧易侵染,表皮下褐变,染病部位与健康组织界限分明,形成褐色晕斑。表皮完好,皮下组织变褐干棘,后渐生小龟裂。随着参根长大,稍凹陷或有小裂口。撕开表皮,有褐色斑点,为线虫入侵的孔口。严重的参根表面会龟裂。此病害在后期会形成以线虫侵染为主的复合侵染性病害,真菌会加重对根部的危害程度。
二、致病病原菌
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病菌菌丝纤细, 无色, 有隔。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形, 稍弯曲, 具3~5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单胞, 椭圆至卵圆形。病菌的菌丝和大型分生孢子上可产生淡褐色、圆形、厚壁的厚垣孢子。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越冬,在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通过雨水、流水及带菌堆肥传播蔓延。主要由伤口侵入危害。侵入后病部产生新的病菌, 进行再侵染, 扩大危害。该病菌喜高温高湿,适宜温度29~32℃。根腐病主要发生在7~8月高温多雨季节,参床洼水,湿度过大,雨季排水不良等发病重。常造成参根腐烂、参苗成片死亡。
四、防治方法
预防西洋参病害应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农艺、农药相结合,多措并举,从多方面入手防治西洋参根腐病。
(一)改良土壤:大量使用微生物菌肥或菌剂补充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抑制病原菌繁殖,如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地衣芽孢杆菌、木霉菌等。
(二)土壤消毒:用药剂处理土壤。
1.菌毒清(歼击),每667平方米用量10千克。
2.“30%恶霉灵+72%霜霉威盐酸盐+20%叶枯唑+70%甲基托布津”混剂,每667平方米用量10千克。
(三)种菌消毒:通过种苗消毒技术,消灭种苗带菌。
菌毒清(歼击)10毫升或申嗪霉素15毫升+3%“碧展”氨基寡糖素原液10毫升对水15千克喷雾或拌细砂。
(四)生长期预防:注意防旱、排涝,保持稳定的土壤湿度。
1.及时松土、除草,减少土壤板结。
2.雨季到来前及时挖好排水沟,防止雨水漫浸参床。
3.严防参棚漏雨,高温多雨季节注意通风,提倡遮阳棚上设置通风窗,利于排湿及连续高温时节降低棚内温度。
(五)生长期病害控制: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地上喷药、地下灌根,病株或病区周围2~3平方米全面用药,控制蔓延。
菌毒清(歼击)15毫升(1年生西洋参5毫升)或申嗪霉素15毫升(1年生西洋参10毫升)+3%“碧展”氨基寡糖素原液10毫升对水15千克,上喷下灌。
每次用药后7~10天需补充土壤有益菌,可选用“乐德沃”复合微生物菌剂原液,每667平方米用量5千克。
(毕乃亮 潍坊市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所 侯丽娟 威海市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