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闻

2017-01-13

种业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节水小麦农业

要闻

农业科技进步体现在三个方面

十九大新闻中心近日举办“农业科技创新”党代表集体采访记者会。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介绍道,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的一些进步和进展,大概有三个方面。

第一,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包括在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上,比如说水稻、黄瓜、桑蚕,这些基因组学作物现状的形成机理机制,这方面有很好的进展。此外,在一些重大品种和技术、条件平台建设方面也有很好的发展。综合实验室有专业或区域实验室,还有科学观测试验站。

第二,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快。唐华俊表示,推广转化体系在过去五年有很大的改善;在体系建设方面,队伍建设、业务用房建设及条件装备方面均有很大的进展;在成果推广转化方面,“我们的重点是围绕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围绕着需求进行推广,比如小麦的‘一喷三防’,有重点的来开展工作。推广转化的模式机制也有创新,比如“专家+农技推广人员+示范户”,这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唐华俊介绍道。

第三,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进一步深化。唐华俊表示,农业部以小麦、水稻、生猪等50个主要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组建了产业技术体系,每个体系有首席科学家,首席科学家下面还有若干个岗位科学家,还有若干个综合试验站,形成了一个体系,把全国的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都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围绕一个产品的科技问题发挥作用,应该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中国网)

国家公布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消息说,2018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8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比2017年下调3元。

(新华网)

预计粮食产量保持在6000亿公斤以上

农业部近日宣布,据初步预计,在2017年继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在6000亿公斤以上,仍是一个丰收年。2017年粮食生产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工作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呈现出“三新”的好态势:

结构调“优”有新进展。在稳定口粮品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拓展高效供给,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27.5%,比2016年提高2.8个百分点。

生产调“绿”有新进展。布局加快优化,华北地下水超采区、西南小麦条锈病菌源区、江淮赤霉病易发区调减小麦面积500多万亩;推广小麦节水品种面积4000万亩。轮作休耕稳步推进,实施玉米大豆轮作1000万亩、比2016年增加500万亩;河北地下水漏斗区、湖南重金属污染区、西南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施休耕200万亩、比2016年增加84万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推进。

产业调“顺”有新进展。农牧结合加快粮改饲,扩种青贮玉米、优质饲草等作物。订单生产促进产销衔接,发展“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及“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订单生产,全国粮食作物订单面积4.2亿亩、增加5000多万亩。稻田综合种养保粮增收,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400多万亩,比2016年增加200万亩。

(经济日报)

我国自主选育农作物品种占主导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吴晓玲介绍,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深化改革、创新品种研发机制、改革品种管理制度,种业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目前我国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已达到95%。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五大主要农作物中,水稻、小麦、大豆这三大作物全部是自主选育品种,自主选育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市场份额占到95%以上,国外选育的玉米品种市场份额也已从五年前的15%降到10%。

(新华网)

2017 年河南省小麦质量明显好于2016年

近日,河南省粮食局联合省农业厅对外发布《2017年河南省收获小麦质量品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河南省小麦的整体质量明显好于2016年,容重增加、中等以上小麦比例明显提高,不完善粒显著下降。

《报告》指出,2017年河南省小麦的整体质量明显好于2016年。全省小麦容重均值781g/L,较2016年上升6g/L;一等至五等小麦比例分别为35.4%、41.8%、16.9%、4.2%、1.1%,中等(三等)以上的占94.1%。其中,一等小麦比例上升最高,为11.4个百分点;全省小麦不完善粒由2016年的9.9%下降到2017年的5.3%,下降幅度为46.5%。同时,2017年河南省小麦的品质也比2016年普遍提升。

《报告》显示,2017年河南省仍以中筋小麦为主,强筋小麦集中豫北、豫南局部地区,弱筋小麦在信阳部分县区推广,优质强筋和弱筋品种均表现出较好品质特性。

(河南日报)

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从水利部获悉: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用水告别传统大水漫灌,由“浇地”转向“浇作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达0.542,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5年来,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3亿亩。

据测算,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20%~50%。2017年项目实施后,可新增年节水能力17亿立方米,相当于省出121个西湖的蓄水量。《2016年水资源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生活用水量同比增加28.1亿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同比增加19.9亿立方米,农业节水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积极贡献。

据介绍,到2020年,434处大型灌区和2157处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将基本完成。届时,全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将提高至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

(经济日报)

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重庆鼓励区县探索创新开展相关试点

重庆市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简称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入关键时期,部分区县已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及信息采集等工作。重庆市鼓励区县积极探索创新,因地制宜拓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区县应规范组织开展方案制定、权属调查、审核公示、勘误修正等工作,查清每一个承包地块的坐落、界址、面积和权利归属,形成代码统一、内容完备、信息准确的调查成果,完善土地承包合同和登记簿,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规范确权登记档案。

重庆市将强化对确权登记颁证过程的督查,通过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抽样调查、实地核查或委托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工作过程及形成的成果进行认真监督,确保承包合同、登记簿、证书记载的确权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一致,符合标准规范,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重庆市鼓励区县探索创新,开展相关试点。据了解,结合实际,重庆市探索确权成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保险、农业规划、涉农补贴、生态保护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深入挖掘确权成果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推动确权红利不断释放,让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改革发展,实现确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重庆日报)

鹤壁75%行政村已建村级信息服务站

据悉,2014年以来,鹤壁市以信息进村入户试点为契机,已建设并运行村级信息服务站672个,占农村行政村总数的75%。

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刘保仓指出,“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各省辖市、省直管县要提高思想站位,落实农业部整省推进示范任务;要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任务,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在2017年完成总任务的80%。 (河南日报)

猜你喜欢

节水小麦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节水公益广告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