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选修课对人才培养作用的研究与策略

2017-01-12于荣格江瑞侠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选修课本科生课程设置

于荣格++江瑞侠

摘要: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产业优化升级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选修课质量不高的现状,通过分析课程的特点和意义,从学生、教师、学院、学校4个方面进行原因探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选修课;本科生;课程设置

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也要依托于课程建设,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性,要求各级教育部门积极部署和推进各类课程改革.[1] 但目前我国本科生课程设置仍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学生创新性培养方面有所欠缺,为此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和职业教育转型。[2]

选修课程是相对必修课程而言的,它是指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因人而异自由选择的课程。这类课程用以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科学理论或应用知识,发展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兴趣、专长,传授科学方法。学科专业特点则在达到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秉承学校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体现学科专业基本要求和品牌优势,彰显特色。[3]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一、高校选修课开设的意义与作用

选修课是相对于专业必修课而言的,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所谓选修课是指学生选择修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是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选修课,其目的是向学生介绍先进的科技、教育、文化知识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扩大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选修课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5]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选修课的开设有下面几个方面的作用。

(1)弥补因高中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本来就有相统一的一面,而我国特定的高中教育体制,决定了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存在一定的知识结构缺陷。比如一个物理系学生,不学历史的话,他就很难把握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他懂得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却不清楚为什么某个理论就应当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得以产生,这是一个真正有着宏观物理学视野的人才所不应该的。而这样的缺陷,就可以通过选修历史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弥补。

(2)让学生了解最新科学技术和当前社会状况。由于各专业教材都有一套不易变更的理论框架,不可能把最新的科学技术和当前的社会状况传达给学生,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选修课来解决。选修课教师由于授课比较灵活,不必拘泥于课本教条,可以传达给学生更多的时效信息。

(3)拓展与本专业相关各学科的知识面。比如电子商务是一种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其相关学科牵涉到市场营销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学科的不断输血,因此立志从事电子商务的学生便可以选修这些相关学科。

(4)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的大学活动经历更加丰富多彩。

二、高校选修课的标准

(1)课程本身的知识性(2)课程本身的趣味性(3)授课教师的个人魅力(4)选修课的外在因素

三、高校选修课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选修课,其目的是向学生介绍先进的科技,

但许多高校的选修课包括沧州师院在内,常存在下面的一些问题。

(1)选修课重要性不够突出。在国外,许多学校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开始设置选修课,学生的学习方式非常灵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多方面的能力。而我国高等教育则过多强调专业性,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众多专业性很强的科目,尽管对有些选修课作出了硬性规定,但其形式更重于质量,没有发挥好选修课的作用。

学校、社会、学生对于选修课,普遍表现出较为轻视的态度。在毕业生招聘中,用人单位更多关注的是毕业生的主修专业。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远不如专业课。从校方来说,同样存在着对提高选修课质量意识不强的现象。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就能明显表现出来。

(2)学生对所选科目不甚了解。学生面对一门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学科,有时会但从学科名称上对其所教内容进行判断,由此而导致的盲目选课,会引出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选课程兴趣不高而又不能另选的问题。

(3)选修课科目种类不够齐全。很多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选课时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感兴趣的课,只能被动地被学校牵着鼻子走。如一些深受学生欢迎的热门课程,往往因为限报人数,使许多学生无法如愿,只好被迫放弃,不得已去选修自己并不喜欢的课程。这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使得学生的选修积极性受到挫伤。

(4)考勤制度不严格,考试制度不规范。很多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是“选而不修”,在大学中甚至流传着“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调侃段子

(5)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不管课堂气氛和学生接受能力如何。有些授课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内容随意性大,有些内容多年一直沿用,得不到及时更新,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四、大学选修课问题的应对策略

(1)增加选修课所占学分比重,将选修课成绩计入学期总绩点,作为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的依据之一,把选修课的重要性真正凸显出来。面对这样一个重头戏,学生自然不敢怠慢。

(2)在选课列表中对各门课程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介绍。介绍应包括:授课教师信息、授课内容、授课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程所能受到的裨益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学生因对课程不了解而盲目选课的问题的发生。

(3)考勤制度严格化,考试制度规范化。在考勤制度上,尽量做到每节课都全部或随机点名,对缺席学生在期末考试时给予适当扣分处罚。当然,这一措施是以较高的教师质量为前提的,学校应加强选修课老师的选拔,提高选修课老师的素质。在考试制度上,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考卷测试、当堂表演、拟写论文、提交作品……无论采取哪种考核方式,都应给学生一个应得的分数。

(4)增加选修课门类。文学、语言学、史学、理学、计算机学、工学、医学、艺术、体育、教育、经管、娱乐……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就在于学科门类的齐全,对学校所开设的所有专业,都应当有本专业的代表性课程在选修课列表中出现,以满足学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选课需求。

参考文献:

[1]赵亚楠.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2014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

[2]鲁昕.高考将分为技能和学术两种类型分别进行.新浪财经,2014.

[3]王素玉,于涛,孟祥豹.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8): 28-30.

[4]董燕.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措施-------以宝鸡文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1,(32):173-174.

[5]解登峰,谢章明.高校师范生通识选修课程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探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5):112-114.

论文为:“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016104

猜你喜欢

选修课本科生课程设置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